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夜谈(1)(2/2)
“凌师爷,您接着说说我爹当年的事迹呗,我在这朝阳郡里生活了恁长时间,对于我爹的事,却是知道的不多呀!”
徐秋又与凌师爷聊了会儿,期间凌师爷问了他不少关于朝阳内部的情况,和徐安坤的私事儿,徐秋却是张嘴就来,没有担忧什么。毕竟,徐秋可是知道,他爹能让他了解到的私事,都是传遍朝阳都无所谓的。
过了会儿,凌师爷才接着说起徐安坤的往事。
“这里的居民住户都是打怕了匈奴人后,才迁居而来,他们对于当年的定奴之战自然是知之不多的。”儒生又喝了口茶水,才面条斯里的说着。“当年的徐大人十二岁从军,十五岁即为千夫长,武功搏杀之术,闻名三军。
记得是三十年前,陛下见我大周气势已成,而匈奴还敢接连到我北方烧杀掳掠,自然是要狠狠的打还回去。于是便聚兵萍乡,号令三军,北上伐奴。”
“自那时,军队征调,就将你父亲调往了左路北上的林继,林老将军手下。林老将军得知有个十五岁的千夫长,他自然是惊讶无比。
就要想法考验其武艺兵法。
却没想到,令尊果真是神勇盖世,他不尽力战林老将军座下的三大高手,撑了四百多个回合才败下阵来,而且在后来的演绎兵阵,和那林老将军亲自对战。三个时辰,林老将军才将你爹拿下。”
“这事过后,令尊的名望更是响彻三军,当时他才十六岁!
后来在林继老将军的推荐下,令尊得自陛下亲点,成为了我周朝最年轻的将军。
再后来就是定奴之战了。”
“十六岁,”徐秋惊愕的站起身来,瞪大了眼睛,“能力战那林老将军座下的三大高手,至少也得是气动随心的修为吧。”
儒生听得这话,却是摇头:“至少得是气动随心之境里的一流。”
“那我爹现在得有多强?”徐秋泄气的坐了下来,喝了口身前的茶水。
“怎么,徐公子对令尊就这么不了解么?”儒生却神秘一笑。
见得儒生的神情,徐秋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多了。
仔细想想,这眼前的凌师爷,在中午喝完酒后,说是要逛一逛朝阳,便让自个儿领他出来,走了一会儿又用言语挑逗自己,诱发出自己对父亲当年之事的好奇,随后让自己将他带来此间茶馆,在细细套出想要的东西,好不高明。
看来自己在与人玩弄城府心计上,还差了不少路子,至少是不如李全二的。
越想徐秋的内心越是凛然,对于眼前的这个儒生,愈发的戒备起来。
短暂的无言后,凌师爷又笑了起来,接着说道:“记得当年,令尊徐大人,可是单枪匹马的,三出三进匈奴人的万人骑兵,基本成了个血人儿……….”
“凌师爷的口才若是开个茶楼,自个儿出面说书评道,想必是日进斗银啊。”徐秋赶紧笑着接口,岔开了话题。
他可怕自己不禁神间,又被眼前这厮套了进去。
不过自己转念一想:父亲当年这等威武,为何现在却是名声不显?
不过,这个问题马上就被徐秋深埋心底,毕竟父亲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打算。谁也不会认为十五六岁就能领兵打仗的人,会是一个傻子。
雅间里,又是一阵沉默。
徐秋却是闲不住,慢慢地,又与凌师爷聊起了南边的生活情景,水果作物,还有那人情风貌。
凌师爷果真是学识渊博,徐秋所问之事,只要不是过于偏僻疑难的,基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渐渐的,徐秋也不由得佩服起凌师爷来,说他学识渊博,见识广远。
这两人一问一说,倒是颇为愉快。茶水也喝了一壶下肚。
徐秋见这凌师爷答得兴起,眼珠子一转,突然问道:“不知道凌师爷认为,我等在年节之时发兵南下,胜算几何?”
“至少有五成……….额……”凌师爷想也不想的说了出来。
随后他眼珠子一瞪,才反应过来。
看着徐秋带有异色的眼神,不由苦笑:“老子英雄儿好汉,古人诚不欺我。”
徐秋也随着凌师爷的自嘲,而笑了起来。
听得凌师爷的回答后,他突然确定了心中的猜想,却是觉得一股莫名的激动,从他身体的血液里迸射而出。
徐秋,他也想如同他父亲一般,挥鞭纵马,驰骋沙场。
随后,徐秋更是正色的问起凌师爷事情来:“不知师爷认为的五成胜算从何而来?”
听得这话,苦笑的凌师爷赶紧摆了摆手,一口回绝了徐秋:“公子此事,今夜自然会得知的,现在就容凌某卖个关子。”
“今夜?今天晚上!”徐秋这回可是真的被惊讶住了,他愣愣的看着凌师爷,想了会儿就赶紧站起身来,一把拉着凌师爷就往回走去。
“公子这是?”
“急着回家呗。”
“娘的,蒙在鼓里这么长时间了,可算是要见天日了。”
这般想着,徐秋却是更焦急了些。
………
(刚才看了看,还是决定把这一个大章节分成两次发吧,不然读起来会觉得很急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