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女鬼缠身(1/2)
他从关东山货栈出来又回到了城隍庙,像一个无所事事的逛街人,在拥挤的人群里走走停停。
卖菜的摊前,卖鸡鸭鱼肉的,卖水果的,卖小吃的,卖小孩玩具的,就连买针头线脑的他都会问问价钱,有时候还会跟人家砍砍价。最后他还是空着两只爪子离开了,留下了好几双白眼。
在城隍庙入口处跳上一条小船,别说二话不说连一话都不说,钻进席子编成半圆地船舱里呼呼睡大觉,也不知船舱里那张破凉席诱『惑』力怎么那么大。
船家也很奇怪,居然也不问客人去哪,『操』舟就走,船家还是一个女人,胆也够肥的。
‘三山不出头,二水向东流,东边城门楼,西边马屁股头’这是合肥的俚语。二水指的是古城里的两支河流,金斗河和九曲水。
金斗河穿城而过,合肥县志、山水志》记,“金斗河,唐杜刺史作斗门,引淝水入金沙滩,故名。由西水关东注,沿街穿城出东水关汇入淝河,流入巢湖。到了明朝中叶,发生了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庐州知府徐钰担心合肥城西北水闸难守,于是下令将水关堵塞。
堵塞西水门时下部用的是巨石,石块之间有缝隙,并没有阻断水流,只不过流量小了,并不影响船只通行。
否则睡觉的人就得另找地方,哪怕凉席是用金丝编成的,也阻挡不住臭水沟刺鼻的气味。
小船在铁打的庐州城里蜿蜿蜒蜒。在东水关出城融入护城河。沿着淝水顺流而下,离城十多里地驶入芦苇中开出的宽宽水道,在一个叫中里郢的小村子附近靠了岸。
靠近岸边并没有芦苇,一条新加入淝水的小溪把芦苇与河岸隔开,形成一条七八丈宽的水面。
水流很缓,犹如三寸金莲的脚步,有十几只鸭子戏水,看到小船并不害怕,离着远远的呱呱叫。岸边长着疏疏落落的柳树,树都很粗。有两棵树被五大绑,每棵树都牵着三四条小船。
小船还没有停住,客人跳下船就走,连一个招呼也不打。就好像船娘就是他的女人,这种事应该干的。
船娘也不知道要客钱,看着客人走了船娘把船往后退,沿着来路穿过芦苇回到主河道边上停住,揭开一块船板掏出一张渔网,有心没肺的打起鱼来。客人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船娘也硬是不吱声,两个人配合得够默契的,连哑巴用的手语都省了。
离着河边不足五十丈是一个很大的院落,有数十间房屋。周边是好大一片良田。
看上去良田的主人也不是勤快的人,田里还稀稀拉拉长着几棵树,树下是已经发黄的杂草。树与树之间至少相隔六七丈,它们就像院落一样显得很孤独。
主人也很孤独,在没有了庄稼的土地上踱步,从一颗树走向另一棵树,在每一棵树下都会停留一会。
树是柿子树,黄叶已经快要落尽,树上还有挂果,但是已经所剩无几。它们也孤独的挂在梢头。柿子就像孩子额头点上的胭脂,红得很可爱,就是个头太小,或是有疤痕,否则也^h小说 不会被人遗弃。地面上也有落果。有的烂得像一滩红泥。面对着妻离子散的凄惨,谁站在树下会不孤独。
树下是一个老人。已经过了甲,个子很高稍有驼背,国字脸,鼻梁凸显却不是人们常说的鹰钩鼻子,然而却长了一副猎鹰的眼睛。
可能感觉到身后来了人,木讷的脸上突然有了生气浮现出愉悦,老人慢慢转过身,看着五六丈外走过来的年轻人。
“老伯的气『色』看上去不错”他的愉快就像洒在脸上的阳光。
“公子的气『色』也不错呀,听到秸秆被踩踏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别人弄出的声响不会这么轻。”老伯的微笑如同晴朗的天空。
他看向老人刚才注视的树木,缓缓地说;“梢头贫瘠,难成硕果,它们懂得母亲的艰辛,对母爱也最为依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