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甘于平淡的学者(2/2)
最jīng密的水漏最小分度值只能做到一个时辰的百分之一,也就是十分钟。
“朕想到了一个做jīng密时钟的办法,爱卿来看”,牛弘说着,拿出了一个木架,上面吊着两个用线吊着的钱币,演示起单摆的振动来。刘洪观察得很仔细,不时提出问题,牛弘一一作答。最后让刘洪确信,单摆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与摆幅无关;缩短吊线的长度能使钱币摆得更快,反之就更慢。
牛弘接着说如何用单摆作一个时钟。用单摆来控制齿轮的转动节奏,再分级传递转动。设三个刻度盘(单一刻度盘需要套轴,在没有金属jīng密加工的条件下是做不出来的),一个来计时,一天分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一个来计分,一个小时六十分;一个来计秒,一分六十秒。为了防止单摆衰减和克服齿轮转动的阻力,设置一个微型的水力驱动装置(金属发条还没法做出来)。正午对时,用微调摆杆长度来修正计时误差。
一番话把刘洪听得如痴如醉。
“陛下天纵奇才,微臣算是白活了”。刘洪回顾神来,赞叹道。
“爱卿愿意尝试做这个天下第一钟吗?”牛弘可不想事必亲躬,趁热打铁,把这活推销出去。
“谢陛下隆恩”,刘洪当然愿意。
第一个回合园满完成,出师大捷。牛弘自我感觉良好。
接着,牛弘跟刘洪讨论起数学问题。对此,刘洪谈到了他发明的算盘,谈到了几何角度,谈到了分数。牛弘适时抛出了阿拉伯数字和算术运算符号,刘洪这位学者开始特别别扭,很不适应。牛弘讲了运用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的优点和方便,使得这位学者兴趣越来越浓,并把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抄了下来。在谈到《九章算术》时,牛弘说出了该著作的最大弱点是不系统,要求刘洪系统地编著一套数学书来。
在分类讨论过程中,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函数,越讨论到后面,由于跨越太大,刘洪就显得掌握的知识不够,并有强列的研究兴趣。在谈到园时,当时由于受测量工具的jīng度限制,测量并推算出园周率为3。162 。误差较大。牛弘告诉了这位学者一个用几何方法推算园周率的办法(正N边形,当N足够多时,其面积和越接近于园面积。从而反推出园周率)。
牛弘想到这种推算运算量太大,凭他一个算盘也不知算到猴年马月。就直接告诉他园周率为3。1416 。他如果想验算的话,最好由他辅导学生来做(象刘洪一样学者型的人很执着,一旦钻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刘爱卿,方园大地是个什么样子?”牛弘抛出第三个议题。
刘洪谈的是浑天说里面对大地的描述,地球表面是半个椭圆的球面,东西轴长,南北轴短。地面是不动的,天在旋转。
基于刘洪对月食、新月残月的形成已经作了合理的解释,是大地的影子。牛弘反问这位学者,不管角度如何变化,为什么大地的影子都是园的呢?这下把刘洪问住了。
牛弘告诉他,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大地是个球体。严格来说是略显扁平的球体。
刘洪想了半天,突然冒出了一句:“那在球下面的人站在地面上成了头朝下脚朝上了?”
牛弘心里若有所悟,心想,正是这种心里障碍阻止了人们把大地往园球方面去想的冲动。但牛弘得耐心解释,“实际上是这样。但人的思维习惯于把脚下定位为下面,所以不会有这种感觉。”
“那下面的人为什么不会掉到下面的天空去呢?”刘洪紧接着问。
“麻烦来了”,牛弘对自己说,“高智商的有不是好胡弄的,起码非得给他解释太阳系的模型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