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乌云(2/2)
到此时,我朝阳与汉中、江东便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我等无需参与争斗,只需在草原上埋头训练兵马,在朝阳、萍乡之地上大力发展政事经济,不出五年必然有横扫天下之能。”
徐秋躺在床上琢磨道。这一个月来,他不仅在疗养伤势,也开始逐步分析起这天下的变动原因。
也有其父亲徐安坤的一系列安排打算。
此时的徐秋伤势尽复,而对于徐安坤从过去到如今的谋划动作,也都渐渐的分析透彻。
不得不说,想得越透彻,徐秋就越发的敬佩起自己的父亲。
这才是天下枭雄的本色。
叹口气,徐秋也猜测到,只等雍王给京师方面压迫的狠了,才是自己和严涵出手的时机。现在他只需慢慢的准备,如一头狼般,在猎物的四周慢慢的埋伏下来。
因为此时的他,只能先作头狼。
但他坚信,他会有纵马驰骋中原地,一统天下我为尊的那天。
他坚信着。
二月二日,龙抬头。天阴。
摇了摇头,看着京鸣城内略有生气的景象,徐秋却是寻思着,这些在几日后,就会化为乌有。
趁着还存在着,那就在这勃发的生气中好好珍惜吧。
雍王赵应,若是没有其兄神武帝在,他一定会是个皇帝,而且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一代大帝。
可毕竟,他生在了神武帝的年代,只要神武帝活一日,他都只能是配角儿。
可是他的才能,他的魄力,他的胆识谋略都不能因为他是配角,而被否定。更因为主角是神武帝,才突显出能当上配角的人,一定不会是凡夫俗子!
雍王刘应用他的手段、武略证实了这点。
大兵北上,遭到同等数目的敌军堵截尚能运筹帷幄,稳驻长江边儿上,更是保持了后方补给不断,几次挫败中原大军。后来在二月一日更是领兵北上,两日内拿下空城七座,并且趁胜追击,与军神之子李文武决战于合肥、六安等地。其后方岳阳附近的一些重镇虽然遭到了一直蓄势待发的汉中军的猛烈侵袭,但是依旧牢牢的将汉中军阻挡在了西边。
随后,二月十三日。大周朝在今日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好事:朝阳二十万大军在京鸣城外惨败于萍乡军,刘本云大帅追敌六里,杀敌无数。
一件自然是坏事:雍王刘应领兵三十万在合肥大败军神之子,也就是大胜了当今的兵马元帅李文武。
得了合肥及周边重镇后,雍王刘应将他锋利的剑遥遥的指向了京师洛阳。
对于岳阳等地受到的汉中军攻袭,雍王丝毫不在意,数十万大军依旧驰骋而上,不停留片刻。
所过之城池抢夺粮草、壮丁,浩浩荡荡的军队一路直逼京师洛阳。
对于此,本来昼夜攻坚的汉中军也突然停了下来,只是围困住岳阳的几座重镇。
但是后方大批的军队调动,逐渐进入中原的土地上。
谁都知道,汉阳军在静静的等待着京师宣布攻破的那一日。
天下的棋盘,博弈的棋手,将他们的棋子也一步一步的落在了徐安坤所规划的格点上。丝毫没有偏差。
二月十四日,京师城北的近二十万驻军和京师城南方近期才收缩的三十万军队开始大部分往南调动,用来抵御雍王发狠而上的数十万兵马。
空空荡荡的皇城内,只有零零散散的些许御林军巡视防守,一声谕令响奏在整个皇城中:“传朕旨意:着萍乡郡统帅刘本云死守京鸣,不得有误。等朕王道之师大败逆贼,北上朝阳之日,封其为萍王。”
就这样,刘本云大将军的威望再一次提高,他门前的停靠的权贵车马又是多了不少。
按照老规矩,这次纳了四房小妾,非大宴四日不可干休。
对于继武帝下的圣旨,徐秋还是在严涵那得知。
“对于萍乡军的粮草所在,这十来日里我等终于探查清楚。”严涵从怀里拿出了几枚箭头,放在了身前的桌子上。“二月十六日夜里,正是刘本云纳妾的日子,那日就祝愿公子与末将一齐成功。”
徐秋正低头研究着严涵放在桌前的箭头,听得严涵的这话后,他缓缓的抬起头来,深深的看了严涵一眼,便郑重的点了点头。
严涵笑了起来,用手摆弄了下自己的一头卷发,就起身离去。徐秋将他送入门外,看着他身影随着夜色逐渐隐去,徐秋也默默的关上了房门。
他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次见这位卷发的将领。
这几日徐秋不仅将刘府的情况探知熟络,也对于萍乡军所驻扎的地方远远的望上了几眼。十来万的军队,看不着边儿的帐篷营地,无数的旗帜飘荡………
“唉!”轻叹一口气,徐秋就坐在椅子上。
他缓缓得从靴子里拿出这十来日从不离身的七只弓箭来,默默的将七只弓箭的箭头换下,换成方才严涵所带来的特质箭头。
然后站起身来,徐秋从床底下拿出被黑布包裹的长弓,摸了摸腰后的短剑,随着夜色,徐秋也陷入了沉思。
(汗,一下午搞出了两章,寻思着情节马上就要进入**,语速也变得快了些......没事,质量总体上不会减弱滴!)
<ahref=http://.qidian>起点中文网<a href="http://.qidian" target="_blank">.qidian</a>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