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机关研究作坊(2/2)
一进冷加工区,牛弘就被一个有点象现代车床样子的设备吸引住了。主体还是木质结构,但一些轴与轴承部位已镶上了铁件。动力就是外面洛水中的大水车提供,用皮带分级传动。牛弘想看看这台设备的xìng能如何,就让马钧展示一下。
这台设备就是马钧他们几个根据牛弘的提示,摆弄出来的。所以马钧cāo作起来很熟练。他先在上面车了一根园木,很快就加工好了。接着加工一个铁件,就慢多了,中途还磨了几次车刀。
牛弘觉得马钧他们的创造xìng真是惊人,在这样落后的技术条件下能做出这样的设备。按牛弘的眼光,这还属于带动力的手工加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加工。
但这已经把几位帝国老臣看得目瞪口呆,让他们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削铁如泥。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天子授意,觉得天子的知识深不可测。
牛弘要求马钧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做一台全部钢铁制的车床。并对照这一台的实样,祥细讲解了各方面的细节及加工要领,马钧一一作了记录。
接着就参观热加工区。热加工区有三台炉子,一台小型炒钢炉、一台化铁炉和一台加热炉。后面一台加热炉是用于锻打和热处理加热用的。有一个铸造区和一个锻打区。
牛弘看到钢铁原料都是一砣砣的,觉得帝国在金属加工方面的概念太原始了,初看还以为是现代钢厂里的炼钢废渣。
牛弘讲解了冶铁出来后应该先浇注在范(模型)制成铁锭,这样才能方便后续加工。炼钢也一样,也要制成钢锭。冶铁作坊把钢炼出来后,还应增加一个环节。就是把钢锭加工成钢材,比如板材,园钢,钢管等等。
牛弘说的这些,自认技术高超的王铁匠和作坊的其他人员连连点头,这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比他们盲目地摸索强多了。
木工区牛弘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对于帝国的木工技术,牛弘是佩服的。不比现代差,只是效率低而已。要是钢铁的基础技术上去了,相信马钧他们很快就能摆弄出木工机械的,这样效率自然也会上去。
化学区是张鲁负责的。实验用的都是一些瓷罐瓷碗,没有玻璃器皿。
张鲁说,他现在还参与洛阳官营冶铁作坊的炼焦和煤焦油回收。上个月,炼焦已经成功了,现在冶铁已经不用煤了。
牛弘很高兴。其实古人比现在更有创造xìng,只是得不到重视而已。
牛弘想到了一个问题,告诉张鲁,现在回收的煤焦油如果太多了就作为燃料在冶铁作坊烧掉,绝对不要到入地里或河中。要不然,化工产品没炼出来先把环境污染了就糟了。
尽管冶铁作坊是官营的,但工艺方面还是工匠方士说了算。
牛弘问太傅,帝国的琉璃作坊能不能烧出透明的琉璃来,象水晶一样。太傅不大清楚,反而刘洪接了牛弘的话。
“陛下,臣做的千里眼现在已经很管用了,再也不模糊了。大的水晶很难找,臣已经要求琉璃作坊试制透明琉璃了,现在还没有试烧出来。”刘洪说。
“透明的琉璃很重要,太傅亲自去琉璃作坊,让他们抓紧试烧。再给他们找个方士去,多用几种配方试。”牛弘说。
“诺”,太傅觉得要他亲自出马,肯定是很重要的事。
“透明琉璃太重要了,化学试验用透明的琉璃做的器皿来做,就能清晰地看到里面发生的变化。房子的窗户上装上透明琉璃,既能遮风挡雨,还能透亮。”
牛弘今天的话都能引起众人的暇想,把他们引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通过这个活动,牛弘一方面为帝国的新的发展方向造势。另一方面,也让帝国的高层和太学生对帝国的将来有个朦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