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高阳狂生(1/2)
第152章高阳狂生
一个人心中憋气,当然要寻找释放的缺口。
自打渑池分封以来,刘邦的心中就窝了一肚子的怒火,怎么说他也是统领了十余万大军的西征军统帅,本来他以为,就算有人要找他麻烦,也得先过了楚怀王那一关,但却不想项羽这个莽夫完全不按规律办事,一个渑池大会,不仅将他老刘发配到了这偏僻的汉中郡,而且连楚怀王也被他给废了。
说起来怀王熊心这娃也够倒霉的,年幼小国灭,不得已成了放羊娃,等到好不容易秦末大动荡复国之时,却又先后被项梁、项羽叔侄给当作了傀儡,没有话语权,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君王,这样的日子纵算再风光,也没有什么意义。
楚怀王熊心被尊为了义帝,遣送到衡阳一带后被杀,刘邦没了熊心的暗中支持,也就彻底的没了话语权,在关东追随着项羽入关的诸侯中,哪一个不对这位上将军敬服得五体投地,又有谁敢反抗项羽的命令?
没有了同盟者,刘邦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部队来到汉中,虽然他的身份由武安侯变成了汉王,但这个王明显做得很不甘心。
被项羽一再压迫的刘邦和汉军将领们磨刀豁豁,意图拿巴蜀的秦军开刀,对外征战的胜利,不仅可以激发麾下将士的斗志,还能将领建立威望与信心,环顾汉中周围的各州,确实也没有什么地方比巴蜀更合适进攻地了。
软柿子。谁都愿意去捏!而象项羽这样强横的铁板,就算刘邦现在强行下令,这些汉军将领心中也会戚戚不前。
站在这些头脑发热的将领谋士之中,张良和萧何只得相对苦笑,他们不是不知道,被逼到绝处的刘邦急需要一场大战来提升低迷的士气。但巴蜀的秦军真的那么容易对付吗?当然不容易。
萧何因为前番林挚军地覆没而心有疑虑,能够将一万多大军悉数歼灭的对手。绝对不会是庸手,萧何想要提醒刘邦。但却又不知该如何地劝说。兵困汉中,若不取巴蜀,难道坐困危局不成?
无奈之下,萧何只得一筹莫展的将求援的目光扫向张良,毕竟他所擅长的是后勤粮秣的筹集,而不是出谋划策。
张良却是凝神不语,他的心中还在想着蒙虎这个人的弱点。还在想怎么样让布置在巴蜀地几枚棋子发挥最大作用。
就在张良、萧何俱都无语的时候,在一众谋士文臣之中,却是站出一人,高声说道:“汉王,孙子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咳,老朽愿为使往成都游说。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将归降于我王。”
这声音里带着几许的激动,以至于连咳了好几声,张良、萧何寻声看去,却是陈留人郦食其在慨然自荐。
郦食其,原是秦国守卫陈留城的一个门官,凭着嘴皮子功夫得到了刘邦的信任。这段日子,这位老儒生日子很不好过,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出了一个馊主意:在刘邦占领咸阳之后,郦食其便向刘邦建议立即封锁函谷关不让楚军进入。
按照郦食其的想法,函谷关一旦被封住,楚军就进不来,那么丰饶的关中就是刘邦的地盘了,关中地富庶让刘邦心动,不用多说。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刘邦采纳。结果嘛可想而知,正是这一举动进一步激怒了项羽。这才有了后来刘邦迫不得已去赴鸿门宴的惊险。
鸿门宴上,虽然刘邦没伤分毫,但受得惊吓却是不小,郦食其这个出了馊主意的谋士也就此失宠。
在知晓了郦食其就是那个让好几千精兵丧命于楚军狂暴进攻之手的人之后,汉军中的不少将领看向郦食其的目光也带着不屑。
一介酸儒,没有什么能耐?
这是许多人地想法。
这样的目光让郦食其浑身都不自在,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功名之心并没有消褪,现在听到刘邦有意兵伐巴蜀,郦食其就决定好好的表现一番。
“先生有几成把握说服秦人?”刘邦抬眼看了一下郦食其,不经然的问道。
“汉王,老朽有壮士之心,若此行不能成功,愿领军罪!”郦食其见刘邦态度冷淡,突然提高了声调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