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灵魂赋 茅山拜师(1/2)
茅山原称句曲山又名三茅山。在江苏西南部南北走向高峰有丫髻山方山;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和唐碑、元碣等名胜古迹。传说西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及晋代许谧、梁陶弘景、唐吴筠等著名道士在此山修道被称为道家修炼的“第八洞天”。
茅山凌虚观由一条青石板铺设的山道逶迤而至。观前几棵百年柏树龙盘虬结郁郁葱葱见证着茅山道观的苍桑岁月。树傍一块万斤花岗巨石上镌刻着:“天下第八洞天”六个大字。
千云老道在后院炼丹房里接待了苏亦星老道对苏亦星非常地热情。
二人喧寒一阵闲聊了一会便进入了正题。
“在我们那个时代玄学、法术、异能、易数等等皆被认为是欺骗人的迷信活动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更是把它当作无稽之谈;佛道二教及西方的宗教只是作为少数人的一种信仰我以前也是从来不信这一套的当然现在是二回事了唉……由不得你不信呀。从本人身上出现的这种千古绝事使得我想好好地了解一下有关于灵魂方面的解说还请大师不吝指教呐。”苏亦星说出了想要了解的东西。
千支老道沉思了一番缓缓道:“所谓灵魂即是人之降生之时所带来的一种人的精气和精灵。人在出生的时应该是三位合体的即肉身、魂、魄三位合于一体缺一不可。魂主人阳气魄主人阴气魂与魄合在一起才能称为灵魂。人的肉身是由受父母精、气、血孕育而成的灵魂却是由六道轮回而来。
魂又分成三小份一为‘胎光’二为‘爽灵’三为‘幽精’。魂欲人生但魄却欲人死魂可以抑制魄不让其与邪气相通。魂游离**时(比如人在梦中)魄则巴不得魂不再回来往往趁机勾结野鬼邪气致病害人不让魂归来但魂飞则魄也就散了。
魄有七种分别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古书云:‘残病生人皆魄之罪;乐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败皆魄之病。’
凡人魂魄遇惊吓或其它变故则会失其魂魄成为痴呆或是昏迷不醒。”……
苏亦星听得满头脑晕糊糊的。
千云老道也知道苏亦星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玄的学说便向苏亦星更详细地用俗语作了仔细的解释苏亦星总算是弄明白了个大概。
过了会又道:“施主莫怪老道多言施主慧根深厚又遭遇紫雷劫之异现在已是身俱道家灵光若是有心向道定能修成正果达到彼岸。”老道脸上是满面的希冀。
苏亦星心想什么身俱道家的灵光?我也没有觉得自己现在有什么不同呀就只有感觉到精神比起以前来好得多一点了其它的也没有特别的而且也不能代表什么的怕是老道士观中缺人手诓我做徒弟吧?再说要我做道士的话整日里吃斋茹素打坐瞑思的不能泡女人那还不如活在二十世纪呐。以前活得太辛苦现在变成了**那还不享受享受呀?
思路被老道士的语音打断了:“其实呢贫道从施主的相法上看施主目前还是尘缘未断情孽牵绊……罢了随缘吧。”
“对对呀是要随缘的大师这话高明。”苏亦星正中下怀忙不叠地应道。
正说着间小道僮叩门禀道:“前厅药膳已好请师祖及客人用膳。”
杉木方桌上罢好了四菜一汤全素菜肴清香扑鼻诱人。一碟八宝豆腐一碟油焖鲜笋一碟风制南瓜一碟水芹百叶最后的一道汤也特别地清爽可口草菇白菜汤。虽是素食却是十分地精致心想老道虽在道门修练但也是很讲究口欲的。这一顿吃得苏亦星食欲大开不亦乐乎。
苏亦星赞道:“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素斋呐我看上海的‘功德林’也绝对无法与之相比的。
“什么功德林?是哪一座道观或是庙宇呀?”老道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