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兴唐 > 第三十五章 时叩窗隔(三)

第三十五章 时叩窗隔(三)(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全能法神 狩天 黄金法眼 龙盘劲 亡灵法师虚拟纵横 藏獒2 集卡人生 藏獒 热血燃烧大时代 驿唐

第三十五章时叩窗隔(三)

“父皇,你怎么啦?”李威关心地问。本书实时更新du58com

“这怎么可能?”

这又是错误的想法。

其实李世民与李治的打压,五姓七家很难受的。只是这些大家族有着大家族的高傲,始终不肯低头服输。到了武则天手中松了松,这也是无奈之举,武则天打压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关中新贵与代北戚贵,可不能全国xing的大家族一起打压,也不敢。因此,反而拉拢了山东士族。一度崔家与郑家、李家、卢家有许多子弟乘势进入朝堂。包括让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折腰的美男子崔湜等人。但作为整个大家族,对武家并没有看好,并没有出动。到了李显时,连自己妻子都没有管好,更不要说打压五姓七家了。

可是李世民与李治遗留的政策仍然存在,包括科举制与mén荫制用人。科举制本来是一个机会,但早期的科举制度是以两监贡生为主,五姓七家机会不大。因此五姓七家局面依然没有好转起来。

直到安史之luàn后,对整个国家失去了控制,已经这样了,不如拉拢几大望mén支持。李唐宗室主动放下架子,连科举制度也放松起来。放到什么地步,唐宣宗爱n”

这是积怨,导致这天下间最尊贵的二人心态都不大好。

当然,高兴的不是这一点。

太原王家很早与皇族接触,这是因为地缘的关系。而且太原王家在五姓七家中份量不重。荥阳郑家才是真正的大鱼。此次示好,不代表着五姓七家全部表态,但等于隔着一个窗户帘子,大家在叩窗帘,外面的人说拉开窗帘,让我,里面的人说,你等等,我马上就来。

已经等于是一捅就破。

五姓七家投奔,这个天家才做得真正有脸面。

但这不是正事。

对五姓七家,作为一个穿越者,心态还是很平静的,没有刻意反感,也没有刻意想要高攀。有好的一面,良好的教养,能为天下人做一个准则。还有许多人才,只是一直没有为朝廷所利用。但弊端更多。

李威才客观地针对五姓七家,没有动手,但隐晦地说了一些话。

李威又说道:“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是啊,五姓独尊,皇家一直十分尴尬。”武则天道。不但是皇家,象她这样出身寒mén的人,更是尴尬。

“但母后,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五姓七家真放下身架,附从于朝廷,他们每一家皆是人才济济,不通过mén荫,就是通过科举,会有什么样的局面?”

武则天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有些头痛了。

五姓七家十分高傲,朝廷可以借故打压,然而一放下身架,向朝廷示好了,朝廷也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打压。不要说让他们参加科举,甚至连国子监也要公开向他们敞开大mén。

若是那样,以五姓七家的人才资源,以后考中进士的至少一大半是他们家族的人。

就是文化水平相当,考官一看到是五姓七家的弟子,这个印象分就会加上去。不可能每一个大臣皆象李义府那样,求亲不成,然后忌恨。

难道非要上糊名制度?

看出母亲的疑虑,李威没有说,糊名制度今天也要说的。登基快两个月,一直在争斗,什么事情做不了。也不敢做,王安石变法,正因为硬来,后果是什么?难道王安石本心不想宋朝好?那时候宋神宗说话应当有份量,又没有mén阀存在,王安石复出,举天下重望。都是那个后果,再看自己,朝廷有父母亲掣肘,朝堂上下不齐心,野外有这些大mén阀权贵。李威心中戚戚,还需要母亲配合,才能做好事。

暂且丢下糊名制,说出了另一件事。道:“父皇,母后,儿臣刚才说出,太宗说民能覆舟,是天下民,非是权贵,名mén,外戚。因此,儿臣有一个想法,在各县乡里,开办乡学,让良家子也能受到教育机会。”

“这……有些不妥,”李治道。争是争,作为本心,他比武则天更想唐朝好,毕竟这是他家的基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