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绣院风波(2/2)
宝钗也跟着还了一礼,歉然的:“咱是寒门薛氏,听闻绣院的淑姑姑为人古道热肠,是位咱们女中豪杰,绣院的各位姑姑、姑娘们也是千里挑一的名家,特意前来拜见,还请姑姑们帮衬一二。”说着话,又是一礼。莺儿也跟着施礼,脸上堆着笑颜,顺便一人一个的递上荷包,里面自有宝姑娘的心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是千古名言,何况意在其中。那二人见此光景,也强笑答礼。其中一个人说:“不是咱们怠慢你,才进去一位看着挺好的一位大家子nǎinǎi,说着话就现了原型。这真是什么人都有,咱是竹院,又不是皇家大内,真是少见。”
另一个说:“先进来吧,在等一会儿,等那位瘟神走了,咱们再给你禀报。”
宝钗心说有门,能进去就是好家伙,忙着进去,和莺儿站在一起,在游廊里等候,并不到门房。
那二有一个回到门房里坐着,另一个走进大厅里。厅里的确有人,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来,牵动着宝钗和莺儿的耳膜。
“我知道姑姑是认得黛妃的,请你转交一封信,又不是别的,有什么为难的?”
“咱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绣院,岂能到宫里抖威风,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抱歉,咱们不能从命,说了这半ri,您也该明白咱们,还是另请高明吧。来人,送客。”
“史大姑娘。”“云丫头。”莺儿与宝钗不约而同道出来人名讳,都默不作声,来的真不是时候。跟她尾相接,有运气也被她散没了。
下意识的别过身子,不想跟湘云朝面,后悔刚才没听人家的话,进门房躲避。
听着脚步声临近,只盼着快快离去,就听见一声惊喜:“宝二nǎinǎi,你也来了。不用说,是帮着咱们姑娘来的。”
这句话差点儿没把宝钗气的晕过去,为湘云,我管得着吗?只好转过身,讪讪笑着:“是卫家nǎinǎi,久仰,久仰,你们挺忙的啊,不耽搁你们,卫家nǎinǎi,请!”
跟着出来的正是淑姑姑,她也听到门房媳妇的禀报,知道来了一个自称是薛氏的富家nǎinǎi,没好气的问:“收了人家的红包了吧,要不然能有这么勤快。”
二人尴尬的低下头,没法子,看大门的患了寒热,歇在家中来不了,只好临时找了这两个人应付,倒不是什么坏心眼的人,就是不会应付人,俱是来不惧,都引荐给淑本人。
宝钗见淑走过来,忙撇下湘云不理,上前深深拜下去:“寒门薛氏给淑姑姑问安,您吉祥万福!”
寒门薛氏,这称呼有趣儿,湘云本来气的要走,一见着宝钗如此行事,也停下来看端详。
“薛家nǎinǎi找淑何事?”
“我?咱们是贾薛氏,薛家是母家。”宝钗见瞒不过人家,只好硬着头皮把贾府也带上。
淑记忆力极强,已经认出她与湘云,还是那年跟黛玉过来见过的,宝钗贪婪,湘云也怎么样。心里早已不耐,淡淡的:“荣国府的nǎinǎi,是吧。有话请讲。”
宝钗见人家连屋里也不让进,知道吃了湘云的挂落,按下不快,咬牙掏出帕子狠狠的揉了揉眼角:“姑姑爽利,我也不多耽搁您,咱们是黛妃娘的亲戚,按说娘娘是富贵人,咱们不该往上凑合,免的把穷气污了娘娘,只是在我成亲之时,得到娘娘的厚赠,点水之恩将涌泉相报。娘娘婚庆时,却不能奉上点滴心意,实在是过意不去。思来想去的,想起姑姑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又是个惜贫怜弱之人,就烦您行个方便,进宫劳烦的时候,把这份迟到的礼物,代咱们奉上。没什么贵重物件,是我亲手缝制的,针针线线俱是一份心意。”情真意切的还真的流下一串眼泪。
弄的淑也觉着心酸,荣国府势利在京城薄有虚名,想必这主儿在荣国府也是个受气的,要不怎么能送件东西也要托到自己这儿。不由的伸手要接宝钗举在眼前的盒子。
湘云懊恨的真想揍自己一顿,这样的法子,自己怎么没想到,绣件东西托淑带给黛玉,不比信件好?信,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求人,东西就好说多了,忙凑上来,跟着说:“宝姐姐,即使送东西,何不等等我的,咱们一块儿送,显得也厚重些。”
淑猛省,停下把伸出去的手抽回来,冷冷板着脸,哼了一声:“薛大姑娘,贾府的nǎinǎi,您怎么说?”
宝钗气的浑身抖,忙了这些天的事儿,让云丫头毁了不成,昂起头,看不也看湘云一眼,沉着道:“请姑姑禀告林妹妹,宝钗不敢忘妹妹的大恩,过往从前种种因果,宝钗不敢忘,这东西不过是一个心意,妹妹是留下,是送人悉听尊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