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时代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长颈鹿

第一百二十二章 长颈鹿(1/2)

目录
好书推荐: 花都高手 明朝那些事儿 卧龙曲 至尊道 月妖雪 全职破法者 女生寝室3:诡铃 青涩宝贝儿 霹雳大帝 城堡之心

…次在惠州平叛,高律修总算毋识到了陕西边军骑兵,池们的骑术无与伦比,在执行战术的能力也要比广东骑兵要强一截,唯独在烦手饶的应用上略逊一筹。不过这不过是时间问题。只要再给他们半年时间,相信在火器方面也会有很大的突破。

所以,高建修决定还到陕北去招骑兵。陕北边军本来就是好兵苗子。再加上那里有我急需的骑兵。再过两年,李自成占领了陕西,自己想去招兵都不行了。所以行动需要加快。

最佳的招兵方法,就是让从惠州前线回来的立有战功的骑兵回家乡去探亲。对于立有战功的士兵,高建修不吝啬赏赐。这些骑兵,现在的月饷都是三两银子,如果立了战功,起码有五到十两银子的奖励。这半年来,他们应该积蓄了二十两银子。到香港不到一年,就能带二十多两银子回去,对于陕北的那些穷边军来说,应该十分有吸引力。根据高建修得来的信息,现在的陕西边军士兵,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经过各级军官的克扣。一年很难赚上十两银子。自己让这些以前在边军中受穷的骑兵回去一显摆,不就是活广告吗。

鉴于惠州北部的刘士魁现在被自己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了,自己随时都能要把他围歼,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所以高建修从前线召集了五十名骑兵回来。这些骑兵有两个特点,先他们都是陕北人,其次他们在这次围剿战争中都立有战功小最少都得到了十两银子的赏赐,多者官升一两级,得到近二十两的赏银了。

再从这五十名骑兵中,高建修抽了三十名士兵,准许他们现在就回家探亲。

“大人,你真的准许咱们现在就回家探亲?。张如狼这次很幸运,被抽中了。他现在已经升任骑兵果长了。立了战功两级。已经是三十两银子的身家了。听说自己被抽中回家探亲,还有些不太愿意呢。他还想在前线再接再厉,再立两级战功呢。

“怎么?你不愿意?是不是还想在前线立功啊?”高建修反问道。

张如狼不好意思的笑了,引得旁边的二十九个同乡哈哈大笑。

仔细打量张如狼。经过近半年的打磨,他那堆满横肉的脸型。似乎被磨平了一些,相貌看上去比以前多了几分正气。看来还是我高建修练军有方啊,硬是把一咋小满两横肉的土匪打造成了一个标准的军人。

“现在天下大乱,仗打不完。放心,以后有的是你们上战场的机会,甚至每年都不只一次机会。这次你们是骑了本来的赏赐,我特地让你们回家探亲,也是对你们的赏赐。你们知道,在我香港当兵。待遇比大明所有官兵都要好。

所以,我招兵的条件最苛刻小不是所有人想来当兵就能在我香港当上兵的。你们这次回家探亲。可以顺便替我招募一些可靠的符合条件的边军过来给我当骑兵。我给你们每人二十个名额,当然宁缺勿滥,一定要符合我的条件高建修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底下这三十个骑兵喜出望外,这真是天大的恩赐啊。每个人有二十个招兵名额,这足以让自己在家乡可以扬眉吐气了。想当初在去年,自己冒险跟随宋锦杰南下广东。当时一些亲友还不理解。在亲友们看来,宋锦杰因为以前当过军官,在机缘巧合之下被高建修重用的。而自己这些普通边军,即使南下跟那个什么高大人,不也还是一样当兵?宋锦杰为了招兵,当然要把待遇说的好一些,可是在哪里当兵不都一样?既然一样,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呢。现在自己衣锦还乡,就是要让他们看看,在哪里当兵,还就是不一样。想必他们都愿意为了南下给高大人当兵而巴结自己呢。这次高大人确实是赏赐咱们,那二十个名额就是让咱们回去长脸的道具。这二十个名额给谁呢?自己表弟石头是一个,所谓肥水不落外人田。李二愣子也是一咋”他可是自己的现在还在榆林卫当兵,穷的连饭都吃不饱,我得拉兄弟一把。还有十八个名额给谁呢?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熟悉的人了,那就谁给我送礼我就给谁一个名额吧。不过他一定得符合高大人的条件,不然就白忙活了。一想到这里,这些士兵都会心一芜

对于这些回家探亲并负责招兵的骑兵,高建修还是给予他们每人两匹好马,带上总督大人开的介绍信和路引回去。这些人还带上了回陕西买马的银钱,毕竟招募的骑兵也需要配备战马,不然他们徒步从陕北到广东,怎么也要大半年啊。而买马之后,就可以一举两得,既,得骑兵。还得战马。毕竟陕北的战马,品质比较优良,虽然不算很高大,但是吃苦耐劳,对广东湿热的天气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适应。

送走了这心北骑兵后,高缘修竟然得到了总督大人淤犹龙和南卵腆甘刚使王孙兰的公函,要求自己做好准备,现在连州八排瑶猖狂,官府进剿不利,总督大人决定如果在下半年进剿再无进展的话,就准备在年底召集四省精兵来围剿。而两位大人对高建修的军队战斗力表示赞赏,认为平定八排瑶更需要高建修。

原来这个王孙兰的亲弟弟就是归善知县王孙慧,从弟弟的家信中知道高建修是一员猛将,在军事上值得信赖。只要笼络住高建修,平定八排瑶不在话下。这封家书让王孙兰很抓狂,因为现在高建修正在惠州平叛,现在不能调来。而随着八排瑶战事的不利,王孙兰对高建修更加期盼了。如果自己在任内不能平定八排瑶叛乱,不但要丧失自己一世清名,恐怕连命都保不住。现在官场都知道,当今圣上对武将很偏袒,但对督战的文官则很不客气,失败了基本上没有好果子吃。所以。高建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被王孙兰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哎呀,现在的大明,到处都是叛乱。北方自不必说了,一直以为广东很安全。但是今年官府就组织了两起大规模的平叛战事,到处都不太平啊。把两位上官的公函扔到一边,高建修出去迎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进港船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