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点——教育(2/2)
马钧又学到了一招。以前帝国在钢铁加工方面只有浇注用的模型,冶铁工匠称为“范”。铁匠作坊在铁钻上有一些园或方的孔,打铁时用于冲孔用。也算是有用模具冲孔的思路,冷作冲压加工还没有做过。
牛弘说,等动力问题解决后,就可以专门制造一种冲压设备。
听牛弘说到动力,马钧说,机关研究作坊的蒸汽锅炉做的差不多了,下个月就可以试烧。
这可是又一种危险xìng很大的尝试,牛弘不敢大意,怕他们又把机关研究作坊炸上了天。牛弘对锅炉的每一个细节都问马钧,马钧的回答让牛弘放心了不少。牛弘强调,在试烧前先要做冷水压试验。
马钧说,自上次化工作坊爆炸后,现在研究作坊在安全意识方面加强了不少。这次试验锅炉安装在远离作坊建筑的一角进行试烧,中间还隔了个小山包,既使爆了也不会炸到作坊。马钧说,试探天机肯定充满凶险,但为了帝国的发展,研究作坊上下都义无反顾。他要亲自主持锅炉的试烧。
牛弘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嘱咐他,事先工作做细一点,试验时危险xìng就小得多。
汉代的人没有现代那么娇气,生命力极强。就说在四个月前大爆炸中重伤的那七个人,一个不治身亡,其它几个人都好了,张鲁已经在主持新的化工研究作坊了。没有人因为害怕而改行,他们把这种职位在帝国的重要xìng看做一种荣誉,对生死就看得相对淡一些。
刘江他们的电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一是他们试验了多组材料,找到了电阻率较大,熔点高的材料,做成白炽灯只差装进透明琉璃灯泡了。这一工作电学作坊与帝国官营琉璃作坊在联合试验,当然还有个抽真空问题。这两部份解决后就能制成现代意义上的白炽灯了。
二是在电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从牛弘给他们讲理论,到他们自己实验证实,发展下去,旋转磁场和交流电也能够出来。关键还是卡在动力上,只有动力上的突破才会使得这些技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牛弘对现在帝国的发展现状是满意的。穿越之初,牛弘曾一度在认识上出现偏差,总认为帝国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高官和豪族,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目前这样一种社会结构还是基本合理的。豪族问题自古有之,人类从原始部族过渡到帝王式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族或豪族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有一个事例很明显,北匈奴被彻底击败,贵族全部西逃后,留下了十万匈奴人。这十万匈奴开始是很多小的部族的形态,到后来为什么会从属于鲜卑人,合并成大的部族呢?大的部族对小的部族的吞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组成大的部族后抵御自然和别的部族侵害的能力增强,更容易生存下去。
农业社会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从这次帝国的南方开发就可以看出来,大的部族更容易成片地开发新的土地资源,使原来的一些蛮荒之地变成新的良田,这是一些中小地主或自耕农很难做到了。当然,随着帝国组织管理能力的增强,对这种集中度的要求会有所降低。
对于北征檀石槐,牛弘到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檀石槐气数已尽,剩下的只是时间和帝国将士的伤亡问题。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只能由段颍和朱隽去把握了。
牛弘也不指望这一战彻底解决鲜卑人的问题,还应该有几个回合。檀石槐灭掉后,一些鲜卑大的部族肯定想乘机坐大,他们极有可能成为帝国控制力向这一广大地区推进的主要阻力。只要他们不演变成象檀石槐一样具有进攻xìng,牛弘也不急,尽量用政治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
檀石槐问题解决后,帝国的南方第一步先从东西两边沿海推进到马六甲。这一地域唯一的小国是扶南国,其它都是散居的部族村落形式存在的。扶南国在孝安皇帝期间就派使来dì dū,表示要臣服大汉帝国,只是帝国的眼光一直放在中原,没有顺势控制那一片地区。现在南下扶南国应该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下一步帝国的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哪儿呢?牛弘习惯于超前考虑问题。牛弘把大汉帝国的各个方面与现代社会比较,当然要排除社会发展程度的因素,否则就没法比较。前思后想,牛弘找到了一个关键的环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