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巴拿马运河 下(1/2)
美国不过这只不过是美国的意志他不需要巴拿马运河但是绝对不允许巴拿马运河逃出自己的手心。
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很~.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的。而英国却深陷于布尔战争的泥潭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决定放弃原来对巴拿马运河的分权要求以换取美国的外交支持。
1898年12月到c2月5英、美两国历经旷日持久的谈判终于签署了《美国和英国关于促进建造通航运河的条约》也称《海约翰-庞斯福特条约》以取代原来的.克莱顿-布尔沃条约。
新约确立了美国主持开凿巴拿马运河并享有制定运河管理规定的特权英国只保有运河通航的自由权12月2o案进一步强化了对运河的控制英国亦无条件接受至此美国完全排除了英国的干扰可以专心对付法国了。
不过此后法国人开凿运河失败而紧接下来的世界大战让法国人无力继续挖掘这条运河。结果十分熟悉历史的赵刚出面了与法国政府接触探寻转让运河租让权的可能性次4又提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的要求但遭到该公司总经理于坦和法国政府的拒绝。
19o2年结束地世界大战中法国作>:|:偿金法国运河公司股价2ooo万元。卖给了中国地一家公司这家公就是赵刚成立的运河公司。一拿到这家公司赵刚就派人与哥伦比亚政府协商再次延长修建运河的时间期限。由原来的1o年延长至3o年就是说在1939年之前建设完毕即可为支付了2ooo万元。这笔钱在后面被认为是值得的因为他获取了更多收益。
此时地美国政府并不知道运河公司的小动作为了拿到运河公司的股份美国新泽西州成立了一家巴拿马运河公司展开大规模游说活动为收购运河公司制造舆论。此招未能奏效美国转而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故意放风说要与尼加拉瓜合作。另建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抗衡。
这个故意散布的假消息收到了奇效被吓懵了的哥伦比亚驻美公使马丁内兹.席尔瓦在未请示本国政府的前提下就匆忙草拟了一个将法国运河公司的租让权转让给美国的协议。建议由美国代替法国开凿运河租期为1oo期满后可续租美国可以在运河区驻军。每年只需支付给哥伦比亚政府6o万美元。
席尔瓦地草率方案遭到了哥伦比亚政府的严厉批驳但它的内容却意外地泄漏了出去成为美国要胁哥伦比亚的一张王牌席尔瓦因此很快被撤职。为了给运河公司施压美国议会开始讨论拨款建造尼加拉瓜运河地问题这对巴拿马运河的开凿造成了很大冲击不过令美国人大感意外的事。运河公司一点反应都没有既不开工也不拖付工人工资。
尼加拉瓜大运河的具体规划即由临加勒比海地北圣胡安进入圣胡安河经由水深18-61米的尼加拉瓜湖再凿通里瓦斯地峡抵达太平洋海岸。一旦规划成为现实水深将大大过巴拿马运河航运市场潜力和世界贸易展空间更大。
世界上最大吨级的油轮和货船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尼加拉瓜大运河往来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美国西海岸加州到东北海岸纽约之间的航程将缩短8oo公里运输时间缩短一天;从中国、韩国和日本港口启程的大吨位货轮到达美国东海岸则可以节省6天时间。
不过美好前景下面隐藏的是同样可怕的施工量在尼加拉瓜开凿全长7o公里地大运河计划1o-1年可以竣工。据初步估计一旦大运河真的动工将需要至少万名民工直接参与工程建设。
这项浩大工程面临着重重困难。先财政困难令人却步。位于中美洲地区的尼加拉瓜是最穷困的拉丁美洲国家之一其只能解决大运河预计总投资额的5%。
其次是工程量浩瀚需要建筑巨型船闸提高大运河水位1o5英尺以便通航船舶进出尼加拉瓜湖。运河必经的圣胡安河许多地段必须拓宽疏浚。活火山地处运河开区内运河工程将面临火山或地震随时爆的危险。
如果美国修建尼加拉瓜大运河的话先时间拖不起如果十几年后再去收复西部那就太晚了其次十几亿美金的建设经费也过于昂贵会直接造成美国的财政危机。运河公司拖得起美国政府却拖不起。
美国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不久美国政府提出了第一份报价愿以4ooo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运河公司其财产答十分干脆“不”。这样让美国人感到十分没有面子于是美国政府开始了其它的小动作。
虽然运河的修建权归运河公司不过只要搞定了运河所在国家那样的话即便运河公司不愿意也无法对抗两个国家于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国政府开始了对哥伦比亚政府的讹诈。
不久美国通过《斯普纳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利4ooo美元取得法国运河公司的财产并对运河区的治安作出了符合美国利益的规定法案强调如果哥伦比亚政府拒绝上述建议美国就着手开凿尼加拉瓜运河。并立即拨款1ooo万美元筹备工程。
此时哥伦比亚出现了财政危机。内外交困的哥伦比亚却幻想借助美国地力量平定叛乱于是训令孔查立即接受美国的要求并且只索取1ooo万美元及每年6o美元地租金。哥伦比亚舆论哗然孔查更是拒绝执行11月15日哥伦比亚)受美国的建议。孔查以辞职作为抗议11月28日他竟作为精神病人~美国驱逐出境。
孔查离职后哥伦比亚驻美公使馆一秘托马斯.埃尔兰继任谈判代表此君是亲美分子为使美国满意他甚至将运河年租
25万美元19o91月22日美国与哥伦比亚签订了《.尔兰条约》。该条约纯粹是席尔瓦草案的粗暴翻版。哥伦比亚媒体一致认为《海约翰-埃尔兰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号召人民起来反对甚至提出.寸权不能失、寸土不可丢.的口号。
美国驻哥伦比亚公使也不得不承认:.哥伦比亚舆论在情绪上是坚决反对批准条约的他们把这个条约看成是强国企图花几个小钱来剥夺它所享有的世界上最有价值地财富!.19o9年5月17日。美国参议院悍然批准了《海约翰-埃尔兰条约》但812哥伦比亚国会慑于公众压力否决了这个条约。
巴拿马的独立
《海约翰-埃尔兰条约》遭到哥伦比亚否决后。美国转而策动巴拿马独立这样在夺取运河的开凿权时就不必再与讨厌的哥伦比亚国会打交道了。甚至连那个默不作声的运河公司也可以一起抛开让他们与哥伦比亚车皮去吧。
长期以来巴拿马就存在独立倾向1821年。西班牙独立时不情愿地与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一起成为了大哥伦比亚联邦共和国的一员然而巴拿马的精英阶层对于这个纯粹由玻利瓦尔的个人魅力拼凑起来的联邦国家缺乏认同感为此波哥大地中央政府不得不多次用武力镇压巴拿马的独立运动其结果是增加了仇视和膜。183o年当所谓的大哥伦比亚联邦共和+.拉纳达共和国的一个省。
一方面巴拿马地精英阶层抱怨哥伦比亚在与美国的条约中出卖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这个城市的经济又因美国游客地涌入而受益1896年巴拿马的人口增加到31.6万铁路的修建和运河工程的展开使巴拿马的精英阶层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当美国与法国、哥伦比亚为运河租让权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时巴拿马的精英阶层很忧虑他们意识到哥伦比亚国内过于激忿地爱国情绪会使运河开凿成功的前景变得暗淡而当法国运河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时巴拿马人深切地感到了对自身利益的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深陷危机的法国运河公司的董事和股东们也为未来感到焦虑公司的董事兼总工程师菲利普.比诺.瓦里亚为了将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美国自愿充当后者与巴拿马独立者之间的联系人瓦里亚的想法得到美国律师威廉.纳尔逊.克伦威尔的赞同后者是公司大股东的代言人。这样美国、巴拿马独立者和法国运河公司组成了一个奇怪的利益共同体。
614美国《纽约世界报》表文章鼓吹如果哥伦比亚政府一意孤行仍然为美国收购运河公司的租让权设障则巴拿马人民为捍卫自身利益应该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独立起义的具体计划8阿马多到纽约会见了克伦威尔和瓦里亚得到了美国政府将会支持独立起义的消息瓦里亚表示他已得到西奥多罗斯总统和米尔顿.海约翰国务卿的明确承诺美国政府将承认巴拿马独立并保护革命者。
9月1日美国国务院将起义需要的文件等物品交给了瓦里亚包括军事计划、密电码、独立宣言文稿、巴拿马宪法、国旗等等瓦里亚自己预支了5o万法郎给阿马多。作为起义经费。
1o月2o日阿马多返回科隆。他虽对此行的成果感到欣慰但又得光凭一个法国人地承诺就拿自己的命运、事业甚至生命去冒险有些不妥关键时刻阿马多地妻子多尼亚.玛丽亚给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持。这时经过革命者的游说再加上5美元的赠款哥伦比亚驻军司令埃斯特万.乌埃尔塔斯决定加入“爱国者小组”。这对起义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