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文武双绝 > 第十七章 塞下曲

第十七章 塞下曲(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神孽 死神之幻想来袭 妖龙转生 大晋风流 官场蚁族 逆行成神 官途纵横 养魔专家 龙镯 贴身战神

() 听闻王平有请,刘智进屋洗漱了一番后,卸下身上的皮甲,换过了一身衣裳,带着典韦,高顺就去了王平的骑都尉府!

门前的士卒见得是刘智,并不敢多加为难,又见的刘智等人都没有携带什么重兵器,只是腰间挎了一把长剑,而这个时代的士子大多都会身挎长剑,早已见怪不怪的士卒径自就放了几人进府!

进的骑都尉府,县令、县丞、县尉等县府的官员和许多当地的士绅都已到了!

先前见得刘智所带兵丁兵jīng甲壮,比之他手下最jīng良的士卒也强了不止是半筹,如今见的刘智进屋,王平等人眼前一亮,好一个丰神俊朗的翩翩佳公子,暗赞了一声后,误认为刘智是那家贵公子,本就不敢小觑的王平急忙从案几上走了下来,将他迎了进去!

王平正准备将刘智介绍给了在座的官员,没想到在第一个人时就做了难,他还尚且不知道刘智的字是什么!

刘智见得王平作难,连忙小步跑到王平的身边,小声的告诉了王平他字白羽!

对于刘智的善解人意,王平心中也是暗暗感激,掩了掩窘态,将刘智和在坐之人相互介绍了一番!

能做官之人大多八面玲珑,见的骑都尉大人器重,县令等官员又曾在城墙上亲眼目睹了刘智几人的武勇,听闻刘智姓刘,心中更是暗暗猜度,纷纷热情和刘智打起招呼来!

城中的乡绅见的骑都尉大人和县府中人对刘智如此热情,当下更是不敢怠慢,急忙连声向他恭维了起来!

介绍一番后,王平招呼刘智落下坐来,听闻刘智介绍,得知典韦和高顺乃是他的家将,知其勇壮,倒也不敢轻贱,将其两人安排在下堂落坐!

等的大家纷纷落坐,酒过三巡,王平和在座之人纷纷向刘智敬酒,感谢其守城之功!

刘智来者不惧,一一干了,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喝过杯中的酒后,立起身来,嘴中连道愧不敢当,全是骑都尉大人和在座各位之功劳,他只不过是略尽了一点绵薄之力罢了,说完又回敬了在座一番!

看着刘智挺立堂前,侃侃而谈,更是毫不贪功,世家子弟的风范展露无疑。王平心中又是一番赞叹,结交之心渐浓,待的又是喝过几杯酒后,连声询问起刘智的家世来!

刘智一仰头,一口喝干杯中的水酒,将编造的离奇遭遇像在座之人又是好一番诉说,顺便又将手下那些兵丁的来历诉说了一番,却并未说出董玉来!

王平初闻刘智仅是襄阳一名小小的求盗,心头一阵火热,顿生招揽之心。又听的刘智手下的兵丁皆来自并州刺史董卓,招揽之心一下就如一盆冷水浇过,熄灭得干干净净,本身姓刘,又能让董卓派兵沿路保护,他的来头岂是自己一个小小的骑都尉能够招惹!

心下暗叹了一番,对于刘智的失忆之症,王平倒是没有多少怀疑,此类症状他也偶然见过几例。又见的刘智对于大汉的军制十分感兴趣,诧异之下,一拍额头,耐心的向着刘智详细的解答了起来!

离奇的遭遇唬的堂下之人一愣一愣的,待得刘智说完,场下众人皆又是一番长吁短叹,连声宽慰起刘智来!

席间,城中的士子听闻刘智也是一名读书人,颇感兴趣,纷纷鼓囔着,要让刘智作赋一首!

刘智推脱再三,搪塞不过,只得立起身来,沉思了片刻,一曲《塞下曲》随着他低沉的声音,缓缓在堂上飘荡开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chūnsè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好!

“好啊,没想到刘公子武艺超绝,这文采也是不倪多让啊!”

听着刘智抑扬顿挫的逐字逐句念出,与众不同的文风让堂中的文人眼前一亮,愣了愣,嚼嚼了片刻,纷纷轰然叫起好来。王平等武夫根本就不懂,虽亦恐被人看轻,但其中的韵味倒也能听得出一些来,也跟着人叫起好来!

见的刘智能文能武,如今虽家世不明,可一般的家族能培养出这等文武全才吗?当中的一些心思活泛的士绅不由的动开了心思!

在一般人的刻意奉迎下,一顿酒慢慢就吃到了深夜,见得差不多了,王平就让众人散了!

刘智作揖作的手都酸了,告辞了热情的众人,歪歪倒倒的向外走去,行至府外不远,方才脸sè一振,抚了抚身上有些褶皱的衣裳,大步就向着客栈行去,那里还有一丝一毫的醉意!

对于宴会,前世的刘智也参加过不少,他也并不是反对和反感,只是见惯了虚伪的嘴脸,久而久之,便不想参加了,最后干脆就躲到了军营中去了。除了有些实在是不便推脱的,一般都很少参加了,别人也不敢勉强,就凭他的家世,若是他不想去,又有几个人能强迫的了他!

一路上,一些士子还在不断的交谈着刘智的塞下曲,兴致高昂的讨论着,想必,要不了多时,这首激昂的诗就会传遍整个北地!

回到客栈,刘智便回了房直接睡了下来,准备养足jīng神,等第二天一早,便出发离开犷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