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劝说(1/2)
() 调景岭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将军澳,原是寮屋区。调景岭一地可考的最早名称叫“照镜环山”(或作“照镜岭”);因为当时该地的海湾规圆如镜、平静无波,故被渔民称作照镜环,陆上山岗叫照镜岭。一个名叫伦尼的加籍退休公务官于1905年在照镜岭投资兴建了一间面粉厂,不过却因为成本过高及质素欠佳而于1908年4月宣布倒闭,并于4月14rì自尽。有传闻指他在面粉厂上吊自尽而死,因此亦产生了“吊颈岭”这个戏称。
1949年国民zhèng fǔ迁至台湾后,部份不愿或不获迁居台湾的退役老兵和家眷被安置于摩星岭公民村,然而在1950年上旬,一群左派学生前往摩星岭难民区向老兵们挑衅,最后更演变成流血冲突。结果香港zhèng fǔ于1950年6月把这群老兵和家眷迁往调景岭。后来,香港zhèng fǔ取“吊颈岭”的谐音,改称“调景岭”,有“调整景况”之意。
这时冯逸骏和翁美玲就开着车前往西贡的路上。在车上,翁美玲有点神不守舍望着车外的风景,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冯逸骏用手拍了下她的手臂,关心的问道:“阿翁,在想什么呢?不要那么担心,莲妹没有什么事的。她那么大的人了,有些事会自己想清楚的。”
原来前些rì子发哥带陈玉莲回家去看望家里人,但是发哥的母亲很是不喜这个外表冷漠的女明星,甚至还让发哥和她分手。陈玉莲一气之下就离开回到家里了,最后还向无线电视请了长假回到位于‘调景岭’的老家。翁美玲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担心陈玉莲,她知道这个莲妹外表虽然很冷漠,但是内心确是火热的,只不过她不善表达,让很多人都误会了她。
这两天刚好【十三妹】剧组里面没有她的戏,她向萧笙请了假就和冯逸骏跑到新界去找陈玉莲了,希望可以开解一下她。现在的‘调景岭’还没有开发到,很多地方都没有路让车可以走。最后他们只好下车选择步行进村了。
在村里问了好些人才问到这个在外面已经是大明星的陈玉莲在哪里住,不过这里的人对于冯逸骏和翁美玲好像都不认识,只是听说他们在找陈玉莲才给他们指引方向。陈玉莲是和父母一起住的,他的哥哥因为工作的关系已经搬到了市区。在这个位置偏僻的地方通讯很不方便,很多的家庭都没有安装电话。要找人都是直接的进村找,不然你想知道人在哪里住可就比较困难了。
陈玉莲一家就是住在一间老式的平房里面,虽然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不过胜在周围环境十分的优美。冯逸骏和翁美玲就在屋子里面看到了正在看书的陈玉莲,她的样子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很安静很和谐。她连冯逸骏他们进屋都不知道,最后还是翁美玲先叫了她一声她才抬起头来看了他们一眼。眼中露出了惊喜,不过只是一下就恢复平静,对着冯逸骏他们道:“你们怎么来了?我想你们找到这里也花了不少时间吧?”
招呼冯逸骏他们坐下后,给他们倒了杯茶就没有再说话。三个人就这样静静的坐着,谁也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最后还是翁美玲忍受不了这样的宁静才开口道:“莲妹,你没有什么事吧?你怎么一声不响就跑回来了,我们真的很担心你的。”看到陈玉莲没有回话的意思只好接着道:“是不是心里不痛快,要是的话就说出来,或者是哭出来。那样会舒服点的。”
陈玉莲看了翁美玲一眼,淡淡的回道:“我没事,你们不用担心。只不过最近心情不是很好,所以请个假回来好好的休息下,现在我已经没有什么事了。”没有说话的冯逸骏认识了陈玉莲那么久也知道她的xìng格就是这样,心里怎么不痛快她都会自己藏着捏着不让人知道。表面上都看不出来,他看着翁美玲着急的样子只好对陈玉莲道:“莲妹,我知道你现在是很痛苦的。”挥手制止了想说话的陈玉莲,接着道:“你和发哥的事情我都是知道的,也很清楚你对发哥的感情不会因为这么一件事而有所减少。不过你想过没有,你这样自己跑了回来发哥会怎么样,他找不到你心里会怎么想。你这样跑回来只是在逃避,既然你那么爱他就该和他一起去面对一起去承受。我想你也知道我和阿翁的事情,我的太爷爷也是反对我们在一起,但是我和阿翁的爱却感动了我的爷爷和母亲,现在他们不但不会阻止我们在一起,还会去劝服我太爷爷接受我们在一起的事实。既然你们都是陂此都爱着对方,为什么不试着用你们的爱去感动发哥的母亲呢?”
冯逸骏的一番话不但让陈玉莲动容,连在身边的翁美玲都感动得紧紧的抓住冯逸骏的手,头靠在他的肩膀上。陈玉莲看着他们恩爱的样子不但羡慕也很妒忌,心里想着“为什么我就不能够这样幸福的和他在一起呢?”
最后陈玉莲还是叹了口气道:“你们不知道的,他的母亲没有你们的家人那么通情达理,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母亲是就觉得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很是渺茫,这次他的母亲都把话说了出口,我想就更加的难办了。你们也知道他很是孝顺的,他妈妈的话我想他就算是再不同意也不会去忤逆她。最后他会在母亲和我之间作出选择,你们以为他会选择谁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