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把的银子等你赚!(2/2)
到时候再给他们灌输仁义理智信严勇的大道理!
望着大路上烟尘滚滚而去的人流,史进摇了摇头,
人到都是青壮,可这武器简直是贻笑大方,最多的是扛着锄头的,次多的是扛着草叉的,提溜着斧子菜刀的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还有壮汉肩上抗个长柄铁锅的。
说起来倒是李吉和一帮猎户装备都还齐整,人手一把猎弓几支羽箭,多还有猎叉和哨棍,腰间别着匕首和猎刀。
看上去武器最像样的得算是王四领着的庄客们,一小半朴刀,一大半竹竿铁枪,其中有几个也背着画弓插着羽箭提着猎叉,想来是平素跟着史大郎打猎的贴身伴当!
趁着队伍跑出去的功夫,打麦场上史进自顾踱着步琢磨这队伍的兵种应该怎么搭配才好。
按大宋军制,一般以50人为队,2队为都,5都为营,5营为军,10军为厢。营又通称为“指挥”,是作战的基本单位。
步兵1指挥为500人,骑兵略少于此数,史家庄的青壮差不多能编六到七队,也就是3个都左右!
宋军一都百人中,刀盾兵八人,长枪兵十六人,其余俱是弓弩手。
换言之,大宋朝的步兵主要武器是弓弩,一都百人中七十多个是弓弩手,好处是远程打击力强,坏处是被人突进到短兵相接肉搏的程度,往往刀盾兵一垮,后边长枪兵和弓兵全线崩溃,近战武力堪忧!
重甲步兵的防护力倒是够了,可机动xìng又没有,被打的时候重步兵第一跑不掉,第二追不上,变成了人体盾牌只能用来固守,也不是个事!
何况史家庄的庄丁充其量不过是乡兵级别,要弄到朝廷制式重甲完全没可能!一切只能等自己将来研制装备,可这就远了去了!不是眼下这时候能考虑的事!
史进一时间有点犯难,刀枪盾都好办,神臂弓却是制式武器民间绝难看到,整个华yīn县估计也就不超过20架平时还都锁在库房里等闲不敢拿出来用!
而且说是神臂弓,其实是用脚蹬着上弦的踏张弩而已。
至于弓,步骑都好用,民间各种各样的猎弓画弓倒也是不少,军中制式的黑漆弓黄骅弓不过就是取材和用料好一点罢了,弓的问题倒容易解决。
就是弓手培养不易,除非是曲线抛物shè靠覆盖率来杀伤敌人,可自己这边也就三百人的队伍,能配多少弓手呢?
史进思前想后,觉得还得加强刀盾兵和枪兵的比例,一支只能远程作战的队伍缺乏刺刀见血的悍气,战斗力再怎么强也是外强中干,只有不怕见血敢于短兵相接的队伍,才能捶打磨练成百战雄师!
而且刀盾兵和枪兵练起来比弓兵速成的多,关键就是保持队形和严守战场纪律,用集体的战法来摧枯拉朽的消灭当面的敌人!
就这样,三百人马,选一百身强力壮的当刀盾兵,再选100身手灵活的培养成弓兵,剩下的歪瓜裂枣统统当长枪兵!
临阵时前排刀盾兵推荐,中间长枪兵挺枪乱戳,后边弓兵抛物线远程攻击!因陋就简,好歹把起家的三百子弟兵先给练出来,等搞定了少华山一伙,再择优扩充和组建两队马军!另外哨探的游骑兵也得尽早组建起来。
金鼓声讯号和旗语也得尽早的教会这帮乡农!击鼓而进,鸣金而退!学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战场上要的是勇气和纪律,史进压根不信演义小说中的那种两军对圆,武将单挑,一方败,全军败的神话扮家家故事!
打仗要这么简单哪还来什么火烧赤壁官渡之战,吕布又怎么会身死白门楼?
打仗一定得靠队伍的实力和主将的运筹帷幄结合起来才行,个人不过是匹夫之勇,靠个人武勇行走江湖或者校场比武是可能的,要想获得大型战争的胜利,绝非一个悍将就能推倒一切的!
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史进招手叫过身边一个老成的庄客,问道,“咱史家庄近旁可有趁手的铁匠,我瞅着这帮子弟的兵器问题实在是第一要解决的要务,铁匠铺子咱早晚得弄齐全了!”
那老成庄客见史进动问不敢怠慢,赶紧插手应诺答道,
“史家庄前后左右四庄都有个把铁匠,不过手艺俱都一般,打个锄头镰刀,给划犁上补个把缺口是没问题,要整治军器怕是不成!”
史进皱起眉头,道,“那么左近何处还有手艺好的铁匠?难不成爷还得去华yīn县淘换兵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