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突变惊心(2/2)
“莫不是他们闻着味儿了?”
“已经让刘墉、纪晓岚往回赶,让他们定要赶在以文会友之前赶到。”
“嗯,小心点儿,别给了人家把柄,说你偏着那些人。”
“儿子忍了他们好几年,也压制了汉人,可他们还不满足,分明是,咱们干什么都是错,他们是常有理,咱们不忍了,就这样。”
“那拉氏那儿,你上点儿心思,玉儿好说,哀家跟她说说的,她会听的。”
“儿子明白,让皇额娘担心了。儿子不孝啊。
”
“干你的正事儿去,这儿有哀家给你守着。”
紫竹阁里,黛玉躺在床上,累的直想睡觉,才不管什么人来访。这些ri子,为了帮着金夫人整理启文熟稔的文人、学子、墨客的资料,又特别关注了一下金陵、苏州、扬州、杭州等地地书院状况,也把这个纤弱的女孩儿累惨了。就这样,她还咬牙坚持在书房里,又记下数十位文人的落脚处,这是看父亲笔记时,记下的。弄好放在一旁,想着明ri去跟金夫人商议。
紫鹃心疼她,特意亲手做了糯米粥,又拌了点儿家常小菜,哄着她吃下去。
乾隆来了,见她躺在榻上,忙拦住她起身,当她是病了,就要传太医过来。
黛玉笑着说:“要传就传吧,反正我没病,你们谁病了谁去喝苦药汤,别找我。”
乾隆只好作罢,跟她说了会子诗文上的话,黛玉想起那数十人地名单,就让月眉拿给他看。他好笑的,你都比大臣们都累。还是拿起名单,看地很仔细。而后,收起来。又让人拿来给黛玉的赏赐。
骆吉带着几个宫女、太监端着东西过来。
黛玉一看,倒是珍品,如:一盒大东珠,金子20两,南海珊瑚,景德镇地陶器,寿山石雕,千年人参,鹿茸,何乌,紫芝,象牙望远镜,各式宝石镶嵌的:琅杯,江宁云锦,宿迁核桃雕刻,苏绣织品,苏扇,碧螺chun茶,云雾山茶,官制书籍一套,
黛玉只好口称:谢恩,拿起书籍看着,把乾隆晾在一旁。
乾隆咳嗽一声,这才引起她地注意。“既然累了,就别出去了。好好的呆在这儿,养养身子的,月眉、紫鹃看好了姑娘。”
黛玉觉出不对劲儿,就收起笑脸儿,问着:“这算是圣旨吧。”
“嗯,你身子要紧,别的都放下。”不看她的表情,自顾自的说着。
黛玉不情不愿的,低声应着:“黛玉遵旨。”
乾隆也有点儿看不过去,就吩咐着:“把琴拿过来。”
珈蓝忙去书房取过来琴,安放在几上,又搬过来绣椅。
乾隆坐下,信手弹出一曲,乃是《高山流水》,看着黛玉,连着弹了三遍。这才放下。见屋子里没了别人,轻声说:“不出去也好,歇歇的。别往心里去。”
黛玉挣开他,望着窗外,一排大雁飞向远方,尽量平和心态:“没什么,能让我自在到这步田地,也是天恩浩荡了。”哪个烂了舌根儿的小人,在这方面也不饶过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就要出去,你们拦不住我。
“这次,是我,对不住你了。”不再称朕,显见的也是内疚的。乾隆走了,外面下起了稀稀拉拉的小雨。黛玉今夜无眠。
平静的运河上,疾行着一条大船,船头上站着启文,冰冷的脸庞上,找不出一丝喜悦之sè,他眼前还闪现着那一封封八百里送来的家信。
“,文纬快些回来,为妻正撒下请柬,张罗各路江湖上的豪客们道贺之事,以及以文会友,遍邀大江南北的文士、学子们、墨客们到隐贤山庄相聚。”
不能够啊,夫人她怎么会这样做?这不是咱们计议好的事儿,带着狐疑看下去,心中了然,好个艾小四,又打着咱家的主意行他的方便。你够狠,愣把咱们往你那驾破车上绑。你有招数,我有对策。打道回府,把以文会友进行到底!
后面追来了两个小船,上面站着几个江湖豪客,显然看见他。“文纬兄,恭喜!恭喜啊!乔迁之喜,兄弟们正ri夜兼程,赶去凑凑热闹。”
启文忙拱拱手,扯起亲和的笑容:“同喜!同喜!文纬正盼着各位过去,给咱们山庄添些祥瑞之气。各位请!”
那小船开走了,水面上带起一片涟漪。
“文纬仁兄,承蒙关爱,我等接到帖子,正打算集结几个好友,一同回去,在此别过,隐贤山庄见。”
“多谢贤弟们抬爱,文纬早ri回去,扫榻相迎,翘以盼各位。”一丝苦笑挂在脸上,艾小四,你害苦了我,好好的,我吃了蒙汗药了,弄什么以文会友?我好不容易攒了点儿家底,全让你倒蹬出去了。行,有你的。“来人,撒下英雄帖,请盐帮、漕帮的兄弟们,到隐贤山庄相聚。还有。”(未完待续,如yu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