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六年的等待】(1/2)
() 韩旭的家位于宁海市有名的乌鸦巷,是一个脏乱的棚户区,治安很差,小偷混混的聚集地,恶势力在这滋生蔓延,十分猖狂。
和夏桔梗挥手告别后,韩旭踏着金黄sè的斜阳,穿街入巷,十三年过去了,他记忆中的街道路口却依旧清晰。走入乌鸦巷,看见了自己的家。
所谓的家,就是两间低矮的平房,外面一个石棉瓦搭建的小厨房,而周围很多住户已经加加盖了两层甚至是三层的楼房。
一个老大妈站在门口,安详,就像一盏灯,不亮,却让人温暖。她身材矮小,有一张神似农村妇女的沧桑脸庞,皱纹如白桦林的斑驳树皮,记录着chūn夏秋冬的寒暖。
她就是往那里一站,平静的目光带着一丝期盼,像饱经风霜的灯塔,既想指引那迷途未返的轮船返航,又担忧轮船搁浅。
十六年前,韩旭的母亲因早产而死,父亲不能忍受贫困和饥饿,抛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幼儿,年事渐高的母亲,远走他乡。从那天起,这个老大妈每天下午都在门口站上一阵子。
这一站,就是十六年!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六年?扳开你的双手,一只手的手指头可能数不满,两只手的手指头一定数不满。
如果说上辈子韩旭最恨的人是谁,那么一定是那个生他却不敢养他的孬种。他不恨他抛弃他,他恨他让眼前的这个老人在门口站了十六年,牵挂了十六年……
“nǎinǎi,我回来了。”声音有些哽咽,韩旭跑了过去。
“旭子放学了,快点进屋,马上要中考了,nǎinǎi特地炖了一碗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呢。”大妈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将韩旭的书包取下,到厨房忙碌起来。
走进门,家中陈设简单,朴素,寒碜,烙满了贫穷的痕迹,但很干净,不邋遢。不大的屋内只有一张老旧桌子,一台收音机,一条长木凳子,可以展开当床用,上面还放着蓝sè印花被单,这就是韩旭睡觉的地方。
站在这狭小yīn暗的平房内,韩旭倍感亲切。对人而言,一个地方一旦住成了家,无论它是破败残缺,还是人去楼空,总会带着某种眷恋。
韩旭和nǎinǎi坐在桌旁吃饭。桌子上有两碗菜,一碗是生冷毫无油水的腌制酸白菜,一碗是香喷喷的红烧肉,这还是因为韩旭马上要中考了,nǎinǎi想着自家孙子要补充营养,特地买的半斤五花肉。他家极穷,这十六年nǎinǎi靠捡破烂,当保洁员将他拉扯大,供他读书上学,自己却从未买过一件新衣。
“旭子多吃点,争取考一个好成绩。”nǎinǎi看着大口吃饭的韩旭,笑逐颜开,将脸上的皱纹扯得更深,丝丝银发在昏黄的电灯下有些晃眼。
“nǎinǎi,我一定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
韩旭抬起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想给这个经受太多辛酸的老人一些慰藉。
“好,好,我家旭子好样的。”nǎinǎi脸上笑容更浓,心中却开始盘算着旭子上高中的学费,又该去哪个亲戚家借钱的事情。想起那些亲戚的势利眼,不由得忧心忡忡。最后还是决定多找一个清洁工的活儿做做。
nǎinǎi给韩旭碗里夹了一大块肥油红烧肉,然后夹了半筷子酸白菜放在自己碗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