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2/2)
“透过水晶球面可以改变视角。可以把物体放大,也可以看得更远”。牛弘说道。
“做个什么样的球可以看得更远?”刘洪问道,在他心里,小皇帝简直是先知。
牛弘拿出帛纸,画了一个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成望远镜的图。告诉刘洪,用水晶磨制这样两个镜片,装在竹筒上,就可以看得很远。
刘洪不用牛弘说,表示自己愿意去试着做一个望远镜。
牛弘提醒这位学者,如果做出了望远镜,千万不要直接对着太阳看。牛弘害怕把帝国的这位学者整成瞎子。
“要是速度足够快,人是能够飞到月亮上去看看的。”牛弘还要触动一下这位学者。
“要多快?”刘洪几乎有点急不可耐了。
“一秒钟二三十里”,牛弘说道。
刘洪觉得需要很快,但还不知要快到什么程度。
“现在帝国良将用硬弓躲箭时,shè出时的速度大概一秒种一里左右”牛弘得给这位学者一个参照,让他有个基本概念。
“要怎么样才能飞得那样快?”刘洪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念头。
“现在帝国的技术是不可能做出这样快的飞船的”,牛弘借力打力,要把这位学者引导到地面上来,“帝国需要一步步地发展技术,象爱卿这样的学者更要挑起大梁,做出更jīng密更好的东西来”。
“愿凭陛下吩咐”,刘洪的态度还是蛮端正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上天,首先得把地面上的功夫做好。比如在大漠里,人怎么确定自己的位置?”牛弘开始了第三个议题。
“只能凭起伏地貌,只是太漠变幻莫测,很容易迷路”。刘洪实话实说。
“要是汪洋大海中就更难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把地球看成是用经纬网格罩起来的球,只要确定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数,就能定位了。”牛弘向他推销现代的经纬理论,并说了经纬怎么划分。
刘洪想了些时,回道:“chūn分rì或秋分rì正午,测量竖杆的影长。再通过杆长与影长来推算纬度。但经度没办法确定。”
牛弘有点吃惊了,自叹弗如。这位学者竟这么快想出确定纬度的办法了。
“测定经度需要jīng密的时钟。比如,你先在洛阳正午校对好时钟,把时钟带到另一个地方,看看正午时钟指着的时间。就能知道自转了多少角度,经度就出来了。”
刘洪恍然大悟。
牛弘在接下来说如何用经纬度来画jīng确的地图时,这位学者完全跟上了思路。
这时,张让进来了。
“陛下,您还没吃饭呢”,张让说道。
牛弘这才发现,两人谈了大半天,连太监中途送来的饭都没及时吃。肚子还真有点饿了。
“刘爱卿,一起用餐”,随着牛弘的招呼声,两人都不讲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饭。
临走前,牛弘交待刘洪,帝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学者。希望刘洪在做这些研究时带一些年轻的助手。刘洪满口允诺。牛弘还把椭圆规送给了刘洪。刘洪道谢后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