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过度心惊(2/2)
庵不同于寺,一般都在山脚下。所以我们并没用多长时间就到达了目的地。在路上楚夏就告诉我们,她这次是来还愿的。我听了不是很明白,就问“还愿”和“许愿”还有什么区别吗?她回答的倒是很认真。我也听懂了,大概意思就是说:佛家讲究一个前因后果,有果必定有因。所以只有“许愿。了,才会去“还愿。”来这种圣地是非常灵验的。当然,心诚则灵。
今日正逢十五,所以庵里的信众极多,还有斋饭。几个小尼飘然从身边走过,轻得象一片不堕凡尘的贝叶。我仔细地端详。现一样的清丽年轻,只是眼眸中有一抹不一样的静淡出尘。楚夏走过去对一个小小尼耳语数句,那女子听后微微欠身便自顾离去,看的我不知所然。
三人拾级而上,青幽的石阶透过脚底板,那种贯彻心扉的凉意直沁肺腑,令左无比陶醉。当走到最后一间禅房时,楚夏轻轻叩了下门,我还没听清里面传出的声音呢,门已经被她打开。原来里面高堂打坐着一位老尼,她不言不语,象一节枯木。但眼神却炯炯地洞穿了我。一刹那间,我竟在她面前肃然的想落泪!那是一种跃然世外的空,让我不忍稍停。此刻满山响起的梵音让我心绪迷离,脑子里盘旋着满是“留下来、留下来”的佛音,淡入空山,久久不散
见楚夏对那老尼鞠了鞠躬。我也连忙朝她施礼。过后就准备告诉小丛,谁知道妹妹好像天生就亲佛性一样,竟然知道这个情景!双手合十。礼施三分。这时对面枯禅打坐的老尼终于动了,抬起头来看看丛。又看看楚夏,最后眼神落在我身上,轻轻地摇了摇头,口里念了句佛语。便再次合上双目。
我注意地听了一下,应该是藏文的“六字真言”吧?“吨嘛呢叭咪哗。”以前有学者认为六字真言可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其实我也不懂,就听个意境。
其间楚夏与老尼对语了几句小开始我还听得很认真,但终归是对这没有什么研究,也不存在太大的兴趣。就告了个罪先出来了,留她俩在禅房里听授。
离开禅房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了,我们又去了庵堂。堂内供奉着一尊观世音玉佛立像,栩栩如生。我看得入神,却楚夏轻推了一下。她告诉我这样是不敬的,要心诚的跪下跟菩萨对话。说完自己便先跪拜于前的蒲团上,双目紧闭。双手合十,嘴里微微有词。那虔诚的样子真让我无法与以往的她挂钩起来,随后妹妹与我先后拜倒,许愿。
我无比虔诚,愿佛祖保估,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保估小丛能嫁个好男人,保估我也早日成家立业
临走的时候,楚夏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沓钱交给庵里管事的尼姑。说是添香。那管事的出家人脸上颇有喜色,但嘴里还是大念佛语庇佑之类的话。表示感激。我大概的扫了一眼,估计那一沓钱最少也有一万块吧?难怪连修行之人都为之动容,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金玉良言用在哪都合适。而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骄阳正艳。
站在让。脚下抬头望去,顶端的“见仙台。仿佛触手可及。可经常出门旅游的人应该知道“望山跑死马”的道理,看似很近,其实还有好长的一段脚程要走。
此剪三人兴致盎然,也丝毫没有倦意。楚夏把登山包朝我一扔,拉起妹妹便往上攀去。我抬头探探天。两眼干巴巴的直着
要山跑死导!一点都不假!
一开始还好,吃过东西体力挺充沛的,不会感觉到太累;可是当盘山小道走了三圈以后,妹妹第一个就开始叫走不动啦!而这次没有放纵她。按照事先约定,大家都没有歇息。因为爬山的时候只要一歇就不想起来了,所以必须咬牙坚持。几乎每走一段路,楚夏都会抬头看看山顶。看看离那位于最顶端的“见仙台”还有多远。
答案是令人沮丧的,真还很远
其实她俩还好,不用拿什么东西,只是徒手攀登而已。最可怜的就是我了,身上背着一个大包不说,一只手还要牵着这条死狗。
而且跳跳还级不老实!它也是第一次爬山吧,不知兴奋还是咋的。那狗鼻子到处乱嗅!有时候我微微停下来想喘口气,却被它用力一挣。就是一个踉跄;又有时,我暗暗挥耐力,想多往上爬几步,突然它却往山下跑!想想看,那是多大的反差力啊!好几次都
今天正逢周末,来爬山的人还真不少。朝周围随意瞅瞅,就能现诸如三口之家啊、青年情侣啊这些游人。相比之下,我们的度应该是最慢的。有了“参照物”我们三人就有了动力,最后终于凭借三个人“坚韧”的意志力攀上了顶峰,站在了那向往许久的“见仙台”上。
昂天外,纵目环视,感到心旷神怡逸兴遍飞。在这里。我真正体验到了“穷秋立日观,矫望八荒。朱崖著毫,碧海吹衣裳”那种感觉。想想当年**登上五岳秦山时。心中的豪放之气顿然大,我们此弈激动的心情也就显得不矫情了。
可能是前几天下雨的缘故,加上现在位于山顶,周围的一切像被神圣沐浴洗礼过那样清新。真是“一夜春风万物苏,千树万枝百花开”啊!整个大地真的是一幅春天的图画。美极了、赞极了!
楚夏的兴致是最高的,三两下就蹦到了最顶部的石台上去了。那就是“见仙台”
之所以叫它“见仙台”先是因为这里堪称方圆百里最高峰。其次嘛眼前的这块巨大的石墩实属异类,生在山尖不说,而且还被高高的托起,最奇特的一点就是,石墩表面非常平整光洁,在太阳的照射下竟然微微有点反光,仿佛一面天然的镜子。传说天上的神仙在每日太阳出来的一刹那都会来这,来这整理衣冠。“见仙台”因此得名。
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楚夏自然是知道这个传说的。不然她不会调皮的爬上“见仙台”故意把头朝着肩膀的一侧打下来,然后看向石台。装作照镜子、一番梳妆打扮。这举动惹来旁边一对中年夫妇“咯咯”笑着不停。我走过去跟妹妹讲起这段神话,讲完又把妹妹报上“见仙台”让她也感受一下、亲近一下仙物。再而从包里掏出相机。为她们拍照。
东西是楚夏的,高级货,定焦、焦距相机根本无须对焦利用四凸囊景原理明而成,就是一拍马上能洗出照片的那种。
我本来就专业,无需摸索,拿起来就上手了。给楚夏单拍、给妹妹单拍、她俩合照,然后换做楚夏给我单拍、与妹妹合拍…
最后,在旁边那位大姐的热心帮助下,为我们三个人拍了一张合照。本以为可以了,就准备去谢谢人家。却被楚夏一把拽住。先是白了我一眼,随后居然冲那边说:“大姐。麻烦你在照一张!”
对面的那位热心肠的大姐先是一愣,接着就“嘿嘿嘿嘿”的一通坏笑。随即口中念念有词起来:“三一茄子!”
没用多长时间,就洗出来了。照片中,楚夏双手搂着我一只胳膊。脑袋微微枕在我的左肩上,幸福洋溢;而旁边的我却很不自然,手足无措,强挤笑容。
,一一小”一
在“见仙台”玩了好久,也拍了不少附近的景色,所有人的心情都是非常的好。最后还是妹妹想到该回家了,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往山下走。当路过山腰附近的一个小山洞时。我们还钻进去看了看,当时感觉有点脏,就很快出来了。想想应该是很早以前遗留下来的吧,或者是动物挖掘的也有可能。
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让。难”倒还真的不假!这可把我们三个人给累的,走到山腰下面一点的地方,大家就全坐了下来,其中还有刚才在山顶的那些游客,而我嘴里大呼着这句谚语,为了内心的牢骚。可楚夏好像偏偏要跟我作对似的。一边气喘吁吁地用手拍着胸脯。一边还不服气地问:“你嘴上一个劲儿的说,可知道为什么“上止容易下山难。啊?啊啊化”
我掏出饮料牛饮了一口。喝过后擦擦嘴巴,才略显轻蔑地看着她说:“因为上山时重力的重心是朝下的,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的,两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状,除了费点力气外,危险性较也相对容易些;可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完全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这样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冲力过大,会生危险。并且下山时度如果太快,腿脚会酸并且抖。所以嘛,“上山容易下山难。!”
说完我眉毛朝她用力挑了两下。还不忘调戏她:“嘿嘿嘿嘿…服气没?”
楚夏一口气听我说完,一开始还露出微微佩服的表情,但又听到我的那句补充后,马上撇撇嘴装作不屑:“切!我物理又不会,谁知道你是不是忽悠我的啊!啊啊啊“
我继续喝着饮料,没有理她。可能是看我沉默,她反而自己表演起来:“我知道了!因为你上山时是用手脚并用的,所以不怕;但当你要一路连滚带爬下来的时候你想想啊。你愿不愿啊,笨蛋!”
“”
“再说了,上山时眼前全是美景,下山来,脚下却是深渊!想想看吧,把一块很长很长但又很窄的木板放在地上,就连一个五、六岁的姑娘也能轻轻松松的从这头走到那头,可要是把它悬空架在十层高的两座楼之间呢?十个有九个都会掉下来!这个世界上啊,最应该惧怕的是自己的心理”夏嘎!我太有才啦!”
“有个屁的才!歪才还差不多!”
“你!我”
“哈哈!怎么啦?连话都”
正当我准备起劲儿奚落楚夏的时候,突然!山微微地晃了起来!这令我立刻闭上了嘴,两眼直,整个人呆滞起来。但只是一瞬间,我就恢复了常识。伴随着震荡越来越强烈,我冲着坐在最上面的小丛大喊:“快!!!快下来!!!要地震了!”
周围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