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九章 英烈祠(2/2)
到了晚上,帝国的高官把一些信息传了出去。他们才知道,那是炸药。这使得他们对帝国对天子产生了更大的敬畏。他们知道,这肯定是天子摆弄出来的,洛阳百姓习惯于天子给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而这次,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强大到使人恐惧的威力。
晚上,田丰和刘洪进宫来见牛弘。田丰在调到科技府任职前,是机关研究作坊的祭酒,对那儿有感情。听说那儿出了事,田丰第一时间就往那儿赶。
田丰说,化工区全毁了,化工区的十二个人死了四个。三个太学生,一个方士。其它人都负伤了。张鲁伤势较重,田丰已经把他抬到自己家里治伤。机械区炸了一半,主要是热加工区。房屋瞬间跨塌砸死了二个,一个太学生,一个是冶铁工匠的徒弟。那儿人多,伤了二十来个,轻伤、擦伤较多。
七个重伤号已抬到专治外伤的医馆治伤。
“马钧呢?”牛弘急着问。
“那小子没事,擦破了点皮。”刘洪说。
“那些伤者,帝国要jīng心照顾医治,他们都是为帝国的发展而负伤的。那六个死者,朕准备建英烈祠,为他们举行国葬。”牛弘说道。
“建英烈祠,国葬。”刘洪和田丰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在他们印象中,英烈祠,国葬这些字眼只适用于帝国开疆辟土,建立巨大功勋的将士。象这种事故中死亡,帝国把抚恤金多给一点就算恩宠了。
“对,要建英烈祠,要举行国葬。”牛弘说道,“技术发展的意义不亚于开疆辟土,而且将是一种充满凶险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有献身jīng神的帝国男儿前赴后继。”
“明天朕要开高官会议,决定这事。你们俩也来参加吧。”牛弘说道。
牛弘的这一决定对刘洪和田丰震动很大,现在他们觉得自己是帝国的要害部门,而不象以前只是锦上添花的闲职。
牛弘这一想法不是感情用事。因为牛弘知道,帝国的技术研究接下去很多项目都有危险,要是没有巨大的荣誉,很多人就会害怕而不敢去搞了。
牛弘现在做的,是要把技术的发展进程加快,以后出事故的频率会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技术的不断进步。
比如说这炸药,出了这次大爆炸,除了那个卞隐外,其它人还敢不敢继续研究都成问题。现在卞隐尽管把炸药弄出来了,但还很不稳定,很不成熟,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一定要弄到平时稳定,引爆时威力巨大,才有实用意义。
还有那锅炉,在初期不爆炸是不可能的。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摸索着前进。
第二天,牛弘召集帝国的五位高官,外加刘洪,田丰和光禄寺卿刘儵,齐聚在偏殿,商议为在洛阳太学机关研究作坊爆炸事故中死亡的六位英烈建英烈祠,举行国葬的议题。
牛弘知道,眼前的这几位都是老江湖,说些感xìng的漂亮话是很难让他们口服心服的。儒家重礼,特别看重丧葬之礼。如果以帝国的名誉建英烈祠,举行国葬,是帝国重大的礼仪事件,会影响全国百姓的价值取向。
没办法,牛弘再也不想故作高深,以天子的地位压制他们。而是给他们讲技术发展对帝国的意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给他们讲技术发明的凶险,比如炸药,比如压力锅炉,还有以后要发展的电。这些都是傑傲不训的事物,需要一大批jīng英去训服它们,才能为帝国所用,给百姓带来福祉。
有时侯,他们面对的凶险不亚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士。
道理说通了,高官们就认同牛弘的做法。
牛弘还想借这次建英烈祠,进行丧葬改革。
牛弘说,人死尤如灯灭,什么也不知道了。重要的是这个人所作所为对世人的影响,还有活着的人对死者的怀念。牛弘想从这六位英烈开始,改革丧葬传统,把六位英烈的肉身烧成灰,置一坛中埋入地下,上面植一棵树,前面竖一碑。
这话把众人吓一大跳。
“陛下,这与礼不合吧?”刘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