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七节(1/2)
晚上李弘召集李玮、宋文和唐放等人就双方争议的几个问题再次进行了商议。
“尚书台皇甫大人的书信诸位都看了朝廷为了尽快促成招抚已将招抚之事诏告全国了。朝廷的目的虽然不错但相反也把张燕和其他诸位黄巾军领逼到了绝境。”李弘叹道“从信奉太平道的人来说张燕和诸位领现在是个叛逆;从追随张燕的黄巾军士卒和流民来说张燕给他们的生存带来了希望。张燕不愿意背叛太平道不愿意背叛黄巾军但他更无法抛弃跟随他的百万流民无法抹去流民心中的希望。如今的张燕进退维谷心里非常痛苦。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再让一步让张燕坚定招抚的决心。”
李玮等人沉默不语。
良久唐放说道:“大人主动提出招抚又主动让步会不会给黄巾军造成一个错觉?黄巾军觉得大人和朝廷都在迁就他们趁机漫天要价那么招抚会陷入僵局。”他停了一下又说道“散落各地的流民听说张燕受抚朝廷了只要跟着他马上就有土地马上就有饭吃有屋住很快就会蜂拥而至这对张燕来说其实是个有进无退之局啊。上百万流民都在看着他都在等着他分派土地都在感谢他的恩赐他哪有再退的勇气和信心。此时张燕如果退却带给他的不是流民的支持而是流民的失望和眼泪他将因此而失去一切黄巾军也将因此而迅覆没。这个灾难性的后果张燕和他的部下应该很清楚所以我觉得大人无须让步只要给张燕一段时间就行了。”
“随着时间的推迟闻讯而来的流民会越来越多张燕肯定支撑不住他除了向朝廷俯称臣外已经再无出路了。”
李玮苦笑道:“朝廷这一招太狠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让张燕独自一人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他会疯的。如果我们把张燕逼疯了黄巾军随即就会分裂招抚之事泡汤不说仅这么多流民挤在太原和上党一带对我们就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宋文也心情沉重地说道:“抛开黄巾军不说就从流民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应该让步。百万流民聚集到并州如果没有吃的一两个月之后其结果是什么?我估计太原和上党马上就是饿莩遍野一片废墟。太原和上党没有了这北疆的御边形势会怎样?胡人势必趁机而下北疆尽失啊。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冀州你们就知道了流民之祸远甚于黄巾之祸啊。”
“朝廷此举实在有欠考虑。虽然他们把张燕逼到了绝境但何尝不是把我们也逼到了绝境。招抚如果失败我们的确没有什么责任但百万流民涌进并州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岂能坐视不理?”宋文看看李弘恳求道“大人我们还是尽早屯田吧。无论我们怎么让步只要安抚了流民稳定了并州我们就对得起大汉国对得起陛下。即使将来我们获罪下狱了但扪心自问我们没有做错这就足够了。”
李弘用力拍拍宋文赞叹道:“长风你说得好啊就听你的我们再让一步争取尽早屯田。”
经过一夜的商量李弘和李玮等人就几个争议问题再次议定了一个方案。
先是兵力问题。李弘做了最大的让步让黄巾军保留三十万人马。但在郡国兵和屯田兵的人数上李弘作了调整他把屯田兵人数扩大到了二十五万人并且规定屯田兵不拿军饷以自种粮代替军饷同时屯田兵只有在战时才能配备武器。五万郡国兵负责维持太原郡的治安受镇北将军部节制如有调用以镇北将军部和平难中郎将部协商解决镇北将军部不做强行征调。
其次是郡县府衙组建问题。李弘彻底放弃了原来的方案规定郡县府衙的官吏全部由黄巾军自行任命镇北将军部不再干涉但各级郡县府衙也不再参予军屯和民屯。
第三军屯和民屯自成体系不隶州郡。李弘接受了李玮等人的建议在总结了本朝初期垦地屯田的经验教训之后重新做了一番调整。军屯由黄巾军推荐人选担任各级典农都尉而典农都尉府所属的候农令、守农令、劝农椽、仓长、仓佐等从事掾史则由镇北将军府推荐部分熟悉屯田事务的官吏担任典农都尉直接受镇北将军部节制。民屯则由朝廷指派的护田校尉主掌镇北将军府和平难中郎将府均无权干涉民屯事务但两府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护田校尉府的民屯需要给予各个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最后就是税赋问题。李弘同意免征太原郡五年赋税但五年后所收赋税的七成必须上缴国库三成由黄巾军自由支配。在这一点上李弘认为不能再让步了这关系到整个并州的展而且大汉国的国库也要有所进帐。
整理好的文卷随即送到了晋阳城。
张燕没有回话李弘虽然着急但也没办法只好回到龙山大营耐心等待。
龙山大营的练兵整训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龙山现在就象一个巨大的战场骑兵军、步兵军和战车营以实战演练代替枯燥的训练三军七万将士混战在一起杀声如雷还真有点惊心动魄的味道。
军车营改名为战车营源于尹思的强烈要求。尹思对李弘说无论是攻城用的冲车还是攻击用的弩车都是打仗用的当然要叫战车营了而且听上去也比军车营要好听。这么点小事李弘当然随口就答应了但接着李弘就后悔了其他各营将领随即纷纷跑来要求改名号。
风云铁骑和长水营名震天下当然不用改了但他们对李弘用先零、湟中和舞叶来命名其他铁骑营非常有意见。如果将来舞叶营也名震天下那天下人皆知北疆有个舞叶部落谁还知道北疆有骁勇善战的白鹿部落还有白山乌丸众部啊?湟中羌也有意见那先零营里有许多士兵都是他们湟中羌人如果先零营打胜仗了谁知道湟中羌人是什么啊?好好改改。李弘没办法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将湟中骑改为越骑营将先零骑改为武骑营将舞叶骑改为骠骑营。
骑兵军各营改了名号步兵军各营当然也要改了不能厚此薄彼嘛。于是李弘再整步兵两万大军以能逾高远轻足善走者为一营号为厉锋营校尉玉石领之;以能溃破金鼓绝灭旌旗冲阵所向披靡者为一营号为虎贲营校尉颜良领之;有能折止敌骑之冲突者聚为一营号为折冲营校尉华雄领之。
有了非常威风的名号各营立即制成大旗竖在黑豹帅旗之下气势果然为之一变。
李弘巡视了各营之后还特意去了一趟兵曹营。他听筱岚说尹思已经在兵曹营几百工匠的配合下做出了一台巨大的抛石车最近几天正在试射。李弘赶到兵曹营的时候田重和尹思等人正在指挥士卒们使用抛石车射石头。
李弘仔细听了尹思的介绍又看了一下试射效果很不满意。
尹思所制抛石车体型庞大使用的时候需要四十个士兵同时拽动拉杆。如果用两斤重的石头最远可抛射二百多步但准头很差。
“仲志这叫是你说的炮车?”
尹思连连点头兴奋地说道:“大人我如果再做大一点用一百个士兵拽动拉杆至少可以射出五十斤重的石头。大人你看这炮车如何?”
李弘笑笑夸奖了一番然后说道:“这炮车体型庞大移动不便用人过多除了攻城好象作用有限是不是?”
尹思笑道:“我可以给它做上轮子这样移动就方便了。至于人嘛我们战车营有上万民夫使用起来完全不成问题。炮车只要能迅移动就可以在两军对垒的时候挥巨大作用。”
“我觉得弩车的作用更大。”
“攻守城池的时候炮车的威力肯定要比弩车大。”尹思说道“在平原作战弩车对于骑兵来说杀伤力自然要大得多但对于步兵来说炮车的杀伤力就非常惊人了。大人认为呢?”
李弘笑而不语。这时那炮车出了问题尹思急忙跑了过去。
田重看看李弘笑道:“大人是不是不太满意?”
“花了许多钱就做了这么个东西我的确不满意。”李弘摇摇头心痛地说道“有这么多钱我可以添置几十万支长箭了。”
田重笑道:“大人如果攻城我们有这大玩意助阵士兵们的伤亡可能会减少。”
“老伯你考虑到没有炮车要想射远石头就小石头小就没有什么作用而要想射大石头炮车就在敌人强弓的射程范围之内那炮车如何射击?”李弘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东西即使做成了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射击间隔时间也长对敌人形成不了巨大的威胁。我看还是算了吧你找个机会告诉仲志这炮车不要做了我没有这么多钱给他浪费。”
“打了这么多年仗我们哪一次是靠武器的犀利战胜敌人的?士兵们一往无前的斗志才是我们致胜的关键。看看胡人的铁骑如果我们靠武器就能击败他们那何来几百年的入侵?先辈们修筑长城干什么?”
田重想了一下劝道:“大人还是让仲志试试吧。虽然武器不是致胜的关键但没有更好的武器我们击败敌人不就更难吗?我们的士卒不就阵亡得更多吗?”
李弘一挥手坚决地说道:“不要再试了。这钱可以买粮食养活流民不要白白浪费了。”
李弘回到大营听到了一个让他欣喜若狂的消息麴义的兄长来了。
麴忠四十多岁衣着朴素长脸长须眉宇之间隐含一股儒雅之气很难看出来他是一个关中巨商。他和李弘寒暄一番之后立即将站在身后的一个年轻人介绍给李弘。此人二十多岁锦衣华服长相俊逸一双眼睛非常有灵气。
“大人这就是徐陵徐伯玉关中最年轻最大的豪富。这次能在关中大赚一笔多亏了他的粮食。”
李弘立即想起田重所说的话于是笑着问道:“听说你的粮食都是从扬州运到关中的是这样吗?扬州到关中有两千多里路粮食运到关中要涨几倍的价你怎么还能赚到钱?”
徐陵笑道:“大人我要是不这么说这粮食如何能翻几倍往上涨?我一边囤积粮食一边涨价总要有个理由吧?否则我今后不就是关中第一奸商了吗?”
李弘恍然指着他大笑道:“果然是奸商。那你的粮食……”
“都是关东和南阳一带的粮食几百里路转眼就到了关中。”徐陵笑道“不过这都是大人的消息给得好我们能赚钱还是沾大人的光。这次随伯庸来并州一是为了感谢大人的照顾二来是为了拜谢我的两位恩公。”
李弘摇手笑道:“你不用感谢我我这就要麻烦你如果你能帮我的忙我还要感谢你啊。”
徐陵躬身笑道:“小人的恩公就在当面待小人拜谢了恩公大人当随意指派小人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李弘诧异地看看四周奇怪地问道:“恩公?我这里还有你的恩公?”
徐陵随即望着李玮、谢明笑着问道:“两位恩公大人不认识我了?”
李玮和谢明吃惊地对视一眼。李玮指着他不敢相信地大声说道:“你就是那个徐陵?”
“正是小人。”徐陵跪倒在地激动地说道“当日两位恩公大人在长安救了我一命给了我一口饭吃还给了我一匹马两位恩公忘记了吗?”
李玮和谢明又惊又喜急忙一左一右把他拉了起来。
李弘和帐内众人惊异地看着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怎敢相信你就是关中第一富豪?”谢明笑道“你也变了我们咋看之下不认识了。”
“伯玉兄怎么一转眼你就成了关中第一富豪?”李玮问道“这也太神奇了。”
徐陵笑笑感叹道:“如果没有两位恩公给的那匹马哪有我徐陵的今日啊。”
“那匹马值几个钱?你难道就靠那匹马家的?”谢明不相信地笑道。
“对我就是靠那匹马家的。”徐陵笑道“不瞒两位恩公我离开你们后第一件事就把那匹马卖了得了十五万钱。然后我拿这十五万钱买了一身衣服。”
“花十五万钱买一身衣服?”李玮瞪大了眼晴“什么衣服那么值钱?”
徐陵笑而不答继续说道:“我穿着这身衣服去拜见关中第一富豪杨攸。他过去是我父亲的朋友他的长子早年死于北地叛乱次子前几年死于冀州叛乱三子去年春死于西凉叛乱家中仅剩小女。而这个小女早年偏偏又许给了我于是我就入赘为婿了。去年冬老岳父仙逝我就成了家主。我这个关中第一富豪就是这么来的。”
李玮和谢明目瞪口呆。
“原来你运气这么好。”李玮叹服道。
“我上京求学为士运气极差不但千金散尽还差一点把命丢了但我营商运气却是……”徐陵摇摇头叹道“我没有做士子的命啦天生就是这下贱的营商命。”
“你不要这么说相比起来你比我们要风光多了。”李玮大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徐陵恭敬地拱手说道:“自从将军大人击败鲜卑人之后两位恩公大人的大名就如雷贯耳。本来我早就想来当面拜谢但苦于没有什么机会。这次伯庸兄邀我到并州我想正好可以趁机到镇北将军大营看看两位恩公。但没想到伯庸兄不声不响就把我直接带到了龙山大营。巧了巧啊。”
李弘闻言伸手轻拍麴忠的后背感激地说道:“谢谢伯庸兄想的这么周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