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出行(1/2)
易而散之盖世豪雄
易而散
第一卷:在人间
第二十八章:出行
十二月二十日,大雪连天。
郑县的西大营内,并没有因为这漫天大雪而停止行动。
每个兵将都忙着拆营拔寨,搬送粮草,装带军备军需,紧紧有条的完成每一项。倒是显现出这支军队严整的军纪。
史秋喜依然在他的营帐内,站在行军图旁,用右手来回指点着行军地图。
徐秋则是伫立在他的身后,猜想着这人的习惯是否从父亲那学来,都是喜欢时不时的点弄着行军地图。
徐秋已经在这西大营内呆了三天,和西大营中的大小的军将也有了几分脸熟儿。
西大营军士中也都知道了史将军身旁,来了名新的侍卫,听闻其人身手很是不凡。
不过,现在正是要行军之时,却是没人前来找徐秋练手。这也给徐秋省去了不少麻烦。
而徐秋通过这几日的观察学习,对于军伍常识也算是了解了不少,至于那战阵谋略,兵法诡道,他依旧是个门外汉。
不过嘴上也能勉强结结巴巴的说出个一二三来。
他也大致知道了西大营有着近一万九千名士兵,并且全部是骑兵。
善于使用弓箭的有着三千人,这三千人中还有一两千人是草原上的游牧人,他们的箭法超群,百步穿杨如同饮水吃饭。
“你的身手不错?”史秋喜来回点弄着地图,见没有可思索的了,就随意的问起徐秋来。
听得史秋喜这样问,徐秋急忙回过神来,回道:“是如此。“
“是跑的快,还是比较能打?”史秋喜接着问道。
“轻功与搏杀之术都擅长。”
“好。”史秋喜点了点头,将手指向萍乡版块的正中央,那是一个黑色的方框,方框上写着“天临”。
“那你即日前往天临城,”史秋喜突然说道,然后顿了顿:“还有七日,就是萍乡郡守胡龙生的父亲过古稀大寿,我要你借此拿掉胡龙生的项上人头。”
徐秋惊愕的看着史秋喜的背影,他疑惑的问道:“非得拿下人头?”
“杀了就行,这只是一个比喻………”史秋喜不由得笑了起来,他转过身子拍了拍徐秋的肩膀,说道:“明早就启程,我会派一名军中斥候为你带路。”
“喏。”徐秋急忙单膝跪下,张口应承。
心里却在琢磨着,这厮倒是在这一点上,跟他爹徐安坤颇像。什么事都是想到了,就立马安排人去操作…..
胡龙生,萍乡郡郡守。
武功修为颇为不凡,其人善于调动兵马,快速结阵布防。
徐安坤大军突袭,必然会遭受到此人的阻挠。
而且骑兵不善攻城,但是萍乡又是城镇颇多,所以得对于萍乡郡城的军事将领,进行大规模刺杀,这样才能稳操胜算,一路直逼京师。
“等到了天临,动手之前还会有两人在胡府附近与你会合。”史秋喜看着单膝而跪的徐秋,接着说道:“毕竟你一人,风险颇多。”
“喏。”徐秋再次应声道,知道了胡龙生基本情报后,徐秋在心里暗咐着:“妈的,让我一人去刺杀个气动随心的武将,老鬼都知道风险多,不,应该说是全是风险。“
史秋喜点了点头,就挥手让徐秋退下,示意他下去准备。徐秋站起身子,便转身离去,走到门前,却扭头故作疑惑地问道:“不知末将离去后,将军的安全………”
“不必操心。”
“喏。”
徐秋便这样出了营帐,看着满天飘舞的雪花,轻轻的摇了摇头,便走向军备营。
第二日,天尚未亮。徐秋就穿着一件紧身黑衣,驾马出了西大营。他身后背着一个小包裹,里面放的是些碎散银子及两块硝石,而腰里则别着那把古朴短剑。
出营地没多久,就有一匹快马跟上了他。一名二十来岁的青年骑在马上,他打扮的很是平常,笨重的棉袄披在身上,头上戴顶厚厚的棉帽。这人便是乔装打扮的斥候将领了。他骑马跟上徐秋,见徐秋一身轻薄打扮皱了皱眉头,然后淡淡的说道:“徐侍卫,在下夏吴敦,是斥候营副将。”
“夏将军,”徐秋抱拳一礼,对着夏吴敦笑了笑。
“徐侍卫这穿着未免有点与常人格格不入了些,在下虽然知道徐侍卫武功不凡,但是咱们是前去天临执行任务………”
徐秋对夏吴敦急忙摆摆手,胸有成竹的说道:“无妨,我在那朝阳郡时就听闻胡龙生喜好招募江湖武人,收回自个军中好生优待。所以我这身行头去了,反而是武人疑心的。”
这些当然是徐秋胡编出来的,他才到西大营时就没带得什么厚实衣物,所以此时自然也就穿的单薄,不过听了夏侯惇如此说后,徐秋也打定了主意,去了那天临后变买件厚棉衣,省得让人生疑。
“是夏某唐突了。”听闻此,夏吴敦也对徐秋抱拳一笑。
两人就这么谈笑间,纵马而行。
在这漫漫雪天下,两匹快马驰骋在山林之中。
过了郑县南边的山林子,就开始进入平原地带。
再往下走,就是萍乡郡的辖地。
从郑县赶往萍乡郡的中心位置天临城,往日一般需要四天。
而现在又是冰雪封道,想要到达天临城没有个五六天是不行的,所以徐秋等人在路上一点也不敢耽搁,吃喝全在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