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调侃中书令(1/2)
() 夹道欢迎的百姓中,不乏封建王权思想的根深蒂固者,对于和皇帝老儿扯得上一星半点关系的人,哪怕是极普通的吃皇粮的当差,即后世的国家公务员,无不是顶礼膜拜。我与当地的最高领导人,当今皇上的亲弟弟,乃八拜之交,已经是妇孺皆知了。在他们许多人的眼里,我就是一方诸侯,一个不折不扣的土皇帝。我的战马所过之处,有人情不自禁地跪倒拜伏,五体投地。我不习惯给别人大礼参拜,对于别人给自己的大礼参拜,也同样的不习惯,更何况是可亲可敬的老百姓,我的衣食父母。
自打发现有人大礼参拜之后,我便坐不住了,当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进入我眼帘的时候,我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赶紧翻身下马,跑过去将老人扶起来。可是不扶还好,一扶就扶出了大麻烦,扶起来一个,跪下去的则更多。到后来,不想跪的,或者想跪却没打算跪的,通通都跪下来了。既然大家都不嫌麻烦,我也不能给脸不要脸,只得挨个儿的扶过去。好在六千骑兵在我的感召下,此时也下了马,牵马的牵马,扶人的扶人,自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否则的话,还真要扶到猴年马月呢。
纵观中国历史,下位者给上位者跪拜行礼,已是司空见惯,而上位者礼恭必敬地搀扶下位者,却是个新鲜事儿。被我扶起来的人,十之仈jiǔ都是感极涕零,哽咽失声。整个上午,我任命的那些下属,韩当麾下的将士,本来是出了城,打算正儿八经地迎接一回的人,倒弄得没有了多少表现的机会,让老百姓抢镜头了。
待扶到一个衣着光鲜的老者,扶起来一看,不由怔住了:“老王,怎么是你?你啥时候来的呀?”那老者竟然是当朝重臣,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王戎嘿嘿一笑:“老夫闲云野鹤,来去无定,岂能以常理度之。”
我催促道:“老王你先进城去,晚辈还有些民心工程形象工程要搞定,耽误不得,等会儿我们再聊。”
“民心工程?形象工程?”王戎喃喃自语,若有所思。我也懒得尿他那一壶,自顾自的和老百姓套近乎去了。
煞有介事的入城仪式,闹哄哄的持续到了中午。接下来便是望江楼酒楼大开宴席,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悉数到场。离开上江邑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众人却象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等着我回来。被人关注和看重的感觉确实很好,特别是那种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动莫名。
王戎地位显赫,身份尊崇,有过人的口舌之辩,也有无与伦比的智计,可是在我的眼里,在我所最重视的亲情面前,简直不堪一击。王戎对于我的前途,可以说是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xìng命攸关。尽管如此,王戎的份量依然不及婉儿、或是段彦、或是陶朱、或是其他我所认识的人的十分之一。与王戎的谈话被我安排到了最末尾,此时已然夜深,王戎哈欠连天,睡眼朦胧了。于后世的人而言,熬夜太平常不过了,所以我显得神采奕奕,jīng神异常亢奋。
王戎打了个哈欠,道:“吴生架子不小啊,当今皇上都不曾让老夫等上数个时辰。”
王戎打哈欠,我却是打哈哈,说:“老王你反正没事,一天到处晃悠,也不必着急——你要是困了,先去睡觉,明天再聊不迟。”
王戎道:“老夫年近花甲,说急也不急,说不急也急,原本两可之间,今rì老夫恭候大驾,此时已经子夜,不若索xìng秉烛夜谈,吴生可一抒心曲。”
到底是中书令,说出来的话,模棱两可,可上可下,貌似恭谨,实则傲慢。我自然也给他打迷糊眼:“老王你绕口令啊,我吴越可听不懂,也没什么心曲可抒。”
王戎哈哈一笑道:“吴生就不想问问老夫,为何给你通风报信?今rì又是所为何来?吴生当真以为自己手眼通天,可以旁若无人,为所yù为?吴生当真以为自己可以不必倚重他人,而达成雄图伟业?”
我也跟着哈哈一笑,说:“您老先生的问题太多了,晚辈一下子记都记不过来,能不能一个一个来啊?”
王戎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你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老夫为何给你通风报信。吴生难道未曾寻思,老夫的目的何在?”
这个确实是一个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王戎是朝廷的中书令,司马伦是太子太傅,两人同朝为官,理应一致对外,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一个要灭我而后快,一个却暗中告密。我微笑着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吧,王大人把我吴越当傻瓜啊?就是拿屁股想一想也能明白的道理,何必还要问呢。”
王戎神态狐疑,根本就不相信,道:“吴生聪明不假,但毕竟不是我王戎肚子里的蛆虫,老夫有何想法,吴生岂能知晓。你且道来,看是也不是?”
“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当然,前辈和司马伦王爷肯定没有杀父之仇,否则的话,你们二人也不可能同朝为官了,早就会闹翻了,兵戎相见了。然而,没有杀父之仇,并不等于没有仇,仇肯定是有的,并且是那种刻骨铭心的仇,不能示之于人的仇,所以,前辈就选择了偷偷摸摸的告密。”我纯粹是胡扯,等于是放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