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青梅竹马(2/2)
汪新则直接瞪过去,见着他们欢笑着边唱边逃开,也不去追,只是笑笑,继续走自己的路。这些一二年级小学生的闹剧,在他看来实在是幼稚得很,实在提不起性子来什么脾气。
段庄一小这时候的一年级有6个班,汪新和冯倩都在4班——其实原本分班的时候他们不是在一起的,不过是后来冯倩在家跟妈妈撒了下娇,张淑芹便去学校找老师协调了一下将汪新从3班调到了4班去,换了另一名入学考试表现良好的。还好入学考试的名次老师们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便也就是打个招呼的事情。
但开学不到两个星期,赵秀慈再见了张淑芹就欢喜得很了:调过来的这个在班里年级最大的男生和张淑芹的大丫头一样的聪明,只是老师讲了一遍,就没有他们学不会的,班里的任课老师一提起他们都是赞不绝口。这让赵老太太感到十分的有面子——自己班里的学生娃啊!
这一高兴,对两个小孩子的要求就放松了,上课时听讲不怎么专心?没关系,只要提问能回答上来就行吗,不要扼杀了小孩子活泼的天性——赵秀慈如是对其他老师说道。于是汪新和冯倩在课堂上做些其它的事情时,老师们若是见了,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了,何况这两个小孩儿都没有吵着别人,安静得很呢。
于是三个多月下来,汪新的小说写满了4个厚厚的笔记本,大概有3o余万字,而冯倩画的画也有了惊人的厚度。
当然,这一切都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用汪新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低调点,现在都已经够出名的了。”
而冯倩对此作出了一针见血的评论:“得了吧,谁不知道你最能装啊!而且在别人都知道你真面目的时候还能装得下去,厚脸皮、假正经!”
低调的汪新和冯倩进了4班的门之后,本来喧哗着的班级立刻静了一下,接着便又再度热闹起来,不过声响却是小了些。
汪新的“威望”是让赵秀慈最开心的事情,安排了这个班长后,班里竟是几乎没出过什么乱子,不像别的班,老是有学生哭着去找老师——别管大事小事儿,有时候吧觉得好笑,但有时候就有点惹人烦了。
但赵老太太不知道,她的这个班长刚开始的时候却是打了偷懒的主意——有什么事儿就去告老师,反正我年纪小,不能处理也是正常的;另外,反正我心理年龄很成熟,不怕这些小屁孩儿骂我“汉奸”什么的……
但这念头却被极具责任感的文娱委员冯倩小朋友给强行打压了,于是汪新就不得不勉强费些神儿去关心班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虽说是没系统学过什么管理理论什么儿童心理学,但无论如何,这总是有着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而且经历了两次童年,尤其是做过两年教小孩子入门的围棋教师,小家伙们心里想什么要什么自然是能琢磨出个七七八八,所以把几十个五六七岁的小孩儿收拾得服服贴贴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时间一长,班里同学有了事第一个想起来的竟是班长大人,而不是办公室里尊敬的赵奶奶赵老师了。这让一年级其它5个班的班主任都啧啧称奇,常跟赵秀慈开玩笑说这小家伙是要篡了她的权,更有些老师见了汪新,便摸着他的头叫他“小班主任”了。
汪新和冯倩的坐位是在班级最后排靠门的地方,这是他们找了赵秀慈强烈要求调过来的,而且理由还很充分:一是他们在后面不会影响学习,如此就可以把前面的好位子让给其他同学;二是作为班干,坐在后面,上自习的时候有利于监控全班同学的动静;第三个理由就让赵老太太有点啼笑皆非,汪新说的是他们上课听讲不怎么专心,怕在前面坐,让后面同学看了,带坏了他们。
于是在每人交了一张保证考试进年级前十名的书面文件之后,二人就到了这个宝地。而为了避免小学生们上课说话,赵秀慈尽量安排了男女混坐,于是这二位挨在一块儿就显得理所当然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