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灵大帝 > 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

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2/2)

目录
好书推荐: 基因狂潮 睿亲王府的贝勒要出嫁 江山诀 锦寒 千劫火 妖物警司 英雄无敌之位面小商贩 神行记 末世修行 众神之地

在接着的几天里,其它五位公主也络续到达dì dū洛阳。

朝鲜半岛的三韩各派使者奉上礼物来dì dū参加牛弘的大婚。三韩是指半岛南部三大城邦联盟马韩、辰韩和弁韩。

马韩最大,由五十四个城邦构成。辰韩和弁韩各有十二个城邦构成。其组织结构类似于部族联盟的xìng质。

半岛北部是帝国的乐浪郡。那是帝国边境的大郡之一,有二十五万人口,经济发达。三韩臣服于大汉帝国,而帝国则与三韩长期保持正常贸易关系。帝国授予三韩首领三牧印章,凭此印章享有与帝国的直接贸易权。这个直接贸易权让三大城邦得了不少利益,因为下属的小城邦是没有直接贸易权的。

西域有九个小国派使者来洛阳参加牛弘的大婚。有西域大国乌孙国,还有龟兹、焉耆、大宛、莎车、于阗、托弥、疏勒和蒲犁国。

匈奴强盛时,大汉帝国为了牵制匈奴,采取与乌孙联姻的方式,帝国先后有几位公主下嫁乌孙国主。而乌孙国主采取两边讨好的方式在大国间周旋,既结交大汉,也结交匈奴。窦宪把北匈奴赶跑后,乌孙对大汉帝国靖边战略上的重要xìng大降,帝国不再与其联姻。

孝桓皇帝期间,檀石槐整合鲜卑人崛起,四处出击。对大汉帝国才起到sāo扰的效果,而乌孙则受到了觉重的打击。

尽管现在与乌孙接壤的北鲜卑部族集团已基本中断与檀石槐的联系,鲜卑人对乌孙国的压力锐减,但乌孙国已元气大伤,还面临受安息影响的西边强邻康居国的压力。这次乌孙国主与其它西域国家来dì dū,除了来参加牛弘大婚外。还联合西域诸国请求大汉帝国恢复对西域的都护,维护西域的稳定(有点象现在的维和)。

大汉帝国自孝宣皇帝神爵二年(前60年)开始对西域诸国的都护制度,控制西域。在轮台国设立都护府(后改设在龟兹),统领大宛以东诸国,并督察乌孙,康居等行国。

新莽年间,西域大乱,帝国都护李崇在龟兹殉职。帝国此时内部不稳,无暇顾及西域,所以撤消了都护府。

后来又有两次设立后因西域混乱而撤的经历。孝安皇帝延光二年,西域复平,帝国恢复对西域的控制。但考虑到西域遥远,军事行动费用太大,改为西域长史府管理西域。

这长吏府与都护府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利用帝国的政治影响力协调各方,维护和平。后者要对外来势力或域内麻烦制造者实行军事打击,用强力手段维和。后者的影响力大,但费用高。

面对西域诸国的请求,使牛弘陷入了两难境地,套用一句现代的语言叫机遇与挑战并存。牛弘现在总的发展战略是在保持边境安宁的前提下,加快帝国内部的发展,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现在强力介入西域条件有点勉强。

一是帝国的河西五郡正开始恢复,人口和经济实力还不够,还不能有效支撑帝国强力持久介入西域。只有两都地区才有这个实力提供支撑,无论是兵员还是给养,补给线太长,费用高不说,时效xìng差。现在霸王硬上弓,扬威于西域,只会给帝国的发展抽血。

二是接下来,帝国的东北可能会生成局部的安全威胁。檀石槐这几年不大可能有什么作为,但檀石槐的削弱会让高句丽人野心膨胀。高句丽本来不是一个城邦集团,而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夫余人、沃沮人和三韩人组成。匈奴人和鲜卑人强势时,高句丽人被压缩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域内。一旦檀石槐加速内缩,高句丽人肯定会乘机扩张。甚至会联络三韩人,对大汉帝国乐浪郡造成南北夹击之势。

乐浪郡在牛弘心目中的战略价值巨大,它是牛弘从东北陆路东进,吞并倭人,进军北美大陆的桥头堡。

三是西域尽管面积巨大,但地多不养人。有道是chūn风不渡玉门关,那是一大片苦寒之地。虽说那里有三十来个小国,但很多小国只有千把人,比帝国一个亭还少。要命的是,那些小国的大片土地只能养活这么多人。整个西域,只勉强能让三十万人生存下来,靠当地的资源,根本养活不了一支有足够威慑力的大军。牛弘可不想那里一旦陷入混乱,帝国的军士白白地死在那里。

机遇也是明显的,檀石槐的式微使西域的外部威胁降低。现在人家来请总比以后强行进去要轻松的多。安息人有罗马人的牵制,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强劲的对手是南部的月氏帝国。!!!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