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单骑一剑江湖客 万里西风瀚海沙(1/2)
紫塞黄云望眼遮征鞑未解又天涯可堪绿鬓斗霜华。
剩水残山思故国荒沙瀚海乏仙槎豪情犹在莫兴嗟。
——调寄浣溪沙
漠漠黄沙骄阳似火。这正是蒙古库里戈壁上最炎热的季节七月里的某一天的中午时候。
大地都好似喘不过气来在这万里无垠的大沙漠上一切都好似静止了看不到什么有生命的东西只偶尔可以看见沙石堆中绽出的几根野草。可是就连这沙漠中生命力最坚韧的野草也已经桔萎焦黄纵有风来它也不会迎风起舞了。
没有静止的只有流沙。一阵狂风过后流沙四散俨若惊涛。沙跟着风移走就像水在地面上流过一样。风沙起处阳光也染成了一片黄。黄沙漫天的迷离烟雾之中略略带着一些淡紫的轻蓝色使人远远望去总好像那遥远的地方是一个浩瀚的美丽的海洋一样。可是任是眼睛再好的人也看不清楚哪儿是天地相接的地方!
这真是天地间罕有的奇观只有在大戈壁才能见着的奇景。
在这万里无垠的大沙漠上当真是一切都静止了吗?在这七月里的中午时候。
不这只是往常的情形但今天却有例外。
除了流沙之外还有一个人。他是一个约莫二十三四岁的粗豪少年骑着一匹马正在库里戈壁上冒着风沙前行。
这少年从来没有过在沙漠旅行的经验此际他正震惊于眼前的奇景心里想道:“前人形容‘瀚海’(沙漠)的流沙说是:‘积河成旱状如惊涛。遇风则流乍聚乍散。’形容得真是一点不错。”这少年人是从中原来的他曾经为了这次深入漠北的万里壮游做过一些准备功夫读过一些有关沙漠的游记学过蒙古的语言。看过许多有关蒙古各个部落的风土人情的记述。但如今身历其境他只觉得书上所描写的远不及他所见到的十一是如此的雄奇而又如此的令人怵目惊心!
这少年只是震惊于眼前的奇景却无心欣赏这眼前的奇景在这样炎热的阳光底下他的整个身体就像一块块要溶化的羊脂他骑的一匹千中选一的国外良驹也在口吐白沫几乎走不动了。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所带的干粮和食水也快要用完了。
这少年在黄沙漫天之中吸了一口热风只觉身体就似要着火焚烧似的十分难受。他想喝一口水一看水壶里的水已是只剩下薄薄的一圈了。这个大沙漠不知何时方能走出他苦笑一声只好又把壶盖盖上。
这少年苦笑一声心里想道:“人生际遇之奇往往出人意外。我以为是要到江南去的谁知却到了漠北来!”
原来这少年姓李名思南本是山东武城人氏这次他到蒙古来乃是奉了母命来寻访他父亲的。
山东武城早已沦陷在金国的统治之下百有余年南宋偏安江南也差不多有一百年了。李思南本来是将门之后他的曾祖曾在韩世忠手下当过一个中级军官宋室南迁之际没有随行从此便以务农为生。到了他的父亲李希浩这一代家道中落和一般农户已是没有多大分别。李家的家传武艺也因数代务农逐渐失传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李希浩只是会一些寻常的弓马谈不到有什么武功了。所幸他知书识字在乡下开了一间私塾务农而兼教学勉强也还可以混混日子。
金章宋泰和六年(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一二o六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受各部落推戴为“成吉思汗”兴兵伐金李希浩被蒙古兵掳去作夫子。这次战争因蒙古有事于西夏而移兵西向全国得以苟安但金国的战争结束了李希浩却没有得到释放推想可能是蒙方缺乏人力把民夫都带回去了。
李希浩被掳之时李思南只有三岁他的这个名字是他父亲取的。宋室南迁中原父老遥盼彼旗百年来仍是在异族统治之下李希浩思念故国是以把儿子名为“思南”。
七岁那年李思南有了一个奇遇。他父亲童年时代的一个好友在少林寺学技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名满江湖的大侠回到故乡访寻旧友得知李希浩的不幸遭遇不胜叹息。他见李思南聪明伶俐遂收了这个故人之子做了他的第二个弟子。
匆匆十载之后李思南已是学成出师他记着父亲命名之意准备待母亲百年之后便即投奔江南。居家数年之中他与抗金志士也常有来往。
到了今年春天有一个当年与他父亲同被俘往蒙古的民夫逃了回来据说他在七八年前见过他的父亲后来就不知消息了。
李思南的母亲年纪已老日夕思念丈夫因此就要李思南到蒙古寻父。她怎想得到李思南尚未得知父亲的下落就已被困在这沙漠之中。
李思南咬了咬牙咽了咽口水稍稍润湿那快要冒烟的喉咙极力忍受着口渴的焦渴此里想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得继续前行!”
好在这时狂风已过流沙渐渐静止虽然仍是骄阳似火大地则已恢复晴明呼吸也没有那么艰难了。
李思南簇马缓缓而行只盼在这沙漠上出现奇迹现绿洲。不料绿洲未曾现却先现了一堆白骨。
那是在狂风“搬开”了一个沙丘之后所暴露出来的一堆白骨。因为它是埋在沙丘下面的还未曾给狂风吹得东零西散排列得虽然凌乱无章大体还可以看得出是两具尸体。两个破碎了的头颅上还覆盖着浓密的黑。看来这两具尸体生前应该是中年汉子。而且是死了还没多久的所以头都未脱落。
李思南想了一想便明白其中缘故。沙漠中的兀鹰是喜食腐肉的这两个人一死身上的皮肉便已给兀鹰啄食尽了。
李思南不禁毛骨悚然知道只要自己一个支撑不住倒了下来便将变成这样的一堆白骨!
李思南正自触目惊心忽听得极为刺耳的“嘎嘎”叫声抬头一看头顶覆盖着一片“黑云”却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比的兀鹰两只翅膀张开来足有一丈多长!他刚刚看到被兀鹰啄尽皮肉的白骨这只食人的兀鹰就来到了!
李思南怒道:“好呀我是活人难道你也敢食我?”只见那只兀鹰从他头顶掠过向他前面的一个沙丘俯冲下去。
李思南眼光一瞥已经现那里有一个人!脸朝下的俯卧在流沙之上不知是死人还是活人。但四肢无缺纵是死人至少也是一具完整的尸体。李思南这才知道兀鹰是要去啄食那个人的。
李思南大怒张弓搭箭“嗖”的一箭就射过去。弓如霹雳箭似流星恰好在那兀鹰的巨爪将要抓着那人之时射个正着!
李思南虽然甚为疲累毕竟是个具有内家真力的武功高手这一箭的劲道非比寻常那只磨盘大的兀鹰吃了他这一箭痛得难当不敢停留带着箭就飞走了。
李思南跳下马来过去察看把那人翻转过来只见头部血肉模糊早已死了!李思南叹了口气心道:“费了偌大气力不料救的却是个死人。想必这人一死就遇上风沙将他掩埋幸免做了兀鹰口中的食物。但这人是什么人呢?”
这人的腰间悬有一个草囊李思南心里想道:“我且看看他有什么遗物要是能够弄清楚他的身份知道他是哪里人氏将来回去给他的家人报个讯也好。”于是便搜查这人的草囊。
李思南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原来囊中所有只是三支金镖黄金所打的飞镖在江湖上极为少见镖的形状也很奇怪那是尖端开叉的蛇形的飞镖。
但这还不足以令李思南吃惊使得他吃惊的是:这三支金镖拿到手中便闻到一股腥味。李思南立即知道这是毒镖!毒镖也还不足为奇但再仔细看时镖身上还刻有图案的这一特殊的标志可使得李思南大大吃惊了。
镖上刻着的是龙形图案具体而微昂头舞爪十分生动。李思南心中闪过了三个字:“毒龙镖”!
毒龙镖的主人是个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独脚大盗名叫屠百城人称“冀北人魔”!单单看他的姓名绰号可能会以为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其实他平生杀人虽多却并非滥杀无辜他杀的多是金国的贪官污吏尤其喜欢杀残害百姓的金国带兵的军官某一年曾在山东的七个中小城市杀了金国的四十八名军官其中有十四名还是守备和总兵级的高级军官。
金国的官府中人闻其名而丧胆他本来另有名字的因他姓屠在那年连杀七城的军官之后就有人叫他做屠百城从此他也自称屠百城了当时他并曾有豪语说:“多蒙江湖上的朋友给我取了新名我必定不负朋友的期望要屠它百城的金虏方算称心。”至于“冀北人魔”则是金国的武土给他所起的绰号。
李思南不知他究竟屠了几城不过想来总还不满百城之数如今却已埋骨沙丘!
李思南对屠百城只是闻其名而未见过面的不过他曾听师父详细说过其人其事还特别提到屠百城所用的独门暗器——毒龙镖。这是分量最重而又见血封喉的毒镖只要给他打着一镖武功多好也是必死无疑。当年他杀七城的四十八名金**官其中三十六名便是丧在他这毒龙镖之下!
李思南手中拿着毒龙漂大惊之后心里想道:“这一定是屠百城无疑了他这么高的武功却是谁有那么大的本领把他杀死的?”
心念未已忽听得“嗖”的一声一支响箭已是向他射来!
这支响箭来得急劲之极李思南刚听得“呜”的一声响利箭已是劈胸射到。李思南正在低头看那毒龙镖做梦也想不到在这杳无人烟的戈壁之上突遭暗算冷不及防几乎给那枝箭射着。
李思南一个“燕青十八翻”就在浮沙上打了几个滚箭的人哈哈大笑说时迟那时快第二支、第三支响箭又相继射来。
响箭本来含有警告的意思在内。江湖上的习惯敢于使用响箭的人一定是自信武功了得远胜对方所以才用响箭叫对方有所提防。而且第一支响箭通常也不会是射向对方要害的。
可是这个人的响箭来得快如闪电而且接连三支都是向着李思南的要害之处射来这就失掉了“警告”的意义这个人分明是要取他的性命却又故作豪迈使用响箭显得他“不是”暗算。
李思南大怒一个“鲤鱼打挺”翻起身来此时他已有了准备对方的连珠箭虽然来得仍是十分急劲他已是可以从容应付了。他翻起身来正好迎着了那两枝箭当下提弓一拨叮铛两声两支响箭落在地上。
李恩南抬头一看只见来的两骑快马骑在马上的一个是粗眉大眼的蒙古武士一个是面肉横生、披着大红袈裟的喇嘛。
那粗眉大眼的武士怔了一怔随即又纵声笑道:“好小子倒有几分本事。你是来给屠百城收尸的吗?不用费事了我送你到黄泉去与屠百城相会吧!”
那喇嘛道:“先问问他是什么人?”
武土说道:“这小子来给屠百城收尸又是汉人不用问准是屠百城的手下。”一面说话一面跳下马来向李思南扑去。武学高手在沙漠上和敌人交手地战要比马战有利得多因为沙漠不比平地说不定会踏着浮沙人和马的重量总在二百斤开外踏着浮沙坐骑就会失陷。一个人就轻得多而且可以施展轻功所以这个蒙古武士舍弃坐骑轻身来斗李思南。
李思南敬佩屠百城是个好汉心里想道:“杀屠百城的一定不是好人斗不过也要和他们一斗。”
待那蒙古武士来到三丈之内李思南陡地一声大喝:“来而不往非礼也!”手中的三支毒龙镖一齐打出!
李思南一来是因为这个武士的手段太过狠;二来对方能够杀屠百城本领一定十分了得若然不下辣手只怕性命难保。是以他迫不得已才使用刚刚到手的毒龙镖。
这名蒙古武士欺身疾扑也并非对敌人毫无防备的。但一来因为他是成吉思汗帐下有数的好手艺高胆大李思南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虽有防备也还不怎样把李思南放在眼内;二来他并不知道李恩南已经取得了屠百城的毒龙镖而这毒镖乃是见血封喉毒性最厉害的暗器!
距离只在三丈之内而且这名蒙古武士的身形还是向他扑来的李思南一手三镖全都打向他的要害饶他武功再高也是难以躲避的了!
李思南的三支毒龙镖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位打去一支打他上盘额角的“太阳穴”一支打他中盘胸口的“璇玑穴”一支打他下盘石膝盖的“环跳穴”这三个部位并非成一直线而是排列成一个不规则的角形。这样的打法难到了极点对方即使是一个擅接暗器的高手至少也要给打中一支。
李思南满以为非中不可不料就在这一瞬间只听得“呼”的一声突然就像有一片黄云卷来把他这三支毒龙镖全部卷了去。原来是那个红衣喇嘛从马背上跳起一技箭似的射来恰好赴在那蒙古武士的前面大袖飞扬把三支毒龙镖一古脑儿的收归袖底。
这种接暗器的功夫当真是出神入化李思南非唯见所未见且是闻所未闻。
红衣喇嘛把三支毒龙镖拈起来看了一看便放入囊中笑道:“屠百城的毒龙镖果然名不虚传是天下最厉害的百毒暗器可惜你这小子不会使用!”
听他的口气似乎他从前还未见过毒龙镖那么屠百城是不是他杀的呢?抑或是在他们交手之时屠百城无暇射出毒龙镖就给他杀了。
但在此时此地李思南也是无暇推敲的了。李思南唰的拔出剑来喝道:“并肩子上吧!”
红衣喇嘛哈哈一笑说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老佛爷还不屑与你交手呢。”
那蒙古武士险些给毒龙镖打中吓出了一身冷汗此际惊魂已定怒气陡生扑上前来大喝道:“小子休得猖狂看我取你性命!”
红衣喇嘛道:“这小子虽然不是怎么了但赤老温你也不可轻敌了。
赤老温一听心里想道:“你看不起这小子却叫我不可轻敌这分明也是看不起我。”为了争一口气于是一上来便对李思南连下杀手。
李思南一招“弯弓射雕”长剑笔直刺出陡然间一个转身左翻右绞把那武士劈来的凶悍绝伦的连环三刀尽都化解。而且剑势未衰解招之后剑尖仍是向前刺去。
赤老温心头一凛急忙一个“大弯腰斜插柳”俯身一旋横刀拍出他的臂力本来不弱再借了这一旋转之势劲道已在李思南的这一剑之上“铛”的一声刀剑相交李思南的长剑给他拍开。
李思南也禁不住心头一凛想道:“蒙古的刀法果然与中原大不相同古怪之极!”要知李思南已得少林派达摩剑法的真传在他使出那一招杀手还击之时实是想不到蒙古武士会用如此古怪的刀法化解他的。
两人刀来剑往转眼间就斗了三五十招。李思南只觉得喉焦口涩目眩头昏剑招使出往往力不从心。原来他在库里戈壁上困了两日只用干粮度日水也不敢多喝如今一与强敌交手初时还可以支持时间稍长已是难以为继。
赤老温得理不饶人刀法越来越狠横劈直斫每一刀劈出去都是隐隐挟着风雷之声。
李思南改用“游身八卦掌”的轻灵身法剑中夹掌与赤老温游斗。赤老温喝道:“一味躲闪不敢与我见个真章算得什么好汉?”
话犹未了李思南陡地喝道:“看剑!”一招“大漠孤烟”剑光如练倏地里就指到了赤老温的胸前赤老温斜身一窜李思南如影随形又追了过来冷笑道:“你也只知躲避不敢与我见个真章么?”
赤老温大怒使了浑身气力一刀就劈过去李思南故意卖个破绽倒纵闪开赤老温猛力一跃又是一刀恨不得把李思南劈成两半!
李思南忽地喝声“倒也!”赤老温“哎哟”一声果然应声而倒!原来赤老温的轻功不及李思南李思南在游斗之时试出了有一堆乃是中间陷空的浮沙他倒纵跳过这堆浮沙赤老温却陷入了浮沙之内。他是用了全身气力的一踏着了浮沙大半个身子已是陷了进去急切间哪里跳得出来?
眼看只要李思南回剑一戳赤老温性命难保那红衣喇嘛已是挡在李思南面前冷冷说道:“你莫以为你用狡计胜一场就得意了。老佛爷空手接你的剑只要你过得十招老佛爷给你嗑头而且恭送你出这沙漠!”
李思南喝道:“谁要你让!”唰的一剑就刺过去此时他的气力已差不多耗尽形势凶险逼得他必须战决是以一出手便是“达魔剑法”中的杀手绝招也顾不得对方是空手还是使用武器了。
那喇嘛说了只凭一双肉掌果然就是空手应付。李思南的这一剑来得迅如闪电他竟然不躲不闪只听得“啪”的一声李思南的青钢剑正是给他弹开。这一弹拿捏时候当真是妙到毫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