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蓝玉同志放风?(1/2)
() 康熙翻着胤禛呈上去的乐捐帐册,随口问道:“老四,这里一共有多少银子啊?”
胤禛笑道:“托皇阿玛洪福,这次一共收到乐捐银六十八万五千三百两。儿臣算了一下,发放完兵士安家银子,还能剩二十余万两,儿臣已经清点好送存国库了。”
康熙听了这话,有点吃惊,又有点黯然:“这么多?哎,老四,让你去筹集银子朕就担心你又要挨骂,这下倒好,捎带着弘昼一起挨骂了吧?”
胤禛一听这话,泪流满面:“父皇这样体恤儿臣,儿臣愧不敢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这次兄弟们并没为难儿臣,他们都记着皇阿玛教诲,知道这是朝廷大事,耽搁不得,儿臣去的时候,还没等儿臣开口,他们都已经准备妥当了。现在看来,平时的一点小摩擦并没有影响到兄弟情分,兄弟们都是懂道理,识大体的,儿臣今天一定要为他们请功!还请皇阿玛成全!”
出人意料的是,胤禛没有趁机告状,甚至没有默认,反而睁着眼睛说瞎话,给老八等人表起功来。其实,胤禛这么说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
从弘昼搭救老十三的事情中流露出来的信息,再加上胤禛自己的分析,胤禛已经确定了,老爷子虽然老了,但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乎自己的名声了,近十年来对下面官员的宽容就是最好的诠释。老爷子不是不知道吏治**,但就是不愿意整治,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只要一动手,就不可避免的要兴大狱,动静一闹大了,史书上必然会记下一笔。老爷子担心的是后人看到这段史书记载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他老糊涂了?要不然怎么会任用这么多贪官污吏?所以他老人家宁愿装聋作哑,宁愿粉饰太平,也不愿大动干戈。虽然这是掩耳盗铃,但也说明了他老人家是多么爱惜自己的羽毛。对下面的官员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对自己的儿子了,他是又爱又恨,爱他们的能干,也恨他们的能干。继位人的问题是历朝历代都颇为头疼的问题,就更别说本朝了,这也是最容易让人诟病的地方,容不得老爷子不重视。
现在圣心初显,种种迹象表明,已经中意老四了,但就担心老四刻薄的xìng子容不下其他兄弟。要是康熙前脚归天,胤禛后脚就把其他兄弟一刀咔嚓了,康熙身为清朝立储制度的开创者,背上的污点是肯定洗不掉的。胤禛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在康熙面前把矛盾淡化,才会为其他兄弟请功。
果然,康熙一听这话,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脸笑得就像花一样灿烂。康熙不是不知道胤禛的话里有水分,但他不愿往坏处想。康熙老了,老得宁愿活在虚幻的美好中,也不愿去看清现实背后的残酷。康熙宽心了:“好好好,说得好,朕没有看错你。老四你要记住,自家兄弟再怎么闹,都只是家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千万要记得今天说过的话。”康熙意味深长的叮嘱道。
胤禛心里狂喜,赶紧跪下磕头:“请皇阿玛放心,儿臣一定谨记父皇圣训!”决定演戏演全套的胤禛又问道:“皇阿玛,那儿臣奏请为众兄弟请功的事情……”
康熙摇了摇头:“你有这份心就行了,请功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连弘昼都辞了,想来老八他们也不会要的。咦,这里还有刑年的五千两?”边说边翻看帐册的康熙看见刑年的名字就紧排在一众皇子阿哥的后面,有点奇怪:“刑年你还有这份心?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朕怎么不知道?”
刑年趋身上前回道:“回主子的话,奴才哪里有这份见识,实在是见了四爷和五阿哥的拳拳报国之举,心有所触,就捐了一点银子,到是让主子笑话了。”
“好,你做的好!刑年,朕知道你是你们那房的独子,你进了宫,你们那房就绝后了,这是你的心病。这样,就从你的侄子里挑一个过继给你,朕再赏你妈一个诰命。”康熙很高兴,连最爱财的太监都被一个小孩子的忠君爱国之心感化了,这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嘛!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小孩子是他亲自调教的!
“奴才……奴才谢主子隆恩!”刑年做梦也没想到康熙会施这样的大恩,急忙跪下连连磕头,激动得话都说不清楚了。
想起了弘昼康熙并未理会刑年的心情,自顾自地说道:“老四,朕的皇孙呢,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胤禛自然知道老爷子问的是弘昼:“回父皇的话。弘昼本来是跟着儿臣一起进宫的,走到半路上就碰着了小蓝玉了,说要和弘昼商量事情,等会再来给父皇请按。”说到这里,胤禛苦笑了一下:“父皇你是知道蓝玉的,那丫头撒起娇来,谁抵挡得住,儿臣稀里糊涂的就应下了。”康熙深有同感的点点头,笑着道:“那是,不要说你了,连朕拿她都没办法。”康熙话音刚落,就有小太监前来禀报说,蓝玉格格和弘昼阿哥在外请见。
“传!”康熙随后笑着说道:“这还真是说曹cāo,曹cāo就到。”
“给皇阿玛请安。”“给皇爷爷请安。”蓝玉和弘昼规规矩矩的行礼请安。
“行了,快起来。弘昼,蓝玉又拉你做什么坏事去了?”康熙有意逗逗蓝玉。
果然还没等弘昼说话,蓝玉就不干了,抢先说道:“皇阿玛小看人,我们是商量大事去了。”
“哦,你说来听听。”康熙还是不信。
“人家……”蓝玉刚起了个头,就吭哧吭哧的越说越小声了,求助的望向弘昼。
这么些年下来,弘昼和蓝玉的关系已经相当好了,见此情况自然是义不容辞:“皇爷爷,小姑姑不好意思,还是由孙儿来说吧。是这么回事,小姑姑听说了朝廷缺银子的事后,就想为皇爷爷分忧,于是就在宫里组织了捐银事宜,刚刚就是让孙儿前去清点,这是小姑姑写的清单,请皇爷爷过目。”
康熙看了看清单上的名字,发现所有未成年的阿哥、格格一个不漏,全都榜上有名。虽然这群孩子捐的都是些散碎银子,但康熙比得了黄金万两更高兴。康熙心里舒坦却故意说道:“蓝玉这些银子,都是问你母妃要的吧?”
蓝玉大急:“才不是呢,这些都是蓝玉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蓝玉越说越觉得委屈,眼圈一红,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康熙见状,慌忙道:“好好好,皇阿玛相信你。哎,朕的蓝玉长大了,也知道心疼皇阿玛了。皇阿玛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