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汪洲集团(2/2)
还来不及处理,**中央以及国务院联合专案组就已经来到了,当天下午,省委书记、省长亲自陪同。连同省以及各相关市县乡党委、政府以及林业部门的负责人,浩浩荡荡的开到了现场。
傍晚的时候到达,当一行人看到那五分的果园以及被砍翻的几棵树苗,一个个气得直乐。
学生家长拿着那些卖完剩下的李子在脸盆里洗一下挨个分给来人,还一边开着几分钱一包的香烟,边敬烟边赔礼道歉道:“还是当时扫盲的时候学了几个字,本来是写方的方,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万字,庄稼人,词不达意,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嘿嘿,李子还好吃吧,都是自己家种的,要是喜欢就捎些回去吃!”
众人火也不是,不火也不是,哭笑不得,只能跟着他一起嘿嘿的笑着。
既然来了,事情肯定要处理,当场省委书记宣布,免去村长和乡委书记的职务,县委书记记大过一次,党内警告处分一次,砍坏的树苗由村委会负责重新栽上,并同等条件让给农户承包村里的另外五亩山林,合同三十年有效,号召全国向他学习!”
只是谁也没有在意个一个乡村教师夹在人群中间,并将一个信封悄悄的放进了省委书记的手提包里。
那时候的当官的人不像现在,到了一个地方还要旅游两天弄点土特产再多开点票回去,还要装得跟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似的休息两天,当天晚上一行人在学生家长家稍微的吃了点饭,就开车返回省城,第二天就到了北京,效率高得惊人。
中央的人一走,村委,乡委和县委高层集体开会,说是高层,其实也就是三个人,村长,乡长和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第一个拍桌子,力气比省长的还大:“***,看老子不整死你!”
乡长献策:“我估计是背后有人,那农户弄不出那么大的动静来!”
这样一说县委理来说这个农户再不识字也不可能把方字写成万字,而且五分地也不能说成五方亩,肯定是故意这么做的,可是一个小农户,给你个胆你也没有这么大个泡啊,居然还敢把这种告状信写到中央去。
“查!”县委书记再拍桌子,一定要把这个人查出来,查出来老子不整死你我名字就倒过来写,你一个土农民想翻天我还就是不信这个邪。
乡长和村长接过县委:“这事情您就交给我们去做吧!”
回到村里,乡长和村长到了学生家长家,称了几斤肉,买了两瓶酒。
几两酒下肚,几句哥儿们的称呼,学生家长酒劲一上来,就把李毅明给供了出来。
好你个狗屁老师!撒尿撒到老子头上来了,于是县委令下,往这个小学增派两名老师,因为老师过多,李毅明被派到村里的养猪场喂猪。
谁都知道喂猪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猪喂好了,那是苗子好,肯长膘,没有喂好的话就肯定是你喂猪人的错了,而且每天起早贪黑的,看你个教书匠怎么弄。
李毅明也不说话,笑呵呵的望着乡长和村长,铺盖一卷,喂猪去了,可第二天乡长和村长又屁颠屁颠的要接李毅明回去,原来省里来人了,指名要见李毅明。
李毅明这下可不干了,拿块脏兮兮的围裙往前面一围,提个潲水桶喂猪去了,等两个带长的人在后面求爷爷告***弄了半天,李毅明觉得也差不多了,铺盖也不要了,围裙一解,就朝乡政府跑去。
来人是省长的秘书,约李毅明到省里一谈,原来李毅明往省长手提包里塞的是《关于展本县经济的十大建议和可行性方案》,虽然省长是个五大粗,这些东西不是很懂得,但是他的秘李毅明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接进省城,详谈,一次,两次,三次,到最后一次,省长和秘书都不得不承认李毅明是个智多星。
省长最后话了,来省里干吧。
接下来就是迁移户口,转正,提干,从开始也是做省长的秘书,再做到办公室主任,老省长退休的时候又提了他一把,任星城市委书记。
这就是李毅明的家史。
李毅明在当官的这段时间里,也不忘了给家乡人们谋求福利,不久后宁乡县归属星城市区,因为**主席是宁乡花明楼人,李毅明大打伟人牌,宁乡的经济展与腾飞,他功不可没。
正当人们纷纷把李毅明的名字往丰碑上竖的时候,李毅明出事了,而且事情不小。
根据检察院称:李毅明在担任星城市委书记期间,利用高公路招标,多次收受贿赂,贪污工程款,总金额达到五十亿,创造了Z国贪污历史的新高。
按道理来说,像李毅明这样的人精,怎么可能做出贪赃枉法而且尽让人抓把柄的事情来呢?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李毅明一边呢喃着这句话一边走进了市委大院的大楼里。
李毅明此次要去找的,并不是市委的官员,而是一个公司:汪洲集团。
能够把办公室设在市委大院的,全Z国境内,也只有汪洲一家。
汪洲集团的董事长汪洲此刻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两只毛绒绒的腿就随意的搭在公共桌上,嘴里叼着一根雪茄,后面的墙壁上,贴着四个大字:自由至上!
这是汪洲的座右铭,汪洲酷爱的,就是自由。
汪洲的自由,是遗传所致,汪洲家族,世代军人,却弄不明白是谁的队伍,太平天国的时候投靠太平天国,曾国藩创建湘军的时候投靠湘军,孙中山的时候他们是国民党的队伍,时代又投了**,这其中属于汪洲的爷爷汪洋玩得最漂亮,西安事变的时候就悄悄加入了**,但是却蛰伏在国民党的军营,把将总裁蒙得一愣一愣的,吃喝嫖赌够了,官瘾过足了,这才率领一支队伍起义,成为了中华人名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开国元勋的子女国家相应都有些照顾,汪洲的父亲汪海,就是副军级的将军。
汪洲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泡妞、打架、违反学校纪律,中学毕业后理所当然进了部队,后来部队的长,也是他父亲的老手下亲自把他送回来,对他父亲说,只要不要你儿子当兵,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谈。
所幸运的是,汪洲天生是经商的料,从部队退伍回来(与其说是退伍,不如说是开除),刚好碰上房地产开如火如荼,汪洲凭借父亲的关系,倒卖了几块地,赚了第一桶金。
汪洲野心很足,看上了星城市中心的三百多亩地,可手上的几百万资金怎么够啊,找关系以土地抵押贷款贷了五千万,勉强能够把村民给安置了,可资金仍然不足啊,贷款再贷款,那时候融资程序比现在简单得多,漏洞肯定也多,汪洲以已经抵押的土地同时骗取信用额度换家银行再次贷款五千万,虽然此刻资金还有缺口,但是靠期房出售这一块就能堵上。
也许是汪洲运不逢时,他的房子刚打上地基,国务院就下通知了:第一是严禁公务员和部队经商,所幸运的汪洲的父亲汪海刚好到了退休的年龄,汪洲也算不上什么部队军人,勉强可以通过,但是第二条可把汪洲吓了一跳不小的,所有商品房没有封顶前严禁出售期房。
不能出售期房就没有了资金来源,房子就建不起来,而且这个时候银行也现了汪洲的猫腻,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汪洲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了他的父亲汪海。
说起汪洲的父亲汪海,还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退休后无可是事,就回到了老家Z国,有时间就到儿子的汪洲集团看看,为此汪洲集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党委,汪海任书记,其实说白了,就是往省委和市委送材料。
省委和市委的大门查得严,不是一般人可以进去的,但是汪海例外,将军证一晃,车都不用下,**什么**,跟你平级呢?
在Z国,将军是终身制的。
汪洲就是这个时候认识李毅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