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酸菜鱼(2/2)
“震夷,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你这样做,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才在澳门被袭的。怎么,这收税是个肥差,你就不动心?”张镜心笑问道。
“说不动心肯定是假的。不过我知足常乐,虽然严格按照市舶司条例征税,却让夷商也得到好处,税虽多,那不用行巨大数额的贿赂,那些夷商感动之余,也会送一些礼品或者数百两银子给我。”高建修说谎话毫不脸红,除了收受这些外藩船主的礼物外,自己还是吞没了约两成的货税,只不过由于李唐宋做帐巧妙,完全没有破绽。
“嗯,老夫就是看中你不贪财这点,才对你委以重任的。你这次过来,澳门征税的事情还没有完,你下面的人能行吗?还有,那些袭击你的渔夫们,你怎么不放啊,不要把事情搞大了。”
“完全没有问题,其实我也就亲自征税了五天而已。那些歹徒,我是释放了,只不过看他们水性好,又招收一部分进入我的市舶司巡查队,准备在海上和珠江上委以重任,打击走私。”高建修解释道。
张镜心有些不悦,自己虽然保举他做市舶司副提举,但你小子似乎把手伸得太长了,你真的以为能斗得过由无数乡绅、官吏、海盗组成的广东走私关系网吗?不过,年轻人敢想敢干,高建修这一点还是让张镜心很是欣赏的。也好,先让你去闯闯,等碰得头破血流,给你点教训好了。反正自己坐镇两广,还是有能力替你收拾残局的,到时候感激涕零的小高还不得为老夫效死命。
“大人,这次建修秘密开了个酒楼,专门做鱼,味道不错,不如晚上我请你去尝尝鲜.”高建修趁机想让总督大人给自己做个广告.
“你小子,是不是前世就是个厨子啊.那个什么葡式蛋挞,虽然贵点,不过味道确实不错.这次有倒腾个什么鱼来,老夫就不信,鱼还能做出花来.”张镜心对美食自然不会拒绝.
到了傍晚,两人穿上便服,往南街高建修的酒楼去了.
“珠江渔家?名字不雅.”张镜心要进门的时候说道。
“确实不雅,在广东,文风虽盛,但客户主要还是商人,一个酒楼不需要太雅的名字。因为这酒楼里,所做的鱼,都是河里的,所有取名叫珠江。”高建修小声解释道。
“客官,您需要上点什么?”张镜心和高建修一上来,店小二就把他俩和几个随身保镖给迎到一个雅座上。
“你们这家酒楼不是叫渔家嘛,当然是要点鱼了,上你的招牌菜吧。”高建修吩咐道。
店小二不认识高建修,急忙推销道:“几位客官,本店的招牌菜,有两样。第一样,乃是大明第一家的酸菜鱼。此鱼乃精选各种精料,以优质青鱼烹制而成,保证客官没有吃过。第二样,就是鱼头豆腐砂锅,味道极其鲜美,也是广东一绝。保证客官吃了之后,一定还会回头的。”
“你这店小二,油嘴滑舌。我问你,这酸菜鱼,又是个什么价格。毕竟你们好像是新开张,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档次。”高建修见店里的人气不算太旺,整个大厅应该有二十来张桌子,只坐满了一半,于是故意问道。
“小店第一天开张,以八折迎客。这一盆酸菜鱼,本价八钱银子,八折的话,算您老四六钱四分。”店小二干脆的回答道。
“什么?你们这是什么黑店?我看临座那位兄台的酸菜鱼,不到两斤。现在市面上的青鱼,一斤顶多卖两分银子而已。加上什么辅料,顶多就值个一钱银子,竟然敢要大爷六钱银子?”高建修怒道。
旁边的一些吃客也纷纷来瞧热闹,虽然这酸菜鱼确实好吃,香中有辣,辣中带味,十分的过瘾,真是大明独一份。但是这个价格实在太离谱了,这青鱼并不算值钱,广东有的是。
明代的广东,桑基鱼塘十分普遍,在大量种植出口的桑蚕的同时,也给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淡水鱼。广东人,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豢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既减缓了水患,又利用了自然资源,可谓一举两患上。这是明代的生态农业,十分的环保: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联拼凑,形成了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增进的良性循环。在这和生态循环历程中,基本没有生环境污染。
所以,在广东,淡水鱼远比海鲜要便宜。很多人虽然觉得这酸菜鱼味道好,特别是那种辣味十分特别,但是一盆鱼要七八钱银子,还是有些心疼。因为有风声说,这家店的老板有些后台,所以没敢出头质问。不过现在有人出头了,自然要看好戏。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