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放蛊 > 第五十四回 战阵

第五十四回 战阵(2/2)

目录
好书推荐: 灵狐英雄传 异世之我要成仙 水注八方 随身带着计算器 参道 召唤之美女香囊 重生三国之西凉马超 爆战传说 破城时刻 符咒学徒

八名古帝强者之中,‘十八师弟’可谓年纪最小,就算加上身为超级高手实际年龄看起来要比普通人大了好些,怕这‘十八师弟’也就六十岁左右的样子罢了,而相比于陀婆、柯孝南这些动辄**十岁的老家伙,还真是小了不少。

闻道无先后之分,独强弱之分,这是江湖中人的共识。修炼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江湖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地方。

虽然‘十八师弟’年纪最小,但是,在这八人之中却是最恐怖的存在,一挑三不但没有任何的吃力,反而显得游刃有余,不得不让围攻他的陀婆、胖老者,已经三生族的巫九心中骇然,心中猜测对方虽然也是高手,但是,却比自己等人高了几个层次。

柯孝南对于自己这个‘十八师弟’的实力自然相当了解了,所以,对于他能够以一己之力对付胖老者三人的围攻,一点都不奇怪。

‘十八师弟’名唤剑帝巫斗,在整个医宗,甚至是整个巫门的名头都相当的响亮,虽然他并没有进阶古帝巅峰,还仅仅只是一名二流古帝,但是,却有堪比古帝巅峰的实力。

而给巫斗带来这么强悍战斗力的原因,无非和他修炼的武技有关了。

《剑》,这便是巫斗修炼的武技功法了。光听名字就知道这部名为剑的武技非同小可,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部秘籍乃是巫斗的师父,一名散仙强者给巫斗的,也是一部适合武者修炼的仙法,和《龙游步》倒是一个层次。

而巫斗的强悍还不仅仅限制于此,意境之剑的领悟让巫斗在剑之一途的成就,更让人期待。所谓的剑之意境,无非就是意境兵器话的一种体现了。

巫斗的攻击十分的简单,要么劈要么刺,但是,却威力惊人,胖老者三人无一敢硬接巫斗之剑的,不管是意境的防御还是真气的,在巫斗阔剑之下,都仿若切瓜一样被切开,直捣黄龙。

这样一来,与其说是陀婆三人围攻巫斗,倒不如说是巫斗在追击三人。

这样的结果也不是一点原因没有,虽然胖老者三人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实力却无法和巫斗相比,胖老者也就刚刚进阶二流古帝,根本无法和进阶二流古帝好些年的巫斗相比,而陀婆和巫九就更不如了,都只是三流古帝而已。再有巫斗还有仙法秘籍《剑》呢。

柯孝南对上巫皇和巫帝也占尽了上风。不为别的,柯孝南可是名副其实的古帝巅峰高手,纵使没有《剑》这样的超级武技功法,但是,足足比巫皇二人高了两个层次,又岂是二人能够撼动得了的呢?

柯孝南战斗之余,不忘不时的注意着阿狼二人的战斗,甚至,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阿狼的身上,而非是眼前围攻他的二人。巫皇二人自然也发现了柯孝南的分神之举,心中愤怒的同时,却也拿对方没有办法,毕竟对方确实比自己强了太多。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两团战斗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也好似没有任何的改变,枯燥的还是枯燥,激烈的依旧激烈。

忽然,战场中有了变化,只见和胖老者三人对战的巫斗,全身气势大增,竟然在胖老者三人的围攻之下,还有所保留,这忽然迸发出更强的实力来,顿时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巫斗逼退胖老者三人的同时,身形一闪,如蓄势待发的箭一样射了出去,竟然直奔那白衣圣姑而去。

见此,胖老者顿时大惊,口中高呼:“保护圣姑”身形急闪而出,连忙朝巫斗追上了上去。

陀婆和巫九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点头,也连忙追了上去,无论怎么样,都是蛊族之人,他们又怎么可能见死不救呢?

“保护圣姑……”又是一阵高呼,却丝毫不乱,顿时,白衣女子冷目一凝退回人群的同时,万毒族中飞出一共二十三条黑影出来,形成一张网朝巫斗撒了过去。

这二十三人无一不是凡帝强者,介于虚帝和实地之间。可能是知道凡君和古帝之间天堑一样的差距,万毒族并没有凡君之辈杀出来。

若仅仅是一群凡帝强者挡不住巫斗,胖老者还并不那么惊讶,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实力的差距已经不是用数量就可以弥补得了的了,但是,他们万毒族的这二十来位凡帝可不是一般的凡帝,他们都懂得合击之术,而且一起战斗也久了,分开也许实力不强,聚在一起却能够发挥出惊人的实力,说他们堪比古帝的战斗力也丝毫不为过。

可就是这样一群懂得合击之术的凡帝高手,在巫斗的面前,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见奎斗一剑刺出,也不见有多大的威势,却直接将挡在他面前的人网撕开,直逼白衣女子而去,眼前的凡帝没有对他造成丝毫的阻碍。

“战阵”连二十三名懂得合击之术的凡帝都没有阻止住的巫斗,却在杀到万毒族面前的时候停了下来,口中惊呼而出。却是在他的面前,万毒族的人早已经组成了一方四四方方的战阵,无一不是凡君高手。

战阵中央,正是那白衣圣姑主持。

“归位”又听白衣女子忽然一声大喝。紧接着,那原本被巫斗击散了的二十三名凡帝,有十六名纵身跳到了人海之中。

第五十四回战阵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