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1/2)
() 进了书房,关起门来眼前只得一个大宋政坛常青树老狐狸,一个新晋的驸马爷和边军大将,史进此时不表忠心,更待何时?望着端着茶盅一脸期待的蔡京,九纹龙信誓旦旦的表白道,
“恩相且恕史进大胆,史进虽是个粗人,却也知这大宋朝,蔡相和童相二人便是当今圣上的左膀右臂,都是缺一不可的擎天柱,恩相待史进的拳拳之心,史进心知肚明,某于朝堂上毫无所求,只盼能在边关杀敌,为大宋,为圣上,为蔡相和童相练一支jīng兵出来,早晚收复燕京。
依史进看,历次童相在边关能打胜仗,若无恩相一力于粮饷军械后勤上的保障和朝堂上的支持,必不能成!旁人看这军功尽归于童相,史进却知,恩相在其中的功劳却只大不小!”
一番话说的蔡京心头熨贴无比,这个娃娃,嘴里说自己是个粗人只会书舞枪弄棒,一不留神嘣出来个“愿为蔡相举鼎”,这鼎能乱举的嘛?可听了真叫人心里那个舒畅!这会儿又是对自己猛来一顿溜须拍马,虽然知道这九纹龙在恭维自己,蔡京依然觉得心里受用无比。
眼前这九纹龙,年纪虽轻,见识可不比常人啊,知道若没有老夫在朝中一力维持,那童贯和边军想打胜仗?门都没有,钱粮夫役都在老夫手里,打仗不就是打钱么!没钱打什么仗?拖你三个月军饷不发,别说打什么胜仗,不哗变啸营就不错了!
史进见一通马屁拍上去,这蔡京光眯着眼掂着胡须笑,只不说话,于是又道,
“依着史进看,蔡相跟童相,都是我大宋朝最大的功臣,最大的忠臣,只要二位恩相能始终团结如一,我大宋朝稳如磐石,坚不可摧,若得二位恩相的支持,给史进五年时间,不,三年!必为二位恩相在边关练出一支jīng兵来。
到时候唯恩相马首是瞻,北伐燕云,西征大漠,南平吴越,开疆拓土,一力保我大宋江山千秋万代!不过咱大宋朝这禁军,这么些年下来全成架子货了,没上过战场在死人堆里打过滚,在刀头上舔过血的,成不了敢战之士百战雄师啊!必须得在战场上练那个jīng兵,而依史进看,西夏、辽和咱大宋中间这块地,就是练兵的最好场所!”
蔡京凝神思索了下,道,“驸马说的是河东路西北角麟州、府州和丰州那里么?”身为宰相,这厮对大宋朝的地盘熟悉无比。
史进点了点头,道,“以太原府为后方基地,以丰州、府州、麟州,还有保德军、火山军和岢岚军为前方,在此驻扎和训练一只jīng兵出来,将来北方若有变,出奇致胜,必能一战而定千里!”
蔡京沉吟了下,眯起眼睛看着史进,缓缓道,“驸马乃天降奇才,实为大宋之福,不过这边关之事且不急于一时,老夫心中对你的看顾,你却才也都说了,我只问你,若rì后童相与老夫政见不一,驸马却持何立场?”
蔡京这也是把史进逼到悬崖上来问了,要想全面控制童贯这枢密使,蔡京自问做不到,要做到也不会等今天了,大宋朝虽然尊文抑武,这童贯却是唯一的例外,无他,宦官无后,只是皇帝家奴,夺不了官家的江山,而自己蔡氏一族,却权倾朝野,门生故旧遍地,大宋行政和财政官员的晋升提拔调动,一应事权俱抓在自己手里,这也是自己每过三五年,要被道君皇帝剪羊毛一样,借着政敌的攻讦,给修理一番的缘由所在!
蔡京要逼史进说真话,他自问识人无数,若史进虚与委蛇心口不一,自信看得出来。
史进毫不犹豫的道,“只要恩相是为了大宋社稷百姓和子民着想,史进支持恩相义不容辞!”
蔡京吃了一惊,在他看来,童贯对史进的帮衬提携和拉拢,对史进的恩典,比之自己可要直白有力的多,起码连着在朝堂上讨论如何封赏史进的功劳,这童贯是上串下跳不遗余力的跟自己争,自己虽然送了宅子女子和仆役给史进做现成的驸马府,自问仍嫌不足,比不得童贯,童贯对这史进如此看重如此提携,怎么这厮一转眼就敢这么单边倒的投向自己?难道这厮竟然是个养不家的白眼狼?
“九纹龙,童相提携照拂你不遗余力,对你恩宠有加,枢密院又是你的该管上司,你。。。到时候能真的站出来支持老夫,而不是童相?”蔡京的声音喜怒不现,却透出一丝冷意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