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唐古拉山口(2/2)
最后铁嘴刘决定在一个本地藏人得陪同下,亲自去请阿阇黎,期间周折不必多说,最后铁嘴刘以受一个故人的委托祭拜山神、进山探险、领略神山风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理由,终于将阿阇黎老人说服,答应做这次进山之旅的向导,当然也伴随着一系列苛刻的条件,例如不能伤害山神的使者,在指定的地点叩拜神山,路上必须完全听他指挥等等,即便如此我还是深深地佩服铁嘴刘的社交能力,铁嘴铁嘴,穿衣吃饭全靠嘴,这句话看来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第二天一早,铁嘴刘就开始集合队伍,在阿阇黎老人的引领下准备起程,临行时我发现我们的队伍除了阿阇黎外还多了一个藏族小伙子,这个人叫格桑,据说是阿阇黎的孙子,一直和阿阇黎相依为命,听说这次进山要去潜龙潭,纠缠了阿阇黎一个晚上非要跟去,正好阿阇黎也需要一个懂汉语的翻译,才勉强答应带他同行。
格桑是个标准的藏族帅小伙,留着藏人特有的披肩卷发,黝黑的皮肤加上棱角分明的面孔,高达魁梧的身材,配上腰间醒目的藏刀,给人一种一见难忘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了梃子那张见了多少次都不会记住的容貌,可以说和格桑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是因为藏人天生直率的xìng格,第一次接触我就和格桑就成了不错的伙伴,就这样我们俩一路有说有笑的向村南面的唐古拉山进发。
出了村庄一路向南海拔逐渐升高,阿阇黎、格桑和那些伙计们本来就是青海人,对于高原反应还能适应。而我们几个刚进山没多久就都或多或少有了高原反应,我应该算高原反应比较严重的了,整个人天晕地转的,还一阵一阵的想吐,阿阇黎叫给我们喝了些青稞酒,让我们趴在马背上休息,足足六七个小时后,我在逐渐适应过来,不过我不是最严重的,也许是因为身体条件越好高原反应越严重的原因,霍强足足在马背上爬了一天,直到晚上在唐古拉山口扎营休息时,还恶心的不想吃东西。看来特种兵也不是神呀,我真怀疑就他现在的状况别说盗墓,自己能不能走完全程都有待考量。
临休息前,格桑来我的帐篷看我,还给我带了一大碗酥油茶,我喝了一口油腻腻的感觉,就放到了以便,看我不太爱喝酥油茶,格桑和我说现在我们已经在唐古拉山口了,这里是海拔2000米的高原上了,昼夜温差将近七十度左右,我晚上没吃多少东西,怕我夜里受不了,叫我把酥油茶喝了,虽然我不喜欢酥油茶,但看在格桑一片诚意的份上,我还是咬牙把这一大碗酥油茶喝完了,喝完后身体确实舒服了很多。便和格桑聊起了天,格桑告诉了我很多关于唐古拉山的传说,让我对唐古拉山,这藏人心中连雄鹰都飞不过去的高山充满无限崇拜的时候,更让我进一步到了此行的危险,不只不觉间我俩之间的感情又近了一步,最后格桑干脆睡在了我的帐篷。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也是十分的高兴,有了格桑这个同龄人,我也不再向以前那样的孤单了。
一夜无话,转天一早,我们便收拾行装准备进山,我第一次正视唐古拉山口,这个山口其实就是两座山峰只见的缝隙,其后可以说是群山环抱,虽然现在是夏季,但目所能及的山峦,无不从半山腰开始覆盖着厚厚的冰川积雪,给人无比震撼的感觉,也让人不经意间顿感自身的渺小。
临行前,阿阇黎老人给我们讲了很多进山的规矩,当然大多还是不能伤害山神的使者,在指定的地点叩拜神山,路上必须完全听他指挥等等,我们都在那里心不在焉的应付着,不过我发现格桑倒是很认真的听着。当阿阇黎说了大半天后,我只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山以后马队的声音一定不能过大,现在是夏季,唐古拉山内虽然不大可能遇见可怕的暴风雪,不过由于夏季温度高,山上的积雪也相对松动,如果声音过大恐怕会引起雪崩,那可是比暴风雪更可怕的事情,为此我和几个伙计一起用棉布把马蹄都裹了起来,以免马队在行走中响动过大。
一切准备妥当队伍便在阿阇黎和格桑的引领下进入了唐古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