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七节(上)(1/2)
李弘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我想了许久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情。我们打仗总是高呼着为了大汉国为了大汉国的百姓。是不是战胜了敌人杀死了敌人大汉国和大汉国的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呢?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象刘大人或者象傅大人那样心中始终装着大汉国大汉国的百姓。只有心里装着刻着那么你脑子里才会始终想着。这样你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先想到我做这件事是不是有利于大汉国和大汉国的百姓呢?”
“傅大人是一个京官在洛阳生活舒适天天锦衣美食他为什么要心急火燎地跑到西凉去打仗。他真的是疯子吗?不是他认为他到西凉战场可以做许多有利于大汉国和大汉国的百姓的事所以他不顾生死义无反顾。”
“我们也要象傅大人一样坚决勇敢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即使死了又何妨?在冀州战场我们应该迅肃清黄巾军。这样可以减少朝廷的压力可以减少冀州百姓的赋税支出可以让我们的士兵早一日返回北疆牧马耕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算是间接支援了西凉战场。”
“战事一旦拖到四月对冀州西部四郡的百姓来说不仅仅是无法春耕的问题而且还是有没有希望的问题。更多的百姓看不到田地看不到种子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剩下的就是绝望。他们都绝望了还能干什么?参加黄巾军铤而走险再次参加黄巾军。和黄巾军一起去抢去杀也许还能有条活路。那个时候参加黄巾军已经是唯一可以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所在了。”
大家沉默不语都在思考着李弘的话。的确及早消灭黄巾军确实是当务之急。
“冀州牧府和钜鹿郡府已经三番两次派人送来文书说的都是这个问题。他们希望我尽快率部北上他们甚至只要求我把黄巾军赶到太行山就行了。”
“四月四月之前的事情太多了。各地的县府衙门要重建官员掾史要配备流民要安置田地要丈量种子要排放耕牛和农具要租借……等等这些工作都要在四月以前做好。不做好这些工作流民就稳不住他们就会跑。他们四下一跑人心就乱人心一乱谁还会安下心来种田耕地?春天不耕种今年就没有收成那今年怎么办?”
“那个钜鹿郡的陈长史几乎一天一书。虽然这个人我很不喜欢但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心还是唯天可表的。他希望冀州的老百姓今年都能吃上饭就冲着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出兵。”
李弘望着大家再次问道:“你们认为呢?”
“如果大人和黄巾军的部队在真定城僵持下去怎么办?”射璎彤问道。
“赵国相和国相府的人马一到羽行兄就带着其他部队立即赶赴常山支援我们。”李弘答道“到了常山我会请求中山国相张纯大人出兵相助。”
“如果我们撤走杨凤的黄巾军再度攻击赵国怎么办?”射璎彤逼问道。
李弘无语。
赵云急匆匆地跑进来大声说道:“大人朝廷有圣旨到。”
李弘吃惊地问道:“圣旨?京城来的?”
“正是。御使大人是宫中的小黄门(小黄门秩俸六百石。掌侍左右受尚书事)左丰左大人。”赵云大声回道。
鲜于辅立即神色紧张站了起来。他对赵云说道:“快快迎接。”
李弘望着鲜于辅笑道:“羽行兄你紧张什么?不就是宫中的一个太监来送圣旨嘛随便派个人去接接就是了。”
鲜于辅有些着急地说道:“这个人惹不起。他来就是要钱的钱少了还不行。”
李弘笑道:“一个被阉的宦官他要许多钱干什么?随便给他两个就是了。子龙去把田老伯喊来问问他军中可有余钱。”
玉石在一旁接口道:“大人一般这些宫中的太监下来送圣旨没有百万钱是打不掉的。”
“你说什么?”李弘瞪大了眼睛问道“你说多少?百万钱?”
“这个人没有几百万根本打不掉。”鲜于辅苦笑着说道。
“哦?”李弘惊讶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要用几百万钱贿赂他?他难道是中常侍张让或者是大长秋赵忠的心腹?”
“这就不清楚了。不过前年在广宗战场上就因为中郎将卢植没有贿赂他被他在天子面前告了一状说卢中郎筑垒不战同情黄巾军结果卢中郎被天子用囚车押回了京城差一点冤死狱中。”鲜于辅解释道“这种人天天待在皇上身边皇上相信他们我们得罪不起还是准备点钱消消灾吧。”
“就是他啊?”李弘脸上闪过一丝杀气竟然笑了起来“好来得好。子龙他现在在哪?”
“估计燕军候已经迎他入城往府衙这里来了。”赵云回禀道。
“那好羽行兄从义我们去接一接。你们几个回避一下免得平白受气。”李弘笑着对恒祭楼麓射璎彤说道“受这种小人的气比被野狗咬了一口还要背运。另外你们回去通知弟兄们明天我们北上常山国叫大家准备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