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商务司司长(1/2)
() 不知道谁说过,外表越是冷冰冰的人,其内心越是热情似火,沈倩儿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上任伊始,沈倩儿天天缠着陶朱,细枝末叶,刨根问底,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知亏欠,知盈余,节花销,广开源。陶朱被她缠的没脾气,有心jǐng告她不得越权,但念在她确实是一片赤诚,出发点非常好,加上确实是理财的一把好手,年纪又轻,反而乐得给她交了个底朝天,好让她知道财务状况的严重程度,更好的激发她的斗志,减轻陶朱自己的负担。
倩儿盘底的结果,她给我总结了几条:一是入不敷出,几千号人快接近无米下锅了;二是财务司司长陶朱廉洁奉公,一切用度花销,都是从简从省;三是经济来源太单调,主要依仗大乐透博彩公司及上江邑县衙的税赋。商务司司长也不过如此,就是她不查账,不总结,我与陶朱也是心知肚明,明镜似的何须她来提醒。
我当着陶朱的面,笑着对倩儿说:“情况就是这样子,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我请沈小姐来,好比是溺水的人抓着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稻草管不管用,就看你的了。”倩儿故作生气,道:“在先生眼里,倩儿就是一根稻草吗?稻草岂能救人?先生好歹也得抱根木头自救呀,恕倩儿心有余而力不足先生另请高明吧。”
我也故作恼怒,说:“当初是你毛遂自荐的,现在倒好,知难而退,想撂挑子了。我要是没为难处,我请你来干嘛使呢,谁还怕有钱不知道怎么花呀?”倩儿忍俊不禁,笑道:“先生急了吧,别那可怜兮兮的样子,先生高明之处就在于请对了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倩儿不敢打包票,就这几千号人,还难不倒倩儿。”
我转怒为喜,陶朱更是急不可待,连连催促道:“倩儿姑娘,你快快说来,有什么好的法子,能迅速的弄到银子,拿来救急。”你越是急,倩儿越是卖关子,慢吞吞说道:“先生以为倩儿是当今皇上啊,国库是自家开的,倩儿也不能造银子,哪能凭空生出钱来?”说了等于没说,全是一堆废话。我不说话了,等着她自揭谜底。你急她不急,你越急,她越吊你胃口。
倩儿继续说道:“yù解当今之急,唯有借钱一途,此外别无他法。不知两位先生然否?”我心中愤愤不平,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呀?难道西晋朝还有无息贷款不成?陶朱晒道:“去哪借呀?谁又肯借?纵使有人愿借,可是数目非小啊,借了又拿什么来还?所谓量入为出,靠借钱岂是良方?”
倩儿眨眨眼,道:“那依陶先生之见,又该如何?陶先生必有万全之良方。”倩儿将了一军。陶朱一时语塞,无从反驳。事实的确如此,没有任何方法比直接借钱来的快。我笑着说:“那你说,向哪借?找谁借?谁愿借?”倩儿调皮地说:“我且细细分析,我们要借钱,并且数目不少,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先决条件就是被借钱的人必须有钱,钱多,钱非常多。我分析的对不?”
我噗嗤一笑:“这就是你所谓的分析呀?简直是太对了,对得让人不可思议。”倩儿不管不顾,继续她的分析道:“我们不熟悉不认识的人,肯定借不到,所以要借钱呀,得找认识的熟悉的,这样,借钱的把握就多一些。只要把这两条想通了,答案就出来了:去找认识的有钱人借钱,如此而已,非常简单。”
我与陶朱啼笑皆非,这难道就是毛遂自荐的商务司司长的高明之处?而这人竟是我亲自请来的,不是我的神经不正常,就是沈倩儿的神经不正常。我自我解嘲的说:“沈小姐高见,我等自愧弗如,麻烦您继续分析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倩儿明知我在嘲笑她,依然不愠不恼,说:“据倩儿浅见,上江邑境内最有钱的我又认识的,非家父莫属,再远一点,有钱且先生认识的,则非司马王爷莫属,倘使要借钱,这二人就是最佳人选。”
不知道倩儿是胸大无脑,还是压根就没长大,充其量一半大丫头片子,找她父亲要钱买棒棒糖吃。绕来绕去,拐了半天弯,到最后,借到她老子头上了。话虽如此,反倒提醒了我,何不找司马乂打打秋风,人是他送来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顺着她的话说:“呵呵,沈小姐说的不无道理,找司马乂借钱,我是不二人选,但谁去找沈老爷子借钱呢?”
倩儿笑道:“自然是我了,未必还有人比我更熟知家父?”我苦笑着说:“向令尊开口就免了,田地也收了,人也要了,倘还开口要钱,到时还不上,岂不要了他的老命。先是要老陶经营财务司,结果把望江楼搭进去了,现在要你经营商务司,结果把令尊的老命搭进去了,那以后谁还跟着我混呀?”陶朱与倩儿都笑起来。
倩儿点点头,又道:“此为其一,其二则要在土地上打主意了。上江邑共计有土地五十二万亩,人口却只有九万,以一人一亩计,尚空余四十三万亩。把此空余的全部租借出去,则可收取租赁费,土地也不致荒芜,租借人亦得利,租种人亦得利,此乃两全其美之法,先生可考虑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