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魂穿越 初到异界(2/2)
李潜虚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些突然多出来的记忆整理了一下,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记忆属于魔尊灭天,只是这位魔尊好像遭遇了什么不可抗拒的力量,硬生生被打得魂飞魄散了,只把毕生的记忆经验留了下来,在他最后的记忆里,李潜虚只“听见”了“道尊”两个字,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他是个乐天派,能逃过一命就已经很知足了,也就不去想为什么、怎么会这些事情。
李潜虚整理完灭天的记忆,接下来又开始整理自己的记忆,自从得了青虹子的道法传承以后,他曾把脑袋那些杂乱无章的道法术数略微分了一下类别,楼观道不愧是传承数千年的道教大派,所有知识虽然没有像道藏那样分为三洞四辅十二门类,但也是浩浩荡荡数万卷的书籍典籍。其中最上上的一类便是整个门派传承的根本,一部《太清经》,根据青虹子所言,这部经典是太上道祖口述传授给尹喜真人的。
这一部经文在他脑海中组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道”字,仿佛那天地未开之时,先万物而生、孤悬与万物之外的大道一般,散出一股股苍凉悠远的气息,不可分说,不可言传。李潜虚细细品读,开头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与俗世中流传的道德五千文一致,其中之意精妙非常,只单单一句话的意思若要解释,就得写出数十万字的注解来,李潜虚又往下观看,现《太清经》中许多字句皆是出自《老子》只是精微之处略有不同,似乎更胜一筹,经文的正文也不过几千字,取大道至简之意。但就是这区区几千字却道尽了大道奥秘,宇宙生成轮转的根基,可谓至善之法。历代楼观道祖师对于这部《太清经》的注解累积起来,足足有几千万字,看得李潜虚是一阵阵的心虚寒,要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去,只怕还没等入手修炼,他就先天年已尽,转世轮回去了。
次一等的也有许多典籍,比如其他各家道派世传的道法秘录,都是历代祖师收集整理而来,只是比起道祖传授明显差了不是一个档次。最下一层的乃是世俗中的典籍,都是些所谓内外武功之道,真气游走之说,此外还有许多医卜星相、农田水利、祈福咒算之类的杂学小术,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在他的识海中,那一篇《太清经》所化成的道字,依旧高悬九天之上,散了阵阵混沌而威严的气息,其中隐隐的翻腾变化,时刻也不停歇,一会儿化为万物,一会儿又化为阴阳两仪,甚至还化成了一尊太清道尊道德祖师的法相,穿八卦水火道衣,手执玉如意、太极图,足踏两仪,说不出的苍凉高远、气派雄浑。余下师传的道术功夫按着档次高低也一一排列,次序井然。等他整理完自己的记忆以后,饶是他心情淡定,出家也忍不住伸出中指指天,骂了一句:“**!”
他从记忆里知道,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他所在的那个华夏世界,而是充满了稀奇古怪,光怪陆离的世界。“佛经里面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每个大千世界都有佛陀驻足,也就有三千诸佛,还有无数的小千世界,想必我就是来到了其中的一个。只是不知道这里算是大千世界呢,还是小千世界,有没有佛陀驻足说法,拯救众生?”他脑子里胡思乱想了一通。
忽然从花园外走来了一个男子,这个男子面色苍白,大约有三十几岁,穿着一身黑色的礼服,好像李潜虚上辈子见到的一些流行于欧洲的管家的装扮,这个男子走路目不斜视,每一步都仿佛计算好了一样,步履的幅度相同,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分。李潜虚上辈子好歹也是修炼武功,马上要凝结金丹的道士,一落在眼里立刻就看出这个男子有着极高的身手,用前世的标准来看,就是达到了先天境界,初步与天地相合,吸纳天地元气淬炼自身,在人间已经是绝顶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