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未雨绸缪(1/2)
在田安然开办那家装饰材料公司的时候有四个大学生经过考察以后进入了兄弟盟时光冉冉岁月所做的一切就是淘汰大多数人同时把少数人抛到波浪的颠峰。黄静远是一早就露峥嵘的人早在田安然出海前就成了兄弟盟摇笔杆的第一人另有两人成了组织的基层文职人员还有一人却成了兄弟盟的财务总管。
这个人来自延边是朝鲜族人长着一张朝鲜人典型的柿饼脸小眼睛圆下巴他的名字也是典型的朝鲜人名字叫李相勋。和他周围的人比他表现出了朝鲜族人变本加厉的吃苦耐劳精神。他现在的月薪已经达到8ooo但是还是十分节约。从来不和兄弟们出去应酬每天都是自己煮排骨泡饭加一碟泡菜就算一顿其生活习性之吝啬令人吃惊不过这种习惯正是作为财务人员很难得的一种品格。
李相勋进入组织以后他在尽心工作的同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居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谓天道酬勤这话一点不假。那段时间正是兄弟盟爆式高展的阶段李相勋个人努力的没有白费随着组织的壮大他也成了兄弟盟的财务总管。
他是小字辈中火窜升的典型。一年工资加奖金总收入达到二十万对于一个才毕业一年的大学生来说这几乎是梦幻般的际遇。他进兄弟盟还不到一年已经替延边老家的哥哥买了套房子他哥哥也是依靠他才能结婚。此举博得父老乡亲们的交口赞誉朝鲜族人比起其他种族来说更要面子李相勋欣慰之余自然也得意自豪。在这种情况下李相勋对组织自然忠心耿耿决心将一生都奉献给田大哥。
此刻地点是田安然的开办的第一家装饰材料公司他正在给田安然做报告。
和其他人不同他不叫田安然大哥更不叫老大他直接叫田安然“哥哥”。在朝鲜语中“哥哥”是少女对情人的称呼田安然每次听到他叫自己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不过看到他固执的面孔却不好说什么。
“哥哥上个月的财务报表都在这里了我就给您大概说说目前的情况。”李相勋恭敬地说。
“前一段时间组织在经济方面的收入快到了失控的地步每个月都是成倍的增长。现在我们旗下直属企业有十六家。销售型企业有七家每个月的纯利润总共是三百万;另外我们成立了一个基金相当于是孵化器主要针对一些高科技项目进行风险投资目前帐面上的收益是负一千两百万半年之后预计会开始赢利……”
李相勋习惯性地从白道上的生意说起可能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组织能光明正大些。
“我们的关联夜总会以及其他娱乐场所总共有五百八十六家相关增值收入是七千三百万。这部分的收入是比较稳定的随着我们势力的扩张每个月都会实现增长。”
“庄湘吉方面的收入现在是每月两百万元其他的小型社团组织有十几个每个月总共给我们四百万也就是说友好社团方面的收入是六百万。”
田安然神色认真全神贯注地听在李相勋讲述的过程中没有插一句话。
李相勋最后做了总结:“除去社团的各种开销我们上个月帐面上赢余是四千万元。”
田安然眉头皱了起来。
他在苏氏是拿年薪一年四十万。每个月的个人开销在两千左右算下来一年有三十多万余钱合并到组织也显不出多出多少。
和即将执行的计划来讲资金的压力立刻凸显出来。
安定岛的开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田安然自己算过成立基地光是启动资金就是两亿左右每个月的维持费用也会过5ooo万。更别谈论武器采购、基地防御设施的建设了。一套电子矩阵控制系统的价格就过一亿一艘中型武装战舰的价格也过五千万这些东西又不能不要否则安定岛就跟纸糊的一样一触即溃。为了节约什么都不采购难道要靠卡斯旺部落的人拿着长矛标枪迎战?
李相勋小心翼翼地看着田安然一句话不敢说。
田安然手指不停地在桌面拍打沉声说道:“我们现在总共有多少钱?”
李相勋翻了翻资料再一次确认以后才回答:“总共是一亿三千万。”
钱到用时方恨少田安然感觉疲惫之极闭上眼睛挥挥手:“你出去吧把李小姐叫进来。另外你给程为民和木正风的帐户上各汇二十万元。”
他沉吟片刻:“还是不要了你直接把四十万交给刘远志叫他私下带人去程为民和木正风的家里你告诉刘远志四十万块钱要一分不剩地花在他们家人身上。要他把事情做低调一点不要让别的人知道这件事。”
“是。”李相勋摸了摸身边的公文包想说什么却不敢恭敬地行了个礼才走出去。
“你们这个月的业绩太不象话!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请你们不是来吃饭的!下个月情况要是还不好转你们自己走人!”李小姐正拍着桌子大雌威。
几个公司职员被她训得狗血淋头畏惧地看着她。
再温柔的女性从事商业久了也会变成母兽李小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现在眼睛圆睁满脸涨得通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