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绝处逢生 下(1/2)
为中印前线指挥部的备用机.飞龙-2上面加装了大量价值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表达.可是在宋兵策知道情况之后.马上下令飞龙-号升空.紧急救援被困在高地上的刘志文等人.
“不放弃任何一个战友这是我们中**队的传统只要有可能就要救援到底。”
于是在生死关头飞龙-2终于及时赶到然后再刘志文面前小小的展示了一下火力。飞龙-2虽然是一架指挥飞机可是在一贯重视火力的中国空军里面这样一架大块头的飞机如果不加装一些武器的话那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于是飞龙-2就只好适当的加了一些武器装备包括12门6管密集阵.1门75毫米加农炮.还有18管的火箭射击系统。当然诸如全部布置75毫米火炮以取代口径偏小的37毫米:_过被宋兵策等人否决了理由是:“一架攻击式指挥机实在太可笑了!”
传统飞机使用机炮时为便于瞄准和攻击将炮口指向前方从目标上空掠过俯冲投弹和攻击动第二次攻击时必须转弯回身。而飞龙-2不存在这种问题。炮艇机为提高攻击效率主要围绕目标进行“环状飞行”将凶猛的火力在短时间内倾泻到目标头上。飞龙-2动攻击时堪称挥弹如雨1分钟内所射弹药。可与1个步兵团在整个战役中使用的弹药相比。
这种飞机只适用于己方掌握绝对制空权而且预知敌方防空能力低下地环境下作战。而印度军队防空力量单薄难以对该机造成实质威胁。是挥飞龙-2作用的绝佳场合。更重要地是炮艇机具有专业战机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且不说安装武器的成本很低就是每次出动的燃料及保障费用也只有后者的1/
不过在刘志文看过去这场面还是实在震撼了一些无数的子弹组成了一道道的红光像一阵狂风般地将印军扫了下去。就连附近的石头也在这种强力攻击面前崩裂瓦解。巨大的直升机出了怒吼这声音甚至压倒了螺旋桨的声音。
不到半分钟印军就再次崩溃了在绝对的武力面前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部队才能克服绝望的思想继续战斗可印度并没有这样的军队所以在伤亡了大半之后。印度军队终于崩溃了可是在庞大的飞龙面前这种逃跑有些可笑再清除了面前地敌人之后。直升机一个盘旋密集阵再次威37毫米炮弹带着十几米长的火舌追上兵轻易地将他们撕成了碎片。
不过。长时间停留在这个地方是很危险的一个悬停的目标非常容易遭受火箭或者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地攻击。刘志文并不愿意看到这架直升机因为救自己而被敌人击落。
“扑!”直升机突然出现了一个小洞不过那是相对于直升机庞大的体型来说的实际上这个破洞足有海碗般大小这显然是器材枪的杰作。
器材枪也称大口径狙击步枪也就是口径在12.7~2o毫米、一般瞄准镜和支架地步枪。主要用于摧毁1~2公里远距离上标如停机坪上的飞机、盘旋的直升机、轻型装甲车辆、通信车、油罐、雷达、监测系统以及掩体、机场设施等主要供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二战的时期英国就开始研制并装备有反器材枪(当时称战防枪)主要用于反坦克。随着坦克防护性能的提高这种枪械很快失去了效力也渐渐被人们淡忘。没想到今天这种武器开始流行对于直升机这种装甲薄弱的飞行器产生了巨大地威胁。
在6战场上轻型步兵战车以及各种类型的通信、指挥、运输、雷达、后勤保障车辆等轻型装甲目标日益增多。传统的步兵轻武器在远距离上对付这些目标时存在着步枪、轻机枪射程近、威力小中、小口径狙击步枪威力弱、杀伤效果差单兵反坦克火箭射痕迹大、有效射程不足、精度差重机枪重量大、后坐力大自动榴弹射器破甲威力有限等问题;而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等高技术武器则造价过高无法大量装备。
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等显着优点的反器材枪为单兵提供了一种打击轻型装甲目标及车辆的有效手段。先反器材枪卓越的穿甲能力可以保证击穿绝大多数轻型装甲目标的正面防护杀伤其内部人员、破坏其内部结构。其次反器材枪精确的射击能力可以保证在一公里以外攻击轻型装甲目标的薄弱部位(如周视镜、热像仪、通信天线及油箱等)
可以说如果印度不是实在太差的话飞龙-2根本不能如此威风庞大的身形迟钝的度都会让
一现身的时候就受到几十枝反器材枪的阻击不过即在飞龙-2仍然十分危险。
再受到反器材枪的打击之后飞龙-2直升机迅的降低了高度以避免来自远处的阻击同时机舱处放出了吊篮在飞龙号的巨大螺旋桨面前只有这种金属吊篮才能保护人员不至于被吸进螺旋桨形成的漩涡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