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武夷深处有别院(1/2)
武夷山真是人间的仙境不说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地貌也不说绿树红花的莽莽岩林就萦回环绕的九曲溪就够得上在国内的风景区独树一帜了。
安子奇当然不是来旅游的虽然武夷山的绝美风景也吸引他可更吸引他的应该是遍布全山的寺院道观。
根据铁戒指上的刻字那个老道士应该居住在某个叫做大风堂的道观里。自从安子奇到了武夷山就遇人就问什么玉皇观、黄仙庙什么长生殿、五壮堂甚至连哪些寺院都问个遍就是没有大风堂。
好不容易在玉皇观遇到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学者安子奇上前请问那个老学者思考了一下说:“武夷山自古就是道家修性养生的宝地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升真元化第十六洞天就是指这里不过你所说的大风堂我倒没有听说过会不会是你搞错再说大风堂的名字也不像是道观的名字我想你是肯定搞错了。”
既然老学者都这样说安子奇只好自认为搞错了不是老道士不在武夷山而是老道士所在的道观不是大风堂。可要不是大风堂又会是什么道观?
等把武夷山转了一圈又在九曲溪漂流几公里安子奇才恍然大悟这武夷山是旅游者的天堂却成了养生修行者的地狱。在游人如织的环境里那个养生修性者敢居住。
武夷山只是现在旅游区的小称其实真实的武夷山大的很远不是几十平方公里可概括如果那个老道士还在武夷山那他肯定不是在现在所说的武夷山上。
有了这种想法安子奇便避开旅游的人群专往行人不到的荒山峭壁走离了风景区游人便遽然减少虽然山道难行却多了几分野趣。
也许现代的神仙爱热闹在远离风景区的地方安子奇竟然连一所寺庙都没有看见偶然看见像是寺庙的也早已破破烂烂只剩下一些碎砖烂瓦堆杂在参天的古树下。
顺着一条山道往前远远便看见前面有座村庄。武夷山的村庄一般都挺有特色古旧而淳朴的农居环抱在群山中隐然就是世外桃源。
安子奇朝村庄走去想在村庄里找人问一下走进那座如八卦迷阵般的村庄安子奇犹如走进迷宫一时间竟不能分辨东西南北。
安子奇感叹古人的建筑技能正惶惑中看到有个老人正在门前打扫赶紧走过去轻声问道:“老伯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位老人年岁虽老耳目还挺灵抬头看看安子奇说:“这里是蓝山村你从哪里来?到这里找谁?”
安子奇笑着说:“我不是来找人我是来找一座道观叫做大风堂老伯听说过没有?”
“大风堂?道观哪有叫什么堂的过去这里倒有几个道观现在嘛都没有了。”老人指着周围的山说。
安子奇突然想起铁戒指上的纹寅字样说出来问问老人也许能知道:‘老伯我还想打听一件事老伯可曾听说过有没有叫纹寅的。”
这次老人没有听懂摇摇头说:“什么纹寅是人还是东西?”
安子奇只好解释说:“我也不知道是人还是东西我只知道叫纹寅就是花纹的纹寅就是子丑寅卯的寅属老虎的意思。”
这下老人听明白了:“你是说老虎找道观?从这里往山上走五十里上面有座道士住的小屋就是叫什么老虎的你去问问就知道了。”老人指着村庄左边的一条山上的小路说。
“什么?原来纹寅就是道士住的小屋既然是道士住的小屋那就应该是道观了。”安子奇顿时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陶陶感赶紧向老人行礼道谢转身就往那条小路上走。
安子奇走得过急完全没有考虑走五十里山路要多少时间从风景区出来又在山里转了一大圈天其实已经很晚了等安子奇在小路三走了不过二十来里路天就完全黑了下来幸好安子奇学会了上次冯瑶琪有手电的经验来武夷山时特意买了一只小手电才算能勉强照路。
山路森森夜凉如水岚风吹来激起阵阵林涛安子奇虽是胆大也禁不住浑身战悚不由得想起在贵州的夜晚。那时是两个人可以说话现在却是一个人孤零零不知尽头在哪里。
武夷山的自然生态保持很好郁郁葱葱的蔽天大树把已经昏暗的山道更浓浓的黑雾偶尔月光从云层探出淡淡的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在山道上形成斑斑点点的诡异图纹。一只不知名的山兽突然在身后吼叫起来凄历的叫声让安子奇顿时毛骨悚然赶紧在地上找到一根干枯的树枝拿在手上心里才觉安定些。
走了有几个小时黑邃的山道还是继续在往高处延伸安子奇有些心焦起来这黑夜找路就困难要是找一个老道士恐怕就更困难还不如就在附近的大树上暂息一晚等天亮了再继续山上。
就在这时身后的远处传来隐约的哼歌声一团火焰摇熠地向自己方向移动看上去好像是有人手举火把在赶夜路。安子奇便回身等在路边那人如果过来也好问个路。
手举火把的人走的很快不一会儿就走到安子奇的近旁看见安子奇站在路旁好心地问:“客人到哪里去?这里晚上可不安全小心有猛兽。”
在那人的火把亮光照耀下安子奇见那人年龄不过十六七岁身穿一身青色的道袍头上的长盘着髻一根银色的簪在髻中间穿过。左手举着竹篾扎成的火把右手提着一袋沉甸甸的包裹。
见是道士安子奇赶紧躬身行礼说:“小师父我想要到山上的一个叫什么虎的道观麻烦小师父给指下路。”
小道士放声笑了起来把手上的包裹放在地上摇摇右手说:“山上哪有道观倒是有道士修行的小院也不是叫什么虎因为这山里一向有老虎周围山民都说老虎是道士养的所以把道士修行的小院称作伏虎院客人该不是就到伏虎院吧客人找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