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六节(2/2)
“如何困住魏郡的蚁贼阻止他们北上?”
皇甫嵩躬身奏道:“陛下可以下旨让冀州牧杨奇率军阻敌于漳水一线。虽然杨大人手上没什么兵但迟滞一下蚁贼的北上度还是可以的。等到距离魏郡较近的兖州东郡、陈留郡、济阴郡的郡国兵北上支援后蚁贼就难以为继只有逃回黑山了。”
“另外如果蚁贼领白绕迟迟没有接到张燕率军出击常山的消息他可能会主动放弃北上撤回黑山。”
“爱卿能肯定?”天子问道。
“陛下叛逆张举自称皇帝张纯也自称丞相那为什么蚁贼张燕、杨凤、白绕等领却没有自称将军呢?是张举没有封还是张燕等人不愿接受?要知道在名义上张燕才是黄巾蚁贼的大领他就象当年的张角一样在蚁贼心目中地位崇高但现在蚁贼的领却变成了张举那张举在蚁贼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呢?”皇甫嵩沉吟稍许说道“也许他们内部有些问题。”
“所以臣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为贼多年的白绕当然会保存实力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
“哼……”天子冷笑“叛逆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没有一个好东西。那如何把幽州叛军拦在冀州之外?”
“只有指望青州的郡国兵了。”卢植指着地图上的平原郡说道“青州的平原郡和渤海郡相邻两郡的兵马可以立即集结北上共同迎敌于河间国一带。只要张燕的叛军不到常山臣估计幽州叛军轻易不敢南下。如果李将军能够迅把张燕的叛军包围在晋阳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集结更多的兵马御敌于冀州之外。”
“那这样你们以尚书台的名义亲自给李弘写一封书信详细说明尚书台的平叛策略让李弘务必遵从你们的安排警告他不要再自以为是随意出击了。如果让张燕逃到了常山造成冀州失守你们叫他把脑袋送到洛阳来。”天子嘴角带笑道“这头豹子桀骜不逊很不听话如果不威胁他一下恐怕他在并州又要乱打一气。”
皇甫嵩和卢植失声而笑。
卢植一边笑着一边小声问道:“陛下赶到北疆平叛的各郡兵马齐集冀州之后需要一个统兵之人不知陛下……”
天子顿时想到了刘虞。他拿小眼瞅了一下卢植心里怀疑刘虞是不是私下找了他。难道刘虞就这么急着要离开洛阳?旋即想起这尚书台上上下下四五十人已经半个多月没有离开过北宫了刘虞不可能见到卢植。天子心有所触不禁叹了一口气。卢植此时提出由谁统兵北上幽州平叛其用意不问可知。
朝中的官僚们还是担心自己重用刘虞担心自己废嫡立庶引宫闱内乱说到底这些门阀士族还是站在大将军一边。外廷如果没有支持自己的心腹大臣就无法影响士族。如果没有士族的支持自己能一帆风顺地让小董侯继任大统吗?天子一时间心乱如麻。
天子看看皇甫嵩。皇甫嵩低眉垂面如止水但眼中的坚毅却似乎在告诉天子他同意卢植所说的一切。卢植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天子那亲和的笑容里分明带着一股逼迫。
“爱卿认为哪位大臣合适?”天子虽然已经明了卢植的意思但他还是想问一问。
“臣认为宗正刘虞刘大人曾任职幽州刺史对幽州情况非常熟悉而且他在幽州的时候为官清廉为政仁爱念利民物为幽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幽州百姓爱戴。刘虞对胡人一向采取怀柔之策反对杀伐他大举内迁和劝化胡人恩泽各族。胡人感其德化之恩曾四季朝贡不绝。”卢植由衷地赞道“如果刘大人率军到幽州不但可以重整民心也可以得到胡人的帮助这对早日平定叛军有莫大的助益。”
“臣认为刘大人为平叛大军统帅最为合适。”
天子无奈地笑笑“但他位列九卿如何能降职使用?”
“陛下此时危难之际可以临时变通。”卢植说道“陛下可以让刘大人以中两千石官秩领幽州刺史持节钺节制各郡兵马统军北上。”
天子沉默不语。
“臣知道陛下宠信刘大人不愿放其离开但此时乃非常时期非刘大人不能担此重任啊。”卢植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想重用刘大人朝堂上下无人不知。此次陛下本想迁升刘大人为太尉但因为京师流言致使刘大人遭到弹劾陛下未能如愿。”
“陛下假如刘大人到了幽州平定了叛军立下了盖世功勋那时陛下再将其召回洛阳委以重任会怎样?恐怕即使再有流言也无法阻碍了吧?”
天子意有所动。如果刘虞平叛成功建下功业迁升太尉不是众望所归吗?而且那个时候刘虞在北疆有弟子军中有部下他在朝中说话份量……
卢植看到天子犹豫不决再进言道:“陛下幽州叛军虽然势大但位于北疆贫瘠之地势难持久有个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而且陛下不要忘了并州还有李弘啦。只要太原平定李弘即可挥师北上到时刘大人这功想不立都难啊。”
天子心中豁然开朗扬眉笑道:“那就依爱卿所奏吧。”
深夜尚书房内还是烛火通明。
皇甫嵩缓缓放下手上的笔对坐在一旁的卢植说道:“子干刘大人建功回朝洛阳的形势就会生变化如果……”
“义真刘大人离开洛阳是一件好事。”卢植放下手上的竹简四下看看然后坐到皇甫嵩的对面小声说道“无论在朝在野只要不是权欲熏心的人都不会喜欢一个外戚做大将军。你也好我也好刘虞也好三公大人也好我们都不喜欢何进做大将军。看看前朝历任外戚大将军有几个功德于我大汉国。外戚大将军不同于世族出身的大将军前者为权势后者为国家天壤之别。”
“当年中常侍曹节、王甫诛杀窦武之后再不立大将军于公于私我们都认为没有什么不妥。要不是有蚁贼之乱何来这个外戚大将军?要不是有这个外戚大将军又何来今日的皇统之争?”
“我大汉国立储向来是立长立贤如果长者无能自然可以立贤者。史侯和董侯都年幼不懂世事我们不能因为史侯顽劣就认为他没有王者威仪从目前来说两人皆可继承大统。但这立储之事本是国之大事要陛下与众臣和议方可但今天呢?陛下为什么不和众臣和议?陛下为什么不立太子?都是因为有大将军。”
“立史侯则董侯危矣立董侯则大将军危矣这才是陛下坚决要立董侯为太子的原因啦。”卢植小声叹道“陛下宁愿杀掉大将军也不愿意把太后、董侯和自己的宗室性命交给大将军。前车之鉴比比皆是陛下怎会重蹈覆辙?”
皇甫嵩紧皱双眉低声说道:“立董侯为太子虽无大将军之祸却有奸阉之害两相权衡当然要取前者但陛下却取后者实乃下策。”他看了一眼卢植问道“这与刘大人离京有关系?”
“对刘虞不在朝宗室势力立减陛下就要倚仗中官。如今老中官势弱小中官渐起正是铲除良机。”卢植冷笑道“两虎相争非死即伤到时……”
皇甫嵩略有所悟“一箭双雕?”
卢植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义真此事你明白就行。若想两虎相争必要重饵这个重饵……”
皇甫嵩猛然醒悟骇然惊呼:“子干这是玩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