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灵大帝 > 第八十七章 新政还得新动力

第八十七章 新政还得新动力(2/2)

目录
好书推荐: 基因狂潮 睿亲王府的贝勒要出嫁 江山诀 锦寒 千劫火 妖物警司 英雄无敌之位面小商贩 神行记 末世修行 众神之地

而一些年龄较大,又没有强大背景的官员就平静得多。要是以往,象这一类改革最先被请出局的就是他们,这次天子手下留情,让他们多吃几年皇粮,就等着听从安排。要是实在不行,就告老还乡。

孝桓皇帝时期闹得轰轰烈烈的党人算是被彻底边缘化了。本来他们人数就很少了,很多老牌党人现在已代表当局了,再也不会去跟他们扎堆了。这次改革又没有他们的戏,他们算是死了这条心了。隐居渤海的杜密听说了这次改革方案后,再也没有兴趣赶回dì dū凑这场热闹了。

一rì,太傅来找牛弘。就科技府的副手人选征求牛弘的意见。原有的那些九卿级高官显然都不是行家,必须配个强有力的副手。太傅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刘洪,汉室宗亲,人望高,缺点是专于学问,管理上没有什么魄力。另一个就是田丰,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就是人望偏低一点。

“就田丰吧,只要有能力,就能出政绩,人望自然会上来的。”牛弘一语而决,田丰就成了帝国科技丞。尽管上面还有个科技卿,但肯定是个外行。田丰将成为帝国主管科技的实权人物。

说完正事,牛弘就自己的首位皇子取个什么名,征求太傅的意见。

这事牵涉到牛弘的家事,而且这位皇子有可能是下一任帝王,一般臣子还真不敢掺和其中。直言帝王的名字都是忌讳的,更何况是取名。不过牛弘与太傅的关系非同一般,牛弘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

太傅感念牛弘的信任,却也不敢造次。他想了三个名字,达、榛和玄,让牛弘自己决定。这样既帮助出了主意,以后说起来,他也不会承认皇子的名字是自己取的。

牛弘知道太傅心中的意思,就决定把自己的第一位皇子取名刘达。这是个很不错的名字,达,万事通达。

宋怡的肚子果然争气,天遂人愿。建宁三年十一月十七rì,皇后宋怡产下皇子,母子平安。

牛弘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宋怡宫中。穿越前就因为父子不能见上一面,牛弘引为憾事,这次当然要积极一点。

小刘达的哭声特别响亮,大概在宋怡肚子里憋坏了。牛弘坐在宋怡床边,看着自己的这位小皇子,红朴朴的,皮肤松驰,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牛弘抱了一下,发现小家伙的颈子象没长骨头一样,要用手托着头才能竖起来。

太医说,新生儿都是这样的,小皇子很健康。牛弘这才松了一口气。

牛弘对小刘达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出sè的王子,长大后能成为自己的好帮手。只要表现出sè,其它王子才没了争位之心,王子们才有可能和睦相处。

就象约好的一样,小刘达出生第三天,帝国新的zhōng yāng机构改革告一段落。人还是那些人,但组织形式就大不一样了,职责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开过朝会后,新的帝国zhōng yāng机构就全部走马上任了。百官队伍中出现了两位新秀,一位是科技丞田丰,另一位国医丞董奉。董奉因在抗击钉螺线虫病中的出sè表现,受到了破格的提拔。国医府主要是针对百姓的医疗卫生管理的,太医去搞反而不合适。

政治架构改革完成后,还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着力点,才能推动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牛弘认为,这个着力点应该放在科技上。现在帝国各类作坊如雨后chūn笋在全国各地出现,民间有积极xìng是好事,但要做大做强,提高效率和水平,动力问题成了最大的瓶颈。水力的利用总是有限的,受到很多限制。现在是到了非解决产业发展的动力的时侯了。

牛弘决定,让洛阳太学机关研究作坊研制蒸汽锅炉和蒸汽机。现在马钧他们的金属加工能力与半年前相比,又有了较大的进步,再想进一步发展也受制于动力。牛弘这两天想明白了,不能单方面发展某一项技术,其它技术干等着。很多技术都应该交叉向前发展,否则就会进入自相矛盾之中。

比如,牛弘原想等钢铁加工技术发展到比较容易研制锅炉时再来弄动力,却碰到了钢铁加工技术因动力不足碰上了瓶颈的问题。

牛弘要想一想,研制蒸汽锅炉及蒸汽机中的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起码要为马钧他们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方向。!!!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