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因祸得福 下(2/2)
“宋太医不必多滤你想他再厉害能比得上鲍我这里只担心将不勇却不担心他有野心像当年恩师如果不是一力栽培我哪有今日之成就说到底我们都是国家的臣子要为国惜才。”
本来李鸿章想要宋太医为自己说项但是看宋太医话语中竟然有构陷之意李鸿章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不敢把这件事交给他做只是跟他闲聊。
又聊片刻宋太医告辞李鸿章便去看赵刚。
第二次见面李鸿章不由对赵刚高看一眼但是无论如何必须保住袁世凯为了平息赵刚的怒火也许只有将旅顺交给赵刚了。当然李鸿章也希望赵刚能知恩图报投到自己门下那样的话旅顺等于还是自己的。
“赵知府如此良宵岂可虚度你我闲聊月下如何?”
“李大人末将学问疏松还请大人指点一二。”
“哪里话赵知府我将旅顺交给你弥补你的损失另外将吴唐二人降为平民永不录用你看这样可好。”
赵刚感到满天的朝霞都在对自己笑旅顺!东方之雄港东方第一要塞!!!
而且旅顺军港的名声不仅仅在于他是著名军港更在于他见证了中国的近
代史。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在这里惨烈爆。
有诗为证:“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
在原来的时空里旅顺成为中国痛苦近代史的见证。
如果将旅顺要塞要交给自己那么甲午战争的屈辱遭遇还会出现吗想比起来自己的损失显的如此的微不足道为国平寇的愿望压倒了一切。
赵刚立马谢恩:
“李大人美意卑职拜谢了。但是吴唐二人原为我的兄弟虽然离我而去但还是我兄弟还请大人饶了他们也好为日后见面留个情分。”
李鸿章见他重情心里高兴叫下人抬了一个盒子上来。盒子一尺见方盒身用黑漆打底可能是时间长的原因漆掉的很多阳光照射上去斑斑杂杂显得十分寒酸。可李鸿章却抚摸着盒子面上的表情也慢慢的变了好像不再是个叱咤风云的宰辅而是一个谆谆受教的学子。
过了好久李鸿章慢慢回过神来。:“赵刚曾公文正曾经将此书赠王鑫后王鑫无。光绪二年临终前将此书转赠与我至今天已二十四载今天我将它交给你希望你能去杀气多静气成为我大清一代名臣。”
赵刚感动得五体投地:“大人之恩如同再造赵刚一定不服大人所托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
第二天赵刚辞别李鸿章由天津渡海海那边有亚洲无敌的舰队最大的船舶修理场还有无数的热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