第八章 天书岂容世人读(1/2)
开卷神游千载上酌酒心在万山间。
——佚名
越回想老道授书之时的那副郑重其事的表情醒言便越是兴奋当即赶紧坐起身来掏出那本『上清经』准备仔细研读。怀着激动甚至是一种朝圣的心情醒言翻开扉页从头看起。这本上清经前面用正楷誊写的经文是些清净宁神的法门也夹杂着不少道门思想的阐述。这些道义观点想来便是上清宫所尊崇的道家宗义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这罗浮山上清宫对道教祖师老子庄子等人显是极为尊崇。
读了一阵颇觉开卷有益醒言不禁掩卷赞道:
“唔不愧是天下第一大教派果然是名不虚传!光这本入门的经书便已是极有用的了!若是来日有些失眠这些清静法儿倒正是合用!”。
不知是久读诗书长期训练的结果还是本来就对最后两章更为期待醒言对前面这些内容浏览得极为迅。很快他便翻到听老道口气似乎极为难得的最后几页。
“呃!这部分的字儿咋变得这么难看?老道的书法也不至于这么差啊!”醒言看着那歪扭潦草的字体不禁有些皱眉头。撇过对书法的抱怨醒言开始仔细研读起“炼神品”的内容来。只见这页麻纸的起始之处赫然用狂狷的字体写着两句话:
“何谓‘炼神’?炼神者炼神也。
如何‘炼神’?莫去炼神即为炼神。”
只这两句话便让醒言头大无比!
不会吧?!那老道在弄什么玄虚?开篇竟是两句废话。还以为是啥旷世宝典却原来是本糊涂咒。呃想起来了这莫名其妙乍乍乎乎的口气倒还真有点像那位喜欢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清河老道!
醒言想及此处赶紧朝后翻去;等翻到那“化虚篇”起始处果不其然开头又是这两句话:
“何谓‘化虚’?化虚者化虚也。
何从‘化虚’?莫去化虚即为化虚。”
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看到这儿醒言已有些气急败坏赶紧直接朝最后一页翻去想去看看有没有“清河仙长酒后醉书”的落款!
只是这次他却料错了。那最后一页落款之处一片空白空空如也。眼角无意间扫去倒是看到了这本经文“化虚篇”的最后一句话:
“……炼天地混沌之神化宇宙违和之气。天道终极替天行道。诸神广大亦弗能当。”
“呀?老道这口气还不小啊!”
已经认定是老道清河所书醒言心中不免觉得好笑。
只是又一想那老头儿能有这么大的气魄么?而且想及老道授书时那副模样委实不像是在捉弄他——虽然这无良的老道捉弄他来寻开心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且别着忙恼老道还是待我回头仔细瞅瞅。”
反正也是闲着醒言便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去瞧瞧具体内容倒底写啥。
这一看醒言倒还真瞧出了些门道。比如这两章经文与上清经前面那些清心宁神的经咒相比不仅在书法上有所区别一个极丑一个极妍便在文法风格上也多有不同。前面那些清心咒书法平和行文四平八稳;并且虽有不少道家宗义的阐述但更多的是叙述一些具体的静心宁神法诀。譬如这清心咒中叙述常以人体经脉穴位为基;医家们亦常引用的人体部位名称在经文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丹田、气海、天柱、玉枕、泥丸、神庭、鹊桥、重楼、降宫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清心咒中便有这么一句:
“……血脉俱巳流畅肢体无不坚强。再能调和气息降于气海升于泥九则气和而神静水火有既济之功方是全修真养之道。”
与前面清心咒文相比后面这“炼神品”与“化虚篇”却多有不同。不仅行文上狂放无羁而且并无具体法门似乎只是在阐述道家宗义。幸好醒言之前也接触过一些道家典籍了解一些道家基本要义读来倒也不算非常困难。只是醒言将脑海中过往所读经典与这两篇两下一一印照越觉得面前这两篇文字中的不少观点可谓是惊世骇俗。
不过这一点对于醒言这个生性活泛的十六岁少年来说倒没什么大碍。醒言不仅不会加以排斥抵触却反而觉得耳目一新。相反若真是换了另一位精通道学的道家学究看到这些不免便会斥之为荒谬怪谈甚至会觉得这些已经是离经叛道的邪说了。
等醒言仔细读完才觉这两篇经文也不像开始想象的那般纯粹混闹。譬如炼神品中后面便有如下文字对起始那两句话做了说明:
“炼神法门莫去炼神。莫去即无为。故炼神一道唯无为而已。此无为非彼无为也:无心无为者痴愚也;无心有为者自然也;有心有为者尘俗也;有心无为者天人也。无为炼神天人之道也。然即入天人之境若非天道有缘授以天人感应则炼神一品亦如镜花水月流为妄谈。
如此最难。吾岁亦称古龄然未曾见一全功者。正若命止一夏之秋虫或有缘知世间冰雪苦不能亲见耳。此蜉蝣之悲也。”
经过一番品读醒言从这“炼神品”中知道这所炼之神正是那为天地之母的混沌之气。太上老子便曾描述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只是熟读《道德经》的醒言觉着有些奇怪的是这通篇的文字之中只字未提老子殊为怪异。要知道这混沌之说既然道教祖师提过那这篇道家经文中便没理由只字不提。
不过疑惑归疑惑读经半晌的少年终于找到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混沌元气)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力’强字之曰‘太华’。言‘太’示其大言‘华’示其崇。”
醒言念到此处心中一乐:正愁自个儿身体里那股流水般的怪力无从称呼这下好了就叫它“太华道力”吧!说什么也得让这书起点作用。
欣欣然的少年正待接着往下细读那“化虚篇”却忽闻有人扣门。
听得“咄咄”的敲门声醒言这才记起来差不多已到了开饭的时候。想来应是有相熟的小厮见自己没去便跑来叫唤。念及此处便愈觉腹中饥馁难当。已有些头晕眼花的少年赶紧起身藏好『上清经』振一振衣袖便去开门。
等醒言开门一看却见并非是什么相熟小厮而是那位下午刚刚“撞”见的迎儿。这小丫鬟现在正一脸笑嘻嘻的看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