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信息【第一更】(2/2)
牛十三又摇了摇头,他跟徐秋在一起,摇头几乎成了每天的习惯:“你却是说错了,上次参加武斗的有着七千多人,而幻境的却是只有寥寥两千人。”
“啊!”徐秋不解的接着问道:“那是为何?”
“武斗好歹前二十都能晋升,前一百名至少能留在醉云镇里过上如同俗世的日子,不同咱们一般守在深山老林里。可这心试幻境却不同,每一次内门弟子考核,不管多少人参加,能有十名通过都算是多了的。”牛十三心有余悸的解释道:“三十年前我带着一名杂役弟子来参加考核时,心试幻境有两千人参加,最后才通过了四人。”
“才四人?”
牛十三肯定的点了点头。然后徐秋皱起眉头来,听牛十三这么一说,只要他不是傻子,也该知道选择什么了。而且,尽管来时没看到那桃花乡,可若是留在这醉云镇,至少大姑娘小媳妇儿的可是满街都有………
这般想着,徐秋便与牛十三说出了自己要参选武试。牛十三便点了点头,说是三天后便领着徐秋去报名,而接下来两人便坐在这双间儿离相继无语起来。徐秋皱着眉头想了想,才开始问起来牛十三一些关于这玄界最基本的常识和三云宗的大致情况。这些东西他也问过朱老三,不过朱老三却也是不怎么清楚,含含糊糊的说法反倒让徐秋的思路更混乱了些。而牛十三刚才说过自己在三十年前曾带过一个杂役弟子前来参加考核,想必以他的资历对这玄界和三云宗所要了解的更深入一些吧。
牛十三见徐秋问些玄界的最基本常识,才微微一笑,给徐秋解答起来。
玄界其实跟徐秋原来的人间界一样,一块大陆上分许多州郡,大陆旁边是无尽的海域。而这大陆上,无数的州郡林立,更是有着许多国家分布再此,这些便是朱老三和牛十三嘴里的俗世。而凌驾在这些国家皇权之上的,便是宗派。
而三云宗便是这样的宗派之一。被其所在地云州的两个大国供奉起来。而三云宗则是庇佑这两个大国国运昌盛,风调雨顺。
至于这玄界,玄妙之界,通玄之界。则是所有宗派、奇人异士、妖魔鬼怪的统称。
只要是世界,只要存在着,就一定有着利益的纠葛与理念的分歧,还有种族的区别。于是便有了仙道、魔道、妖怪之分。
“仙道、魔道、妖道?”徐秋听到这里,若有所思的对牛十三说着:“这妖道我倒是懂了,就是那些兔子、鸟、狐狸修炼成精了,然后成为怪物的存在统称,这魔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仙道就好比是官兵,魔道就是山匪反贼呗。”牛十三通俗的回答者徐秋。徐秋也点了点头,脑子里却是有着不少思量。毕竟七年前,他可是一个反贼。而且作为在俗世中摸爬滚打过一阵时间的朱老三和牛十三,他们对于这什么仙道、魔道、妖道的也仅仅是认为因为利益而区分开来的,并没有甚么特别的观念。
至于修炼上面的“名词”,徐秋也是得知了不少。其实关于这玄界,不管是仙道还是魔道还是妖道,只要是追求长生不老的,统称为修士。
而徐秋和牛十三还算不得修士,只能说是凡间的一流武者。所以,对于修士的修为概念,牛十三也就止步在了他们的能力叫做“真元”是由内部丹田处吸收外界的灵气,然后通过许多种特殊法门加强灵气的性质而形成的能量。修士的神念是什么玩意儿,牛十三也说不清楚,支支吾吾的,倒是让徐秋打消了问下去的念想。随后徐秋又开始问起牛十三关于练通穴窍方面的问题。因为自从练通了周身的三百六十五次处穴窍后,徐秋感觉着自身的许多状况都变化了很多,尤其是从那深山野地里一路跑来,他不仅不累甚至连饥饿感都没有。这让他这个外门汉难以理解。于是他就准备问问牛十三,比较人家都练通周身穴窍许多年了。
牛十三听的这个问题,却是将紧皱的眉头一松,然后为徐秋详细解答起来。
人没有开始练穴窍时,体内的真气是由先天繁殖的时候吸入外界的灵气消耗遗留的。这些徐秋也都明了,真气逐步开始转换成半真元的过程徐秋也经历过,他大致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让他不解的就是练通穴窍之后的情况,毕竟在他保持本我意识的时候,他只练通了九十处穴窍,实质上自己并没有练通到三百多处穴窍的经验,不然他也会多少了解一些。
好在牛十三再此方面果真是知识渊博,不一会而就给徐秋讲解清楚。
首先练穴窍和练通周身穴窍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为人的三百六十五处穴窍遍布周身,与身体的每一处血肉、筋脉、骨络相互接连,可以说是身体内所有器官构造的一个门户。每练通了一处穴窍,就好比是打开了一道门,一道由体内连接身体外界的门。真正意义上的吸收天地间的灵气。所以,每一处的穴窍练通都意味着这个穴窍所在的身体内部可以充分的吸收到来自外界的灵气,然后灵气进入体内,开始改变着体内的生命构造,使之得到更向上一个层次的进化。
所以,每练通一处穴窍,就是进一步的改变着身体内的状况,由凡人的躯体开始完成第一步蜕变。
而当人练通了周身的全部穴窍时,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凡人躯体的第一步蜕变。完成和未完成自然是有着天壤之别。
等人体在练通穴窍的过程中完全熟悉并且进化到能接受外界的灵气时,他自然而然的可以从外界吸收灵气进入体内。灵气能促进阳精成长进化到婴儿的地步,维持一个人的体力和生存能力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这也是徐秋一路消耗体力前行,不但不饥饿劳累,反而精力十足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