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一节(1/2)
天子下旨令少府出三十亿钱填补大司农府国库以做平叛军资。
宗正刘虞去职诏令其以秩俸中两千石的九卿身份领幽州刺史督领幽州军政即刻动身前往冀州安平国的信都城集结各州郡兵马北上平叛。同一天天子下旨迁河内郡太守刘廷为光禄勋迁度辽将军刘博为卫尉迁光禄大夫袁滂为大司农迁侍中张颢为宗正。一日之间天子连迁两位宗室成员为九卿震动朝堂。
众臣本以为刘虞去职后宗室势力将有所减弱没想到天子不声不响连三公和大将军都没知会一下当廷就宣旨钦定两位宗室重臣回京任职这顿时让诸位大臣们手足无措目瞪口呆。
天子的这个任命立即就遭到了以三公为的外廷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如今鲜卑人的大军陈兵于雁门关外尚未退去度辽将军刘博正在关隘坚守。黄巾贼于毒的叛军更是猖獗在河内郡攻城拔寨势不可挡河内郡太守刘廷正在苦苦支撑。天子在这个紧要关头却抽调两位正在战场指挥作战的重臣回京实在有点胡闹了。
天子根本就不睬大臣们的劝谏反而吹胡子瞪眼大骂朝堂上的众臣们食君之禄却不知忠君之事。
“看看如今在边关作战的是谁?是朕宗室刘博。看看主动请缨到幽州平叛的是谁?是朕宗室刘虞。看看在河内平叛的又是谁?是朕宗室刘廷。你们呢?你们有谁在边疆为朕戍守关隘?你们有谁愿意到幽州平叛?”
大臣们毫不示弱群起而攻之。刘博是度辽将军他负责看护南匈奴戍守边关他不到雁门关打仗谁去?刘廷是河内郡太守他自己管辖之地生叛乱他当然要义不容辞地领军平叛了。象刘廷这样的大臣本该受责重罚的现在不但不罚反而回迁京城陛下明显就是赏罚不公。刘虞和鲜卑人有勾结这个流言在京中广为传播他此时主动请缨再返幽州平叛无非是想洗脱自己的嫌疑而已说不上什么忠心为主。
大将军何进的反对最为激烈。他说:“陛下此时抽调刘博和刘廷会导致两个战场上的将士们士气大减将士们会认为陛下这是在偏袒自己的宗室子弟。陛下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士卒牺牲在战场上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宗室子弟坚守在战场后方指挥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对前线将士所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将士们闻讯之后必定会士气低落满腹怨言军心涣散那这仗还打不打了?”
太尉崔烈也进言道:“陛下自光和二年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擅自斩杀南匈奴单于呼征之后朝廷遂废护匈奴中郎将重建度辽将军部看护南匈奴。今南匈奴形势复杂其左右部落不和屠各族蓄势谋反已久此时抽调度辽将军回京可能会激匈奴内部矛盾引叛乱。”
刘博曾经是前度辽将军耿晔的手下悍将后来又随度辽将军皇甫规和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多次出塞抗击胡人屡立战功名震北疆。北宫兵变后他因为是太傅陈蕃的门生受到牵连被罢官回京后迁任北军中候。护匈奴中郎将张修因罪被诛后天子直接任命他为度辽将军到北疆戍边。此人乃宗室大臣中唯一一位精通兵法的武将如果他回到京城掌管南军护卫南北两宫则天子无忧也。而且以他的军功和资历对北军将士也是一个威慑。
随即司空丁宫也说了一大堆反对理由无非就是说匈奴可能会趁机叛乱假如他们联合朔方的东羌塞外的鲜卑一同南下寇掠则北疆危矣。大臣们先后出奏异口同声反对征调刘博回京。他们担忧刘博一旦回京洛阳的南北两军可能陷入对抗那样一来京师就无安宁之日了。
天子冷笑对站在身后的蹇硕挥挥手。小黄门蹇硕随即再出一旨。
天子料到众臣会强烈反对自己征调两员宗室回京所以早就备有后招。这道圣旨一出朝堂上霎时间哑雀无声。
天子下旨迁李弘为行镇北将军平亭侯持节钺督并州、河东、河内三地之军主掌征伐。
撤销度辽将军部重建护匈奴中郎将部护匈奴中郎将受行镇北将军李弘节制。
迁平虏中郎将鲜于辅为护匈奴中郎将关内侯令其领一万铁骑往西河治所看护南匈奴以防胡人趁机作乱。
令讨虏中郎将徐荣领一万铁骑往雁门关御敌。原属度辽将军统领的度辽营归讨虏中郎将节制。
令讨逆中郎将麴义领两万铁骑火南下赶往河内郡平叛。原河内郡武猛都尉丁原部受其节制。
众臣无不大惊失色。
天子这一招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天子不但已经完全控制了李弘而且还完全控制了洛阳的局面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抗衡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了。
李弘在三个月之内连番升迁其已位列上卿权势蓦然膨胀如今他掌控黄河以北三个州郡的军队统兵十万。李弘节制下的三个中郎将全部开始独自领军作战现在他的军队不但可以北上御边还可以南下拱卫京师。
天子竟然在大汉天廷内忧外困大汉社稷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甩开外廷的阻挠和北军的掣肘反手一击牢牢掌控了皇权。如今天子外有李弘和刘虞统领大军内有刘焉、刘博、刘廷为九卿手上还有尚书台的兵事权。其皇权在不知不觉之间骤然猛扩这让所有的大臣始料不及人人皆有大祸临头之感。
天子的冷笑现在看起来不但阴森恐怖而且还略带血腥了。
朝堂上的气氛突然变得肃杀而凝重压抑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皇甫嵩瞪大眼睛望着卢植既惊骇又气愤。昨天半夜天子把卢植叫到了御书房然后卢植就没有回来直到早上上朝皇甫嵩才见到他。天子一宣旨皇甫嵩就料到这都是卢植的主意。他已经开始玩火**了只是不知道这把火最后会烧成什么结局。
走掉一个宗室重臣统兵到北疆平叛去了却调回来两个宗室重臣一个职掌皇宫门卫屯兵一个主管宫内警卫事务。宗室势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大而且天子在洛阳算是无忧无虑万无一失了。
天子为皇统之事调兵遣将力图自保这本无可厚非但重用李弘其后果却难以预料。以李弘的才智平定黄巾蚁贼只是时间问题不足忧虑但平定蚁贼之后呢?其以行镇北将军之职统领大军在外无鲜卑之患内无蚁贼之忧的情况下要么从天子意坐镇黄河以北挟重兵以助小皇子继承大统要么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为祸大汉社稷。
李弘乃北疆行伍出身不习经文靠累累军功在三年之内跃升为将军他的军功和他的血腥暴戾相辅相成。就这种野蛮无知桀骜不逊之人谁能了解他的内心?他当真忠于大汉国忠于陛下吗?胡人一贯讲究胜者为王有实力就有权势这种危险而粗鄙的想法是不是在李弘的心中根深蒂固?李弘就如同他的鲜卑名字是一头待人而噬的豹子不论对大汉国还是对陛下而言都是一头嗜血猛兽。对待这种人只能小心防备慎重使用而不能象这样毫无约束地把他放在京畿之北予以重用。
李弘如果是一头温驯忠心的豹子则大汉兴;如果是一头狡猾贪婪的豹子则大汉危。他就如同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伤害对手用不好却能伤害自己。天子为了皇统之争已经不顾一切饮鸠止渴但卢植怎么也这样糊涂行此险招?难道为了大汉国为了铲除奸阉他也有饮鸠止渴之念?
皇甫嵩知道卢植的心思他无非想通过加强皇权来逼迫大将军何进图谋不轨。大将军何进在这种风雨欲来的情况下退绝对是死路一条进尚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所以他为了皇统为了自己家族的性命只有奋起一搏。目前削弱皇权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铲除奸阉以此来换取门阀士族的信任和支持。一旦奸阉除何进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极有可能赢得皇统之争的胜利。
但这期间的斗争非常残酷血雨腥风是免不了的因为老奸巨猾的奸阉们肯定也看出了其中蕴涵的无限杀机天子利用这一招把他们牢牢地钉在了自己的船上任何和皇后有瓜葛的中官们都要想想自己的将来。如今的形势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中官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只有依靠陛下的强横势力再次寻找机会扳倒由自己扶助起来的大将军。早知今日中官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自毁诺言在中平元年劝谏皇上再封这个大将军。所谓作茧自缚莫过于此。万幸的是陛下没有打算牺牲他们以换取门阀士族的支持他迁升中常侍张恭的弟弟张颢为宗正还是想借助自己十分信任和依赖的中官们的帮助。当年中常侍曹节和王甫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扳倒大将军窦武的事对陛下而言印象太深刻了。
然而无论是陛下赢得皇统还是皇后和大将军赢得皇统如今的李弘都成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小董侯继承皇统天子赢了大汉国因为内部倾轧不免要元气大伤。但如果小史侯继承皇统皇后和大将军赢了李弘势必要挟十万大军一泻而下关东京畿之地将生灵涂炭大汉国再无振兴之可能。
大汉国在此摇摇欲坠之时身为大汉国中流砥柱的大臣们不群策群力再兴大汉反而为了皇统和权势将大汉国朝着倾覆的深渊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