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故乡(2/2)
父亲的坟墓原来就在那绵延的丘陵地带,后来阿木购置了一块墓地,将父亲的遗骸安置好了,这才避免了那个小坟包经常被zhèng fǔ勒令东梛西移的情况。
阿木和傻婆来到故乡这里,nǎinǎi、大伯早都已经故去,大伯的后代和阿木他们联系很少,据说也都迁到了别处生活。这里虽然是故乡,也已经没有阿木熟识的人了。
在故乡的亲人中,nǎinǎi给阿木的印象最深。
nǎinǎi的特征:善良、护犊、小心眼。
失去爷爷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她似乎从未和阿木提到过。失去她的二儿子(阿木的父亲)给她的打击阿木能实在的体会到,虽然那时阿木才6岁,但nǎinǎi眼睛中的深切的哀伤阿木绝对看见了。
她好象也再没有和阿木提到过父亲。
现在想来,应该是已经失去了她最亲近的人,她也就不再敢提到他们。
记忆里,在和妈妈不太和谐的相处中,她坚持不离开阿木家。
那时侯,阿木家在城里,每人都有定量的粮食。可她的户口在乡下,吃饭的问题全靠当老师的大伯给她淘换来的全国粮票。据大人们说,她不离开阿木家的原因就是怕阿木他们四个(姐姐、阿木、两个弟弟)受委屈。又据大人们说,她总是动员妈妈走道儿(再嫁个人),而妈妈没有走道儿的理由竟然和她不离开阿木家的理由完全一致。
那时的生活很艰苦,真的!
起码,阿木和弟弟们好象总吃不饱,那点定量实在是不够果腹的。据说,东北的粮食,很多都被调运到外地甚至外国去了。
很多关于nǎinǎi的事阿木都记不清楚了,但有几件事阿木忘不了:
一次,nǎinǎi领着阿木和二弟在路边看到一只死麻雀。在阿木强烈的反对下(阿木怕丢人)她坚持把它烤熟了,看弟弟吃的香,阿木也没有坚持住被她塞了一只鸟腿到嘴里。
又一次她病了,妈妈上班是早出晚归,姐姐很早就到离家几千里远的地方工作,都没办法照顾她。阿木和弟弟都是需要别人照顾的也指望不上。她艰难的拖着病体自己做了一碗鸡蛋面(里面只有一个鸡蛋),看到阿木他们眼馋的眼神,她还是只喝了点汤。
最后一次是阿木上大学后暑假回家,突然就见到了nǎinǎi。分别了四、五年,真的好想她。阿木一家随姐姐搬到关里后,nǎinǎi年纪大了没办法再和阿木他们住在一起,这次能见到非常意外。
这是他们在一起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妈妈不再和她对抗,阿木他们也都长大懂事了。难以接受的是nǎinǎi老了,反应迟钝了。
阿木要返校了,透过车窗看nǎinǎi已经不能聚焦的眼睛里似乎有浑浊的泪,阿木狠心的转过脸。但没有想到那就是阿木见到nǎinǎi的最后一面。
在故乡的那个小河边,阿木想起了和大伯在这里抓鱼的情景。
有一次刚好阿木因故滞留在老家。
一天下午,大伯说很久没有下雨了,河里应该可以抓到鱼了。
大伯带着几个孩子和筛子、水桶,来到小河水比较深的地方。说是比较深,最深的地方也就到阿木的腰上面一点,没有到胸口。
河水已经断流,大伯带他们找到的地方就是一个dú lì的水洼。大伯命令几个孩子在这个水洼里面扑腾,他在旁边弄些猪草,边看着阿木他们在水里玩。大伯说:把水搅得越浑浊越好!
因为水很浅,面积也不是很大。几个孩子在里面折腾一会,水就变得特别浑浊了。大伯说:只要你们不累,就不停的折腾,把水弄得越浑浊越好!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这个水洼就已经变成了泥淖!
此时,大伯才穿着短裤下了水,用一个筛子一会儿就捞到一条巴掌长的大鲫鱼。阿木在旁边看出了窍门,水面上有好几个地方有小圆洞,似乎就是鱼的嘴巴在那里一张一合的。大伯就是用筛子在有小圆洞的地方往上一捞,就是一条大鲫鱼!小圆洞越大,捞上来的鱼也越大。
大伯让他们几个小家伙在脚下踩出来的泥坑里抓,说也能抓到鱼。阿木就在水里摸过来摸过去,折腾好久。感觉那些鱼溜滑得很,总是被手碰到,但就是抓不住。大伯对阿木说:你的方法不对,不要摸,要抓!不管有没有要一把**抓下去,如果有鱼就抓住了!
阿木又试了好多下,终于一条鲫鱼被他抓了上来。当时的阿木兴奋极了,跳着喊:我也抓到一个!脚下一滑,人摔倒在水里,那条鱼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