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切磋交流(2/2)
几人皆笑,赵洪也乐了:“你呀——你让我怎么说你……”
王志脖子一缩,手往胸前一抱:“随便你怎么说,我就不打!”
“行了,不*你!”赵洪开了恩,然后扭过头去:“李老师……”
李英昌点了点头:“这学生不错,为什么不报名参加我们跆拳道协会呢?我觉得你如果来了的话,出成绩应该很快的。”
看见赵洪撇嘴,汪新心清楚,李英昌这可不是说见猎心喜,自己和李刚过手的时候,那可多是用摔的——跆拳道有这个?
李英昌估计只是不想让赵洪说出让他跟汪新比划比划的话语来而已,而汪新这时却和他存的是一个心思,便笑道:“不了,我不想参加什么协会,那样空余时间多一点,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多参加一些活动是有好处的,大学跟中学不同,毕业后就要走上社会,现在不仅仅是学习那些课本知识,也要多和人交流,培养为人处世的能力……”李英昌这话一出口,汪新就觉得耳熟,想了一下,明白了——大学里老师可不就这么常说吗!
但汪新还是得客气:“谢谢李老师,我知道了。”
“他可不要锻炼那些能力……”赵洪开了口。
汪新知道他想说什么,便赶紧道:“赵老师,李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吗,我觉得我要学的东西是还有很多。”
赵洪看了汪新一眼:“行行行!知道了!李老师,没什么事的话我跟他们两个就先走了?”
“再见。”李英昌道。
出了体育馆,赵洪便开始笑,很突如其来的,陶青便问:“赵老师,笑什么?”
“他是巴不求得我离开。”赵洪笑道,“怎么可能没有事——今天录的几个人协会还得登记造册呢,就让他一个人干去吧,主教练吗,能者多劳吗……”
陶青这一入了跆拳道协会,每周一到周五要跟队训练,那下午一起练太极的可就又少了一位。
第二天,周一下午,到老地方练习的便只有三个人:汪新、邹北平、黄玲。
“周媛媛不来了,陶青现在又去学跆拳道了,这人越来越少……”邹北平感慨着。
“人少不好吗?”黄玲笑道,“要是只有两个才好呢,一个教一个学,师傅的精力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邹北平便把目光投向黄玲,上下打量,却不说话。这时候天冷,穿得比较厚,黄玲倒也没怀疑他这目光不正当,只是被看得心里毛:“看我干什么?”
邹北平终于开了口:“我听你这意思,是想赶我走?”
“我不是那个意思!你瞎想什么呢!”黄玲失笑,“汪哥,你看邹北平……”
汪新只是微笑摇头,却不说话,那邹北平“哈哈”两声:“开个玩笑,我现在学上瘾了,你就是赶我我也不走。”
“谁赶你了!”黄玲哼了一声,转向汪新:“汪哥,今天教什么?”
“就打套路呗,有什么问题咱们再讲。”汪新回道。
“我师傅昨天上午可又教了我东西了。”黄玲道,“汪哥,你可不准藏私,师傅说了,你要讲的话可能比他讲得更清楚……”
黄玲比汪新要小上三岁,刚开始和大家一起练的时候,却是也想叫汪新“师傅”的,只是汪新死活不从,让她直称名字就好,但黄玲却是不肯,道是那样显不出尊重,最后还是赵洪拿了主意:“反正你比他小,你就叫他汪哥吧。”
从那之后,这小姑娘“汪哥”、“汪哥”地便挂在了嘴边,叫得挺甜,从赵洪的话里,汪新又得知了她家的情况——小时候聪明伶俐啦、学习刻苦认真啦、为了哥哥黄战辍学在家务农的辛苦啦……总之呢,对她印象挺好,一起的时候便也挺关心她的,挺懂事的小妹妹,练起功夫来那个认真啊,从来不叫苦不叫累的,让人心疼。
这段时间来,大家也处得熟了,所以对她扔过来的“藏私”的帽子,汪新并不介意,只道:“赵哥每天把我搞那么惨,当然得说我几句好话给我涨点面子增加点自信心,好继续给他当陪练嘛,他那话你别当真!”
黄玲捂嘴一笑:“你这么说,我回头可要告诉师傅!”
“随便你。”汪新道,“告诉他又怎么样?还能把我怎么样,反正我每天都被他打的……”
几人笑过之后,邹北平道:“汪新,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想被他打他还不乐意呢。”
汪新立刻摆开架势:“你要想挨打可以找我吗,别的事我不敢保证,这个要求绝对能满足你!”
“不了。”邹北平笑着,赶紧走到一边:“我还是老老实实练套路吧,我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要是能学点实战的当然更好,但现在要跟你对练,我可不干……”
看邹北平已经开始练了起来,汪新便对黄玲道:“咱们也先各自练着吧?别浪费时间,你回头还要去店里帮忙呢。”
“好的。”黄玲点了点头,“那等一会你练完了,我再打一套给你看啊,有什么打得不对的你得跟我讲。”
“没问题,这些天不都这样的吗……”
晚上回到住处,汪新的小蜜蜂接到赵阔来的一条短信,却是他的那本书和心畅出版社谈好了协议,公司那边把电子文档传来过来,外加一个地址,让汪新打印好了两份填好直接寄到心畅去。
汪新可是小蜜蜂原创文学网站里唯一一个享受到这种福利的作者,可以直接跟出版社打交道。
从心畅那边表示出合作意向之后,汪新便和编辑部的人开了几次视频会议,确定下来一些事儿,其中一项便是在征得作者同意之后,由网站帮忙运作其作品的出版——不抽成的。
这自然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儿,双赢嘛,优秀的作者可以拿到钞票,网站也能赚得人气。
汪新本来也就说了:“我那本书你们看着办,到时候给我钱就行。”但编辑部的几位却是知道他性格的,便和他起哄,说他身为公司老总,各种事儿自然要做一些——所以和心畅的合同汪新就得自己签……
汪新并不介意他们不把自己的老板威严放在眼里——嗯,好像自己也没什么威严?这事儿便权当作是一个小调剂品,既然是“群众呼声”,又无伤大雅,那就签呗。和公司那边全权负责比较起来,除了自己要私人掏腰包付打印费和邮费之外,却也没什么区别。
12%,汪新很清楚,正常情况下新人可拿不到这待遇,而据公司的编辑交待,在和心畅那边谈好了这个比例之后,他们才靠知对方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本公司的一把手,让那些人挺吃惊的。
看来自己写得确实不错——至少肯定也是写得非常有创意,要不人家也不会给这个待遇不是?
但除了创意,除了这个仗着重生回来多出来n年经验的“创意”,自己其它方面的能力究竟能不能支撑小蜜蜂继续向前展呢?想到这个,汪新不禁愣了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