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改变命运的流星(1/2)
风景秀丽的麓山位于河西是全国著名的大学园区。全省5o多所高校有一半在此其中有全国著名的千年学府省大;统领世界冶金行业风骚的冶大;曾经培养过大批革命领袖的师大;出了无数当红明星红透半边天的艺大;中国巨型计算机的摇篮国大……
依山伴水的麓山山河汇聚灵气郁积是天下人才的摇篮。曾出过的无数的名人如群星闪耀天空照亮着中国大地。
时势造英雄英雄主导时势麓山出现过的伟人们一直主导着中国春秋如果你有兴趣看完麓山名人传记那么你就不必再看二十四史。因为二十四史中有二十三部活跃着大量的麓山名人。
不过奇怪的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第一代领袖6o多年过去了再也没出现过新的伟人。
难道是因为麓山的灵气用尽再也无法造就惊天动地的伟人了吗?
有资深的风水家批曰:风水轮流转六十年一甲子天意岂是凡人所能猜度的?麓山的灵气不但没有散反而更加浓郁她在孕育着新一代伟人这个孕育时间越久诞生的伟人越是惊天。如古之大鹏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现在是文明社会科技昌明风水先生的话被批为封建迷信不过好在也正是文明社会人们可以理性的看待风水先生的偈语相信的捧他为“风水家”不相信的贬他为“装神弄鬼”。不过不论信与不信都没有人对他“文治武攻”。这要是放在三十年前牛鬼蛇神的大帽子恐怕会落在他的头上了不是被批判进牛棚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在麓山的几十所高校拥有三十多万师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这里的人年龄是全省最小的平均只有7岁。
这里的消费是省城最低的。——没办法学生穷啊!
这里的东西是省城最劣质的李宁、阿迪达斯、汉堡、索尼……在这都有专卖店但无一不是假冒的。——没办法商人要赚钱啊。
这里也是全省天堂与地狱挨得最近的地方无数的卡拉ok歌厅、酒吧、录相厅、电脑游戏厅、青春激昂的大学女生……只有你有钱这儿就是你的天堂。一旦你钱尽了被老板丢到街上哪么你转眼间就由天堂掉到了地狱。
天堂与地狱在这里仅隔着一道门。
……
秋天的太阳懒懒的升起给麓山蒙上一层金色。
城市经过一夜的沉睡之后恢复了勃勃生机街面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仔细一看这些人都戴着红领巾打着阿欠背着书包右手里拿着早点左手揉着眼睛走向公交车站。
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国人起床最早的不是晨练的老太太也不是上班的年青人而是只有十岁左右的小学生。他们必须努力啊要不然分数不够就别指望上大学了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惨淡的人生。不过很少有人会去想考上大学又如何呢?
太阳越升越高晨练的老头老太们起床了跟着中央的广播体操运动了起来。树下、公园、街头绿地都被老头老太们给占领了。这个时候红领巾早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晨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中……”
八点左右老头老太们结束了晨练买了早点回家唤醒还在睡梦中的孩子“起床啦要上班了!”
“妈我还没睡醒啊再让我睡5分钟……”
“这孩子……”老太慈爱的说句打开放在桌上的早点。看着墙上的时英钟凝视着时间的流动。
……
冶金大学留学生公寓草地。
“托托托……”
两个日本留学生正在草地上穿着全套白色的武士服戴着有面罩的头盔互相用竹剑攻击。刺、劈、挑无不向着对方的要害猛攻。要不是因为用的是竹剑看那勇猛的姿态招招要人命的凶狠攻击不明真像的人还以为这里进行着一场生死仇家的决斗。
这两个日本留学生一个身体高大力大势猛一个小巧灵活。高大的那个虽然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但刚猛中不乏柔韧大开大阖之中却有着春风化雨般的细腻。刚猛与细腻的结合让他的招式阴阳互济浑身上下滴水不漏隐隐有大家之风。
小巧的那个在力量上吃了亏不得不走以柔克刚的路子如同穿花蝴蝶般在对方所形成的如涛剑影中灵活的躲闪。
不过高大的那个每剑挥出总是有刚有柔留有余地攻防之间转换得非常快动作洒脱飘逸。他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战略不断的压缩对方的腾挪空间。这样的战略极其有效不过十几招就稳占上风。
“啊!”高个日本人见对方已被自己逼到了墙角左右已无躲闪之地知道现在到了一招定胜负的时候了。使出了自己的必杀技:一往无前。双手紧握竹剑全身力气贯于其中自上而下猛劈了下来。
这招脱胎于中国刀法招式也很普通在中国它有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名字——力劈华山。这招看上去普普通通也没有任何技巧可言但它大巧若拙力大势猛。刀自上而下的重力双手的臂力腹肌的力量全集中在刀锋上如果用中国八斤重的鬼头九环大砍刀使出来这一刀如果劈实足以将人劈成两半。
也正是由于这一招太过刚猛这导致了它缺少后续变化。如果让对方躲过全身力量找不到支撑点必将导致身体失衡。到那时对方如果趁机反击那么自己必败。
这就像它的招名一样:“一往无前”一旦使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小泉很爱用这一招因为它体现出了日本武士道的精髓:有敌无我有死无生一刀既出胜负立判。
因此用这一招有一个先决条件对方必须是在避无可避必须硬扛的条件下方可使用。
小巧的那个日本人由于被逼到了墙角左右和退路无全不得不双手执竹剑硬顶了。
“叭”
两支竹剑撞到了一起小巧的那个日本人手中的竹剑被生生的从中击断余势未减真到击到对方的头盔上断成二截。
“不玩了!每次都是你赢!”说着她摘下头盔一头瀑布似的秀露了出来。圆润的脸上挂着一张小巧的樱嘴。细小的汉珠密布在粉嫩的皮肤上反射着早晨太阳的红光犹如一颗颗的珍珠。
“和子武士的精神是败而不绥!永不放弃!”要是寻常人看到如此一张绝美又散着青春气息的少女脸庞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总难免要失神。但这个高大的日本人显然是见多了和子的美丽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震憾。
“知道了小泉师兄!”和子将双手交于胸前向小泉鞠了一躬。这态度毕恭毕敬小泉找不到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时间也不早了今天就练习到这吧!”小泉毕竟不是师父可以任意的打骂学生。和子想偷懒小泉也没办法。自从到中国之后和子脱离的师父的管教小泉这个师兄兼师父可不是好当的。
“谢谢师兄!”和子焉然一笑露出二个浅浅的酒窝松快的跑回公寓像一只脱笼的小云雀。不一会儿她又跑回来了手里还带着一块雪白的毛巾散着暖暖的热气。
“师兄!擦擦汉吧!”一边说一边细心的给小泉擦拭起来。先是额头然后是眼角、脸颊、耳根最后是下巴。和子的动作细致而温柔比考古专家擦试文物还专业。
小泉一动不动的驻在那里眼睛近距离的盯着和子粉嫩的脸蛋上。现她脸上细小的汉珠仍在看来和子为了小泉来不及给自己擦汉。
小泉对享受这种服务已经习以为常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感动的地方。所以她对眼前的和子视而不见头脑中反复回忆着刚才的练习思考着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可以更改。
这二名留学生是东京大学(以后简称东大)交换过来的日本学生在中国冶金大学(以后简称冶大)学习冶金。
冶大一直是国家重点大学建国几十年来由于一批归国老科学家的支持冶大的冶金研究一直在世界独领风骚。中国航天材料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由冶大研制的。可以这么说冶大支撑了中国航天工业的脊梁。
在1997年后全国刮起了一股并校风说是要整合教育资源以航母舰队式的集团作战做到优势互补。使教育产业化使学校成为赚钱的机器使学生变成摇钱树减轻国家的负担。
冶大也不例外在并校浪潮中她合并了三所专科院校一所本科院校形成了现在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教师过一千名学生过四万名。学校排名也由过去的全国二十名之内挤身到现在的十名之内。
并校带来的好处更多的体现在招生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全国的学生总体上是越来越少的这导致生源紧张。并校之后冶大名声响亮报考冶大的学生不减反增这与一片萧条学生稀少的二流院校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领导的无不惊呼并校政策的英明。
不过当学生们千辛万苦的挤过独木桥而大部份人只能用重点本科的分数线在原来的简陋的专科院校中学习时不知学生会做如何感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