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是无聊帝王家(1/2)
() 宫帏之中,人人皆说皇家好,哪个知道做皇上的苦处?每rì临朝之后,回到后宫全是一sè的粉黛美女,还有就是些去了势的太监之流。吃喝自然不愁,人也不能光是吃喝,否则与猪狗何异?唯一的娱乐就是低咏浅唱,轻歌慢舞,时间久了这些豆腐三碗三碗豆腐的勾当也挺烦人的!
都是那些祖训旧制、陈规陋习害人!一个皇上,干嘛非要配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有三千佳丽等等等等。不似人间百姓,一夫一妻,男欢女爱,白头偕老,终老天年,好不快活。皇上既然讨了这许多老婆,用得了吗?还不是苦了那些可怜的女人。别朝不说,就明朝三十几岁青壮年夭亡的皇帝就有好几个,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死在sè上。皇上最大的敌人是谁,是女人!是那些美丽的女人!
明皇宣宗帝二十六岁上那年做了皇帝,还正是风华正茂的豆蔻年华哩。不巧,他刚登上皇位不久就遇到叔叔造反。他们朱家人老辈子传,历来就有叔不服侄的习惯。揭点家丑话,他这一脉的江山还不是他爷爷朱老四从他堂叔朱允文手里生生抢来的。
这rì早朝,宣宗皇帝刚坐稳屁股,就听报事官传来信息说:长乐城出大事了,汉王朱高煦反了。十万大军风驰电掣、rì夜兼程,正在向京城逼近。
宣宗帝一下子慌了神,不由自主对着满朝文武,嘴里就叽哩咕噜、不干不净发起了牢sāo,无非是斥责大臣,说:
“妈的,都怪你们!当初朕就不想坐这把椅子,都是你们这些混蛋,撺掇我。这下好了,朕二叔的脾气xìng格你们不是不知道,他向来可是不服人的。再说了,朱高煦能文又能武,手下又有不少jīng兵强将,朕如何是他的对手,莫不成难道让朕也做了那个朱建文不是?这可都是你们害的朕啊!”
群臣见皇上发火,一个个嚇得魂不附体、正不知做何处置时,时有兵部尚书丘福贵老先生颤颤巍巍、一摇三晃地走出队列,人还未跪倒便一个马趴跌于殿前。老头儿毕竟是官场老手,三朝重臣,朝堂上的规矩礼数当然早已烂熟于心。只见他几乎就要嘴啃地之际,突然借力乘势伸出两手扶住地面,化被动为主动,一个头磕下去,口呼万岁,不由轻咳数声,一口痰强咽下去,待喘过这口气来,方才出言奏曰:
“皇上不必惊慌,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养兵千时用兵一时,微臣三朝元老,全家几十口子数十载食君之禄端皇家的饭碗,此时不分君之忧更待何时?末将不才,请皇上给我一支人马,不消三rì,我必将反贼的头颅献上。”
明君展龙目朝下一瞅,见是这个丘老头儿,知其已是八十开外的人了,按他的意见这老家伙早该挪窝儿了。只是因为当年听皇爷爷成祖帝说过老将军那时如何勇猛,没有此人便没有他朱棣的天下等等,也是因他的劳苦功高所以才没有对他痛下杀手,让他告老还乡。谁知老家伙不知高低,还倚老卖老,逞勇斗狠,战场上岂是玩的?宣宗不悦,因而揶揄道:
“老元戎罢了,罢了。不是朕笑你无能,似你这般样子,一个鸭子二两重,光剩一张嘴了,坐轿都只能躺着,马背是如何也爬不上去的,还能临阵破敌?别说献反王的头于殿前了,你的头如今还在项上长着就算你的福大命大了。”
明皇的这一番语言引得满朝文武哄堂大笑,皇上受了感染也跟着龙颜大乐。众大臣见皇上气sè好转,也跟着开心,朝堂上气氛活跃了许多,众大臣这才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献计献策,有主张平叛的,有主张投降的,也有的主张干脆裂土分茅算了,开个先例,一山二虎吧!
此时,只见一内宫头儿突然从幕后走出,站在皇上宝座一侧,横眉立眼,力排众议,仗义执言道:
“你们说的统统都是屁话空话!养你们这班腐儒这班蠢才有何用,竟敢冒天下之大不帏,竟置皇上于不仁不义、崽卖爷田不心痛的地步。你们想啊,先君留下来的江山,岂可一分为二?这不是令天下人耻笑的事吗?投降就那么容易,汉王乃虎狼之人,他会接受我们投降?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无非有两条路,要么卷铺盖卷走人,把这一摊子丢给朱高煦,要么……”
宣宗皇帝打断后宫头儿的话,扬起一只手,摇了摇,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