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一》玉锁宫闱(2/2)
“玉儿,我跟你叔叔几次要过来探望,人家不允。金夫人上次没见着你,亏着她机jing,指着贪看那里的景致,搪塞过去。”
黛玉放下心,只要金夫人没事儿就好。不能为了自己,伤了别人,尤其是长辈。
“本想着给你置办嫁妆,让你从咱们府里抬出去,偏有人不让,说是怕那什么余孽伤害你。陈家、家、家也要跟着一块儿筹办,不好拨了人家面子,就依了他们。”带着遗憾,宫里不比外面,能可着劲儿的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总不能把那一百几十抬的弄进宫里,也不和礼制,只有在东西的贵重、jing致上下功夫,一份礼单说不尽珍爱眷顾之情。
黛玉起身,恭敬的接过来。客气话说出来,就透着假了,只是深深的给乌雅氏磕了一个头。起身转手交给雪雁,让她收起来。
乌雅氏停顿一,接过黛玉递给她的龙井茶,缓缓的喝着,放下杯子,又取出几张银票:“这是贾琏送过来的银两,是今年的利润。还有两样,我替你接了。拿进来。”
外面应了一声,卓尔捧着个jing致的描金匣子,交给雪雁。身后跟着的宫女抬进一个箱子,走进来放下。一同向黛玉跪拜:“奴婢见过贵妃娘娘,娘娘吉祥!”退下。
黛玉打开一,描金匣子里,放置着大观园的契书。心里顿时明白。再看箱子,里面是当年母亲出嫁时的陪嫁物,睹物思人不由她不流泪。这是贾母让诚王福晋转交给自己。外祖母啊,心绪万千,百感交加。真的看重这黄白之物?高傲的骨子里视此种为粪土。为的只是理解、真诚相待、公正。如果那年从苏州重返京城之后,贾府的众亲们明白说出,咱们是带着林家的财产,被外祖母接到府里的,是自家人,还能有后来的反出贾府?人啊,为的就是一口气,一份尊重。说出那几句话就那么难?算了,余下没还回来的银两,我不提了,看他们自己的。
乌雅氏看在眼里,这姑又心软了,总要苦着自己,成全别人。那府里的老太太jing着呐,元妃倒了,又把宝押在黛玉身上,不显山不漏水的,让黛玉不能不收下。也让乾隆罢手,给贾府留一条活路。
这不,送进玉绣轩之前,乾隆过目,见到这一匣一箱,沉思起来,瞬时化出一丝柔情,该不是想起元妃,现在的贾宫人。一现即逝,摆摆手:“送去吧。”
想到,乌雅氏又宽慰了黛玉几句,明知道她心里苦,也只能闭着眼说瞎话。起身走出去,回眸凝神看到,黛玉孤寂落寞的站在门前。
不论在宫里,还是在玉竹,到处张灯结彩、珠光宝气的,喜气洋洋的,让人堪羡。
珠帘绣幕、画栋雕梁在五彩缤纷的装扮下,初冬之夜,一轮明月高悬在天宇,温婉冷清,让人痛惜,乍寒余暖,玉竹轩内人影昭昭,欢声笑语,进到新房内,一股细细的甜香柔柔的袭过来,令人心旷神怡,通身的舒泰。各种珍稀jing品让人目不暇接。苏州的风光景物在画卷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檀香木琴架上并排摆着天石琴与乾隆送的那柄琴。
人们的喧闹被远远隔在外间屋,隔在廊下,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渐渐接近黛玉。红盖头遮不住娇羞的她,就见眼前带起迷雾,他来了。人们退下,屋门被关上。只有滴答的西洋钟在提醒他们,时光在流逝。
做过该做的一切,交欢酒、子孙饽饽,看床上的花生、桂圆等物,让她不敢张目。
对面的女孩儿在娇羞的低下头,他的眼里幻出扬州书院里弹琴吟唱的她,用去毒珠为自己疗伤的她,大船中倒在自己怀里的她,还有被贾府人逼的喷血的她,在行宫里跟理亲王从容周旋的她,要元妃休了自己的她,在铁网山前慧心解惑的她,似远似近,总想溜走的她,再也挣不出自己的怀抱。伸手搂住她:“玉儿,朕为你宽衣。”
红红的喜烛前,映红了二人的脸颊,高悬的宫灯洒下诱人的迷光。深深的一吻,让她几乎窒息。迷离中,寸缕尽失。淡淡幽香,引起一次次的撕裂痛楚。这一晚,她不再是一个女孩儿。梦中的女孩儿,不再是与周公笑谈,换成了某人。
暖暖的阳光撒进房里,偷窥到幔帐,黛玉醒了。睁开眼睛,待要起身,觉自己包在锦被里裸露的玉体,感觉着身上微痛,回想起昨夜的缠绵,红了脸。
门轻轻的开了,颜芳和雪雁走进来。“恭喜娘娘,娘娘吉祥!”呈上来簇新的衣物,在二人的jing心搀扶下,罩上亵衣起身。
到了隔壁房里,早就安放好浴盆,尽情的洗浴后,换上大妆,略略进了些糕饼,还要去给太后请安、敬茶,皇后那里也是一样。
黛玉走出来,还没出了大门,就见到乾隆兴冲冲走过来,含笑牵着那滑如凝脂纤纤玉手,坐上御辇,去见太后。
进到慈宁宫,青岚含笑带着众宫女迎候着:“奴婢恭迎皇上、恭迎黛贵妃娘!”
“起喀吧。”乾隆松开黛玉的手,并肩走进去。只见钮禄氏正慈爱的看着他们。
“弘历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黛玉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起吧。”话是这么说了,乾隆起身站在钮禄氏身边,黛玉还要接下做下面的礼仪。
青岚端过茶盘,举到黛玉面前。黛玉接过来,双手举过头顶奉给太后:“皇额娘,请!”
太后接过来,满意的看着她,缓缓的喝下去。这才吩咐着:“拿过来。”
一双红红的翡翠玉镯住黛玉的手,娇艳的光泽、晶莹剔透。抬头对上那张慈祥的脸:“这副镯子陪着哀家进到当年的雍亲王府,又走进宫门。今儿个,让她陪着你,护你跟着弘历,图个吉祥如意。”
黛玉忙谢了,起身坐到太后的另一侧,三个人说着话。过了一会儿,黛玉辞道:“臣妾去给皇后见礼。”
太后点下头:“去吧,早些歇着。”
一个老嬷嬷走进来,通的一下跪在太后面前:“启禀太后、皇上,贾宫人要生了。”(未完待续,如yu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