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
在正式阅读本书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个名词:yīn阳先生。
yīn阳先生,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最久可以追溯到到商周时期,再往前那就是传说了,至于其真实xìng,只有老天知道。这是因为现代的社会科学只研究到了商代。据资料记载:那个时候的人们,每当人们要修建城市,房屋和墓地时,或者要迁移时,都要卜宅卜地,也就是说用yīn阳法来选择宅地,邻居和墓址。《左传》有云:“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也。”这实在是太讲究了。
所谓yīn阳,原是相地中的说法,yīn为不向阳的暗面,阳为太阳能照到的光明的一面。一般说来,山之北,水之南为yīn;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时间到了商朝末年,周文王编写出《周易》之后,yīn阳一词就由单纯的明暗的比喻,扩展成为包罗万象的东西了。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了“yīn阳五行”之说。慢慢的“yīn阳”从而演化成为“道”的基础。此所谓:“一yīn一阳之谓道也。”,“yīn阳不测之谓神也。”由此,演化出所有道家学派的理论基础。同样,它也就成了相地学的基础理论了。
chūn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yīn阳学说经过发展也成为其中之一,被称为yīn阳家。这大概就是yīn阳先生的前身吧。
同样这个时期,yīn阳家分为两派:治学派与实践派。专一的治学的大师往往不一定是实践的名家,但是实践的名家一定在治学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在这里,在介绍一个名词:堪舆。所谓:“堪”,就是指天道。所谓:“舆”,就是指地道。堪舆,就是合天地之道,以断地势。从战国的中后期起,就有了专一的相地的工作者,这就是堪舆家。也就是两派中的实践派。而堪舆的理论基础是“地理”学说。《管子》有云:“上逆天道,下绝地理,故天不予时,地不生财。”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对“地理”作了这样的解释。他认为:“天有rì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唐朝大家孔颖说:“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是指地势的结构和调理。堪舆家随着时间的进化,逐渐变成后人口中的“风水先生”了。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yīn阳先生的业务也就不断地多元化。可以看风水(选宅地,墓地),cāo作红(喜事)白(丧事)事,跟兼顾沟通yīn阳,捉妖拿怪。总体来说,yīn阳先生就是吃yīn间饭的,现实中人们对yīn阳先生还是比较敬畏的,不过在我看来,恐怕“畏”字多一点吧。
好了,知识就先恶补到这里吧,故事正式开始了。
我叫李云潇,乍一听,像个女孩子的名字,大家别搞错了,这名字是父亲给我起的,说句实在话,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一个大男人,却起了一个女孩子名字,让我感到非常的郁闷,按照我们李家家谱上起名字的辈分排序,我这代正好占着一个“云”子,用老人们得话说,我是云字辈。我的父母虽然都是高中文化水平,高中学历,在我父母那一代也算是高学历了,即便如此,但是在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想出了个办法,他拿出了一本字典,对母亲说:“闭着眼睛任意翻一页,翻到哪一页就用这一页的第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一页上的第一个字正好是个“笑”字。于是乎,我的名字就成了“李云笑”,这可是个非常典型的女孩子的名字,我的母亲不干了,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起个女孩子名字,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因为名字被别人笑话,她说什么也要让父亲重新给儿子起个威武的名字,不久爷爷nǎinǎi也只知道了,他们同样也不希望自己的孙子起个女孩子名,同样要父亲重新给我起名,最后,没有办法,父亲只好妥协了,他指了指同一页的一个“潇”字对我母亲讲道:“那我们儿子就叫云潇吧,云过竹林风潇潇嘛,很有意境”。
于是我就正式命名为李云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